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故宫开车:成了网红的利与弊

满屏的前空姐现孙媳开着大奔进了故宫的消息,看来看去,除了三观不正,也就是一个非常概念化的形象,没有多稀奇。

有人把她这些年的微博都翻了出来,还是平凡的空姐阶段,她也曾加班,想家,身体不好的情况下还要飞,眼泪流不停,生活很迷惘,不知道明天在哪里,一切感情都和我们普通人相知相通,然而突然有一天,进入了阶层攀升阶段,她的微博里开始出现了名包,海滩派对,全球打卡,和明星合影,我们可以猜想,通过某种联姻关系,她穿越了层层阶级金字塔,彻底地开始从上往下鄙视众生——通过各种方式。

有人说,十九世纪的巴尔扎克才能写出这种奇幻感。

和众生发生联系的方式不再是共情共理,而是鄙视,比如网红打卡,微博炫耀,我多美我多豪,那个奇异的有红色旗帜的蛋糕,那些个重要场合的留影,还有北京市第一辆这个型号的奔驰车,都在告诉你们,我过上了你们过不了的生活。

其实中国过着这样生活的人并不止她一个,但她不甘于锦衣夜行,那多难受——于是在微博秀了出来,这才是人生花团锦簇。

可是人生也同样难以预料,人民群众以暴风骤雨的揭批方式对待了她的特权——也许只是她诸般特权中特别轻微的一项,开着奔驰进故宫。

故宫可以开车进吗?故宫可以在闭馆时候进吗?故宫可以把车开在游客区拍照留影吗?答案居然都是:可以。

因为采访过一些故宫专家,我知道故宫里面有停车场,无论从东华门,西华门都可以开车进去;周一休馆,但是工作人员还在,往往联系工作这时候去人最少,不用经过排队人潮够多的午门;在闭馆期间有些展览还可以看,这是故宫开放给一些有关人士的权限,不完全是特权,有研究者,有相关部门,也有一些故宫工作人员的朋友,就像《千里江山图》平时需要排五小时,周一去看只要一小时一样,这些,都算公开的秘密,也说不上多大好处,不就是少点排队时间吗。

当然,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人就要把这个权力发挥到极致,我在周一联系工作的时候,就看到有人开着各种豪车,直接去广场里拍照,我是觉得非常土,非常俗气,架不住多数群众对皇帝住过的地方还是有崇拜之心,尤其是故宫声名越来越大的时候,他们就爱干这个。

越不让干越要干,其实很简单,开车进门,偏离驾驶路线,在广场上留个影,费不了多少时间。我觉得故宫的工作人员大约也不想管,谁愿意一天到晚拦车或者追着车跑啊——网络上大家找到的众多照片就是明证。

要是故宫还是老故宫,仅仅是一个古老的,经典的国家博物馆,那么这些事情,也许还不会这么触目惊心,可是就是当故宫成了IP,成了网红打卡地,成了全民偶像,成了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的那一刻起,任何与这种经典不相称的行为,都成了犯罪。

万众瞩目下的故宫是神,容不得任何错误。

故宫是怎么一天天变成万众瞩目的呢?当然要归功于前院长。前院长多年不遗余力地让故宫在新老媒体上,在群众心目中成为最大的网红,院长宣传了自己的骨气,任何重要的国外领导人来,也要下车步行;宣传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春晚上献宝图,大庆前养祥瑞鹿;宣传了故宫的文创如何深入人心,最后连口红都能贴牌;宣传了故宫的流浪猫都是宫猫;

宣传了故宫的盛景,花开花落,下雪下雨,月出日出,全都是群众们心目中完美经典,莫要怪一下雪故宫就挤满了长枪短炮的大爷,那还不是前院长的功劳——甚至可以说,这为空姐的留影也是这一系统的产出:我多牛,我在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开着车,做到了就连外国元首也做不到的事情。

在成为IP的同时,最重要的学术研究和展陈方式却并没有真正成为故宫的重点,尤其与世界一流博物馆相比,在故宫看展览,很少有真正的享受感。

任何表面形势的做大,必然有破灭的一天,其实这是常识,还是常识最管用。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