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人到中年,遇到什么样的朋友很重要

人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殊不知,并不是每一次予人鲜花,都能留有馨香。给了错的人,只会被花刺扎得鲜血淋漓。白居易曾赋诗感慨道:‌‌“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言语的掩饰、行为的伪装,都让真心被层层外壳所裹挟,从而失去了温度。

要想做一个聪明的善者,就要先学会辨识人心,知道什么人可交、什么人不可交。

以下这三种人,我们最好不要深交。

得寸进尺的人,不能让

曹雪芹曾告诫世人说:

‌‌“言谈举止,注意分寸;行事出世,讲求尺度;议论评价,考究适度。‌‌”

能身体力行的,固然是真君子。

但人生如逆旅,行在途中,难免会遇到得寸进尺之人。

以谦让宽容相对,小人得一寸,便妄想再进一尺,君子之行成了对他们的纵容;

以沉默懦弱相对,小人则变本加厉、肆无忌惮,无所作为便滋生了他们的贪欲。

在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的父亲因进京赶考无盘缠,于是把窦娥卖给了蔡家做童养媳。

不料窦娥的丈夫早逝,只留下窦娥和蔡婆婆,婆媳两个相依为命。

这蔡婆婆虽然对窦娥非常照顾,但却是个软弱的人。

当软弱之人遇上得寸进尺之人时,那往往就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很不幸,蔡婆婆便遇到了这样一对得寸进尺的父子——张氏父子。

这张氏父子曾阴差阳错地救了蔡婆婆一命,从此便仗着救命之恩,赖上了蔡婆婆。

父子两个先是提出借住到蔡婆婆的家里,对于这种无理的要求,蔡婆婆居然忍了下来;

接着张氏父子又使出各种诡计,让蔡婆婆许了窦娥做张家儿子的媳妇,蔡婆婆又忍了;

后来在公堂上,张氏父子对窦娥步步紧逼,最终酿成了千古奇冤‌‌“窦娥冤‌‌”。

面对得寸进尺的张氏父子,蔡婆婆选择了一退再退的忍让,而她的忍让,终究造成了引狼入室、害人害己的恶果。

欲望就像是一簇火焰,纵容和退让就是在为其添柴鼓风,只会让它愈燃愈旺,直到燃尽一切。

王通在《中说•王道篇》里写道:‌‌“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欲望所期而力不能及,乃人生常事。

可贪者,所欲无边无垠,所求无休无止,与其退缩纵容,倒不如寸步不让。

也许,你的不让,反而能使对方幡然悔悟、有所收敛。

作家三毛在出国留学的时候,也曾想过做一个事事忍让之人。

她初到西班牙之时,父母对她的殷切嘱托还萦绕耳畔:

凡事都多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绝对不要和人怄气。

刚入住宿舍时,三毛就是这样,凡事宽容忍让,对人有求必应。

起初,每个室友都对三毛很好,甚至抢着给她帮忙。

可就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发生了变化。

三毛不仅要打扫自己的内务,每天还要帮室友们铺床、带饭,这样的事情一件又一件,一天又一天,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有一次,舍友们居然躺在三毛的床上喝酒,大家笑着、躺着、闹着,把三毛的被子枕头弄得一团糟。

舍友们的喧闹,将查寝的院长引了过来。

看着一片狼藉的床铺,院长没有责怪那几个舍友,反而将三毛狠狠痛斥了一顿。

此时,积压的委屈、难过、生气在三毛的心头炸开,只见她拿着扫把,毫不留情地把床上的舍友一个个赶了下来。

自此之后,舍友们都变得客气了,再也没人敢使唤她做这做那了,三毛的留学生活也舒坦顺畅了起来。

谦让变成了忍让,大度变成了无度。

这个时候,你的后退,就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所以,人生有时候就是需要硬气一点,不要再忍,无需再退,直面自己的心,坚定坦然地说出‌‌“不可以‌‌”

不懂感恩的人,不能惯

古往今来,无私相助和知恩图报,都是道德的启蒙课。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无数先人曾竖起标杆:

陆放翁曾道:‌‌“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蒲松龄有言:‌‌“再造之恩,恨无所报‌‌”。

以善承载善,以善传递善,这样的道德之美,历经千载传承,应当沉淀在每一个人的灵魂里。

然而,人面易识,人心难测。

世间有赤诚丹心,也有险恶黑心;有知恩图报之人,也有忘恩负义之辈。

曾听人说起过这样一个佛门故事:

很久以前,菩萨曾投胎化身为猕猴,来到世间,普渡众生。

化身猕猴的菩萨不仅留有佛心,还拥有一身神力。

有一天,一个行人不慎坠落深谷。

猕猴听到行人的呼救声后,顿生恻隐之心。

他不顾自身安危,循声爬下深谷,将行人救了上来,并给行人指点出路,嘱咐他说:

‌‌“以后在山上要谨慎行路,不要再冒险了。‌‌”

说完话,猕猴已是疲惫不堪,只能躺在草地上休息。

看着疲惫不堪的猕猴,行人的心中起了坏心思:他要吃掉猕猴,来补充自己的体力。

于是,行人趁着猕猴不注意,拿起身边的石头就往猕猴脑袋砸去。

毫无防备的猕猴被砸得头破血流,奄奄一息。

他不知,这只猕猴正是菩萨化身,前来渡化他的。

就这样,行人因为不懂感恩,失去了一次脱离苦海的机会。

以德报怨,怨消恨解;以怨报德,何以为人?

