你在这里

斯大林肃反秘史(7)

当然,基洛夫每次到莫斯科,斯大林都可以找借口留下他,不让他再回列宁格勒。但这样做势必引起公开争吵,而一吵之后。再要把基洛夫安置在中央的什么职位上,就难上加难了。况且,不顾其本人意愿强行留住基洛夫也未必那么容易。难道不能逮捕他吗?不行。在一九三四年那个时候,还不能随心所欲地对一个政治局委员采取类似行动。开除一个政治局委员,必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要达到这一目的,开始就必须罗列基洛夫的罪名,把他说成是反列宁的异端,或是指责他违背党的总路线,从而在全党开展一场针对他的批判运动。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办法对斯大林说来是不可取的。在粉碎了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反对派之后,斯大林就已多次发表文章和口头声明,说什么异端已被清洗干净,党已十分巩固,变得“空前的团结和统一”。而一旦开展反基洛夫的运动,势必会引来流言蜚语,说党又重新陷入分裂,政治局意见不一。而且,斯大林明白,国外也会再次怀疑他的制度的稳固性,这一点。正是斯大林无论如何也不愿听到的。

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要解决面临的这个棘手的问题,大概只有一个办法:除掉基洛夫,同时将暗杀的罪责转嫁到原反对派领袖的头上。这样,他就可以一箭双雕。在除掉基洛夫的同时,将列宁的一些亲密战友也结果掉。那些人,不管斯大林怎样污蔑,仍然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象征,留在普通党员的心目中。斯大林深信,如果他能证实,使“党的忠诚儿子”、政治局委员基洛夫流血的。正是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其他反对派领导人,那他就有权要求:以血还血!

唯一能帮助斯大林准备这次谋杀的国家机关,是负责基洛夫安全的内务部列宁格勒分局。但该分局局长菲利待·麦德维基与基洛夫友谊深长,因此,必须把麦德维基调走,另派一个“更可靠的人”去接待他。斯大林手中正好有这样一个人。此人姓叶甫多基莫夫,是个老资格的“机关”工作人员。多年来,斯大林一去度假,就将他带在身边,不仅将他作为自己的贴身保镖,而且还把他看作是朋友和酒伴。叶甫多基莫夫从斯大林手里得到的赏赐,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内务部工作人员。这个人生性古怪,与同事们格格不入,脸上表情呆滞,象块石板。他过去是个刑事犯,革命后才出狱,后又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内战中表现出色。内战结束后,叶甫多基莫夫被任命为国家政治保安总部乌克兰分局负责人。在那里,他曾亲自指挥过几次大围剿,镇压反对苏维埃的叛匪。

遵照斯大林的吩咐,亚果达下达了将麦德维基从列宁格勒调往明斯克,并让叶甫多基莫夫接替他的命令。基洛夫得如此此后,气愤无比,马上当着麦德维基的面给亚果达打电话,直截了当地质问,是谁授权不经列宁格勒州委同意就任意调换列宁格勒的负责干部。接着,基洛夫又给斯大林打电话,抗议亚果达这一不能容忍的行为。于是,把麦德维基调离列宁格勒的命令只得推迟执行。

由于委任叶甫多基莫夫到列宁格勒上任的命令触礁,斯大林没办法只得把针对基洛夫的阴谋告诉给亚果达,以求得后者的协助。亚果达立即将自己过去提拔的心腹,如今任麦德维拉的副手的伊万·扎波罗热茨从列宁格勒召到莫斯科。他俩一块去见了斯大林。斯大林原想避免与扎波罗热茨见面,但又不可能,因为这个涉及政治局委员的特殊任务,若不由他斯大林亲自交待而仅仅由亚果达布置,扎波罗热茨无论如何也不敢接受。就这样,扎波罗热茨带着斯大林的密令回到了列宁格勒。

恰在此时,内务部列宁格勒分局收到了一份密报,上面揭发了一个名叫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的年轻党员。这个尼古拉耶夫不久前被开除出党,因此再也无法找到工作。愤怒和绝望,使他产生了要杀党的监委主席的恶念。十分绝望的尼古拉耶夫认为自己是党内官僚主义的牺牲品,因此想以杀死监委主席的行动向党表示抗议。

将这一情况密告给“机关”的,是尼古拉耶夫本来的一个朋友:尼古拉耶夫由于不谨慎,曾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他。当然,这件事不足为奇,而扎波罗热茨对尼古拉耶夫发生了兴趣,这也不足为怪,要知道。扎波罗热茨自从接到莫斯科的任务后,一直忧心忡忡,现在收到这样一个密报,他自然会感兴趣的,并且把尼古拉耶夫的“朋友”请来见面。同他谈过话之后,扎波罗热茨得出一个结论、尼古拉耶夫的扬言不见得只是说说而已。而当“朋友”后来又将尼古拉耶夫的日记偷出来交给扎波罗热茨之后,事情就发生了更为重要的变化。

日记经过拍照,又重新放回了原来的地方。在这日记里,尼古拉耶夫详细记述了自己所受的不白之冤及如何被无故“清扫”出党,当他要求伸张正义时,又如何受到党内官僚的无情冷遇,如何被工厂解雇,而他的一家——妻子、母亲和两个孩子。又如何沦落到饥寒交迫的境地中。整本日记充满了对党和国家机关里官僚主义的刻骨仇恨。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尼古拉耶夫,扎波罗热获决定亲自出马,与他见面。于是,那个“朋友”又为他和尼古拉耶夫安排了一次“巧遇”。“朋友”报了扎波罗热茨的假名。并说他是他过去的老同事,就这样,“朋友”将扎波罗热茨介绍给了尼古拉耶夫。他们东拉西扯地聊了一会就分手了。尼古拉耶夫给扎波罗热茨留下的印象不错。于是,“朋友”得到了新任务,设法更加接近尼古拉耶夫。不时送给他一笔数目不大的钱,并假装与他志同道合,当然,还必须将他的每一步行动向内务部报告。扎波罗热茨本人则急忙跑到莫斯科去汇报自己的想法,商量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个偶然的机会。在莫斯科,他再次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