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直言敢谏 一位擅长与皇上讲理的朝臣

袁盎却坐图(局部)

皇上的宠妃慎夫人与皇上皇后同席而坐,他就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些。慎夫人不悦,皇上也不满意,他对皇上说:“我听说尊贵和卑下有区别,那样上下才能和睦。陛下以为是为了慎夫人好,其实恰好成了祸害她的根由。陛下难道没有见过吕后残害戚夫人吗?”文帝听后很高兴,慎夫人也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

袁盎,字丝,是西汉有名的谏臣。汉文帝登基后,袁盎的哥哥袁哙推荐袁盎做了郎中,即宫廷侍卫,虽然官位不高,但袁盎能言直谏,尊礼重义,宽待下属。朝臣都很佩服他,江湖上他也声名远播,深受民间游侠的敬重。

重义理,劝文帝正君臣之序

袁盎尊崇儒家思想,行事以礼制为准则,非常看重君臣之礼。

周勃因诛灭吕后一党有功,官拜右丞相,因此颇为得意,面对文帝的时候,态度也傲慢起来。而文帝也认为周勃有功于社稷,对周勃非常恭敬,常常在朝会后目送周勃离开。

袁盎觉得这有违君臣之礼。他向文帝进谏说:“右丞相周勃对陛下神色轻慢,陛下对他却谦退有礼,这违背了君臣间的礼节,臣主失仪,臣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啊。”文帝听后,觉得袁盎说的在理,就逐渐地对周勃威严起来,周勃也开始敬畏文帝了。

但由此周勃就很怨恨袁盎了,当面责备他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素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也不跟他道歉,一笑了之。

后来周勃被诬谋反,大臣们都不敢替周勃说话,袁盎却在皇上面前申明周勃无罪,不会谋反。周勃被释放后,得知此情,才知袁盎是个重义理的人,从此两人倾心结交。

善体察人心,预见淮南王的结局

文帝的异母兄弟淮南王刘长,因私怨杀死了辟阳侯,又为人骄横,文帝念手足之情,没有处置他。后来淮南王行为上越来越放肆,竟在自己的封地上摆起了天子的派头。

袁盎劝谏文帝说:“诸侯王太骄横了,日后会生事端。现在应适当削减淮南王的封地,警示警示他。”但文帝还是不忍心处置刘长,没有采纳袁盎的意见。

后来,一件谋反的事牵涉到刘长,群臣上书说刘长按律当斩。文帝不忍,下旨把刘长贬到蜀地,想教训一下刘长,刘长被押进了囚车。

袁盎又提醒文帝:“往日陛下对淮南王太过放任,使他落到如此地步,如今又突然对他如此严厉,淮南王性格刚烈,坐在囚车里会想不通,如果他死在途中,陛下就会背上杀死弟弟的名声了。”文帝觉得不至于那么严重,就没重视。

果然如袁盎所料,刘长在被贬途中拒食而亡。消息传来,文帝痛哭,吃不下饭,后悔没有事先考虑到刘长的心情、没重视袁盎的意见。

袁盎劝慰文帝说:“陛下贬谪淮南王,是想让他的心志受些劳苦,促他改正过错,并无杀他之意。罪不在陛下啊。”文帝这才稍感宽慰,问袁盎有没有弥补的办法,袁盎提醒文帝说,淮南王的三个儿子尚在,于是文帝将淮南王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

劝谏文帝莫凭个人喜好做事

对于不合朝廷规矩的事,无论谁做的,袁盎都能从大局出发,仗义执言,他引经据典,慷慨陈词,皇上常常接受他的劝谏。

慎夫人善歌舞,受宠于文帝,常常在皇宫中与文帝、窦皇后同席而坐。一日,窦皇后、慎夫人随文帝到上林苑游玩,就坐时,袁盎就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点,不让他们并排而坐。

慎夫人不悦,起身离去,文帝也不满,要返回宫中。袁盎劝文帝说:“我听说尊卑有别,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已经选定了皇后,如果慎夫人和皇上皇后同席而坐,就失去了尊卑之别了。陛下认为这是对慎夫人好,其实这会为她招来祸患啊。陛下难道不知道吕后残害戚夫人的事吗?”