有的人,仅仅为了一己之私、眼前之利,便将别人的恩情抛诸脑后。

这样的人虽然能得一时之利,却终究逃不过公道的制裁。

还有的人,却因为别人不经意间的施舍,而铭感五内、想方设法回报恩情。

这样的人虽一时困厄,却永世不悔。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便是如此。

刘姥姥为生活所迫,去大观园中寻亲戚,当时的王熙凤不过是给了她二十两银子。

然而,没有人能想到,就是这微不足道的滴水之恩,换来了刘姥姥的涌泉相报。

昔日荣华富贵的贾府被抄家后,趋炎附势之人大多避之唯恐不及。

唯有刘姥姥,始终记着这份恩情,她不仅去监狱探视王熙凤,还握着王熙凤的手,许下承诺:

‌‌“豁出我这把老骨头,也要把巧姐找回来!‌‌”

这巧姐是王熙凤的爱女,贾府破败后,便被她狠心的舅舅卖到了风尘之地。

后来,刘姥姥在得知巧姐被卖进青楼之后,她毫不犹豫地变卖了所有家产,倾尽一切把巧姐儿救了出来。

泰戈尔说: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每一个心存良善的人,都应该记得,在黑暗中照亮自己的那束光。

而不懂感恩之人,却将别人的一腔热血,视作理所应当。

他们的灵魂是冷的,良心是硬的。

对待这样的人,我们与其滥施善意,倒不如敬而远之。

没有原则的人,不能交

英国著名道德家斯迈尔斯曾说:

‌‌“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他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

人可以不聪敏,可以无才学,但必须要守好自己的原则。

失去方向、随风而动的船,最终只能葬身大海。

《吕氏春秋》里有这样一句话:‌‌“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

混淆是非,唯利是从,就会失去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邓析是春秋时期的诡辩家,其人专以变诈逐利为务。

有一次,郑国发生水灾,很多人丧命水中。

一些穷人趁此机会下水捞起富人家的尸体,待人出高价来认领。

被索要高价的富人很是苦恼,于是,他们便来向邓析求教。

邓析听了,对富人说:

‌‌“不用担心,他们也只有你的生意可做,你装作不闻不问,看他们怎么办?‌‌”

富人听了之后,便回家关起了门,不再高价买尸体。

这就轮到捞尸的穷人着急了,他们也找到邓析求教,只见邓析微微一笑,说道:

‌‌“不用担心,除了向你们买,别的地方他们也买不着。‌‌”

邓析两头都给了建议,但却让事情陷入了僵局。

由于邓析做人没有底线、缺少原则,给百姓们带来了很恶劣的影响,最后惹怒国相,邓析被处死,很多与之狼狈为奸的人也遭到了惩罚。

常听人说,原则是这世间最强大的力量,它能让一个久在深渊之人,拨云见日。

有了原则,也就有了立身于世的根本。

唐代名臣狄仁杰便时刻坚守着自己的做人原则。

有一次,还是少年的狄仁杰上京赶考,由于路途遥远,晚上便在客栈留宿。

可当到了夜晚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怪事。

那天夜晚,狄仁杰正在秉烛读书,突然门外传来一连串的敲门声。

狄仁杰起身开门,不由得大吃一惊,来人居然是一位美貌动人的女子。

然而,任凭那女子如何暗送秋波,狄仁杰却始终坚守原则,不为所动。

女子见狄仁杰目光清澈、坐怀不乱,不由得心生羞愧。

她认真行了一礼,对狄仁杰说道:

‌‌“先生乃是真君子,是妾身唐突了,妾身愿与君为友,聆听教诲。‌‌”

原来这女子是一位寡妇,因为白日里见狄仁杰仪表堂堂、温文尔雅,心中便生出倾慕之情。

但经此一事,这女子深受狄仁杰的影响,从此幡然悔悟、贞洁立世,最后还受到了朝廷的表彰。

如此看来,交有原则之友,对自身心性道德的提高也有着极大帮助。

桓宽在《盐铁论》中说道:‌‌“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不论何时何地,原则之界,应始终屹立于心。

只有守住了原则之界,社会才不会失序,人心才不会迷失。

《尚书》有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世间万物,唯人心者,包罗万千,易变难测。

没有人可以看透人世间所有的尘心,也没有人能做尽全天下的善事。

我们能做的,其实就是:活出自己。

于己身,明目、明心、明所求;于他人,不让、不惯、不滥交。

不让得寸进尺之人,忠于自己,活得自在。

不惯不懂感恩之人,善不滥施,活得明白。

不交没有原则之人,择善而交,活得开怀。

这一生,没有回头的可能,也没有想象的漫长。

做一个聪明的善者,活得纯粹,活出自我。

人生仅此一次,理当为自己、为所爱、为所求而熊熊燃烧。

愿与诸君共勉!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