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势利场

许多海外华人关注香港,他们支持香港人的抗争,但是不约而同,都不喜欢香港人。

他们都说台湾人很nice,香港人势利。

势利两个字,是富于争议而十分有趣的话题。势利是大城市特有的一种文化,英国乡村的老太太在市集买菜,美国南方牛仔坐在门廊上喝啤酒,他们就没有什么势利的话题可聊,因为在这些与世无争的地方,无“势”可言,亦无“利”之冲突。

工商贸易萌芽之后,连红楼梦也出了个王熙凤,逐渐欧洲十九世纪小说也有了讲述年轻人在巴黎向上爬的“红与黑”,财多人多机会多的大城市,才有势利这种“文化”。

譬如伦敦,仅仅邮政编码就是一个势利场:只要看到SW1的编号,邮差也眉毛一扬。

据说过去在伦敦写信见工,人力资源部只要看到SW1的编号,基本就是请了先算;要是请柬上地址写着SW1A,那简直要快马加鞭赶紧扑到去,国会大厦、白金汉宫、唐宁街,制度和传统的核心所在,都是以SW1A开头。

纽约也一样:占据最豪华时髦的街道的名店,和其他区的分店相比,连员工的感觉也不一样;住在第五大道俯瞰中央公园的人,穿一身不起眼的运动衫裤,可还是比旁人更加昂首阔步一点。游客争相在帝国大厦、洛克斐勒中心、华尔街门口拍照,但是在那里上班的人,匆匆推门出来,对周围的游客眉梢也不抬,一副大地在我脚下的自信。

这种超级大城市的人特别势利,因为他们普遍见多识广,领教了世间繁华的边界何在:最奢华的享受,最优秀的品质,最顶尖的才华,最庞大的财富,最美貌的人,所以人人都养成了挑剔的口味,对任何事情都喜欢评头论足,百弹斋主比比皆是,而有所谓“不入流”的品评标准,“入流”就是势利,每一种“品流”由不同的人话事:贝尔格莱维亚的住宅区,Harrods百货公司,Vogue Magazine,迪士尼卡通片,柏林和维也纳爱乐乐团,都可以是势利的标准。

中国文化的势利却不同,因为最大的势,只有独一无二的唯一,便是权力。在中国,权力决定一切,没有任何“品流”可以自主,成为话事和评定的权威。

譬如北京,便有北城对南城的势利,北城是权贵基地,南城是老百姓聚居,并延伸出皇城根之称,地道的北京人如果提到“皇城根儿”,可见对于“天子脚下”,依然有一种隐含的情意结。上海据说是中国最势利的城市,租界的遗风令上海人普遍崇洋,形成洋货对国货的势利,但是对人却不一定,普通打工的洋人,在权力面前,也一样不济事。

由势利的角度看看台湾总统大选,势利不坏,大是大非,至少教你一眼可以分辨。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