文帝这才明白袁盎的用意。于是召来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了她。慎夫人听后很高兴,说自己得到了长久的立身之策,她不计前嫌,赐给袁盎五十斤黄金。

还有一次,文帝从霸陵上山,一时兴起,想驾车从西边的陡坡奔驰而下。袁盎担心出意外,策马紧贴著文帝的马车,伸手拉住了马缰。

文帝以为袁盎害怕了,袁盎说:“英明的君主不会心存侥幸而冒险,陛下放纵驾车的六匹马,从高坡上奔驰下来,如果发生意外,陛下即使不爱惜自己,又怎么对得起高祖和太后呢?”文帝听从了袁盎的劝谏,中止了冒险的举动。

宽待手下,也救了自己一命

因在朝廷中敢于直言进谏,日子一长,袁盎也得罪了不少朝臣,后来就不能在朝廷里当官了,他被外派做陇西都尉。

调出京城后,袁盎不改侠义之气,对待军中手下非常宽厚仁爱,士卒争相为他效命。袁盎后来又被派到齐国做国相,后又被调去做吴国的国相。

担任吴国国相的时候,袁盎手下的一名从史偷偷喜欢上了袁盎的婢女,两人私通。袁盎得知后,假装不知道,对待从史仍跟以前一样。

有人告诉从史,说袁盎知道他跟婢女私通的事了。从史害怕,就逃回了家。袁盎亲自驾车追赶上从史,把婢女赐给他,仍旧让他回来当从史。

袁盎宽待了手下,也救了自己一命。

吴王为人骄横,早有谋反之心,对朝廷派来的袁盎很是提防。知道吴王不听劝阻,袁盎为避免祸害,整日装作饮酒作乐,不过问其它的事,才平安渡过了任期。

但是袁盎还是被人弹劾,说他收受了吴王的财物,要按律治他的罪。景帝下诏赦免了袁盎,没有治他的罪,只把袁盎贬为平民。

后来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已罢官在家的袁盎又受到了汉景帝的重用,景帝派袁盎出使吴国。吴王劝降袁盎不成,就想杀了袁盎,他派了五百人把袁盎围困在军中。

而那位被袁盎追回的从史,刚好是围困袁盎的校尉司马。他知恩图报,要救袁盎,就把随身携带的财物全卖了,买来两担味道浓厚的酒,灌醉了围守的士兵。夜里,司马对袁盎说道:“您现在逃走吧,吴王计划明早杀您。”

袁盎很惊讶,问他:“你是干什么的?”司马说:“我就是以前与您的婢女私通的那个从史啊。”袁盎赶忙辞谢:“你有父母在堂,我不能因此连累你!”司马说:“您只管走,不用担忧,我也逃走,我的父母已经藏起来了。”袁盎这才逃了出来。

力谏皇位传子不传弟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袁盎做了楚国国相。不久,袁盎因病辞官在家休养,但景帝遇到难以决断之事,还常常派人来问袁盎的意见。

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有两个儿子——景帝和梁王,窦太后很宠爱小儿子梁王。汉景帝七年,太子刘荣被废,窦太后就有意想让小儿子继承皇位。虽不情愿,景帝也不好推辞。

一天,窦太后和景帝、梁王坐在一起,太后暗示景帝:“我听说殷商的制度亲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其道理是一样的。百年之后,我把梁孝王托付给你吧。”景帝只得应允。

宴罢出宫,景帝召集袁盎和精通经术的大臣商议。袁盎力谏景帝,不可传位给兄弟,他以春秋时代的宋宣公为例,当年宋宣公死后,传位给弟弟穆公。穆公即位,死后,又传位给宣公的儿子。然而穆公的儿子为争位,后来杀了宣公的儿子,招致五世争国,祸乱不断。

袁盎说,国家大事要从大处考虑,处事归于正统,皇位传子不传弟,以免乱了秩序。

景帝听后很赞同。于是袁盎和大臣们谒见太后,陈述宋宣公不立嫡子而致五代祸乱,指出不克制小的私心,便会遗害大义。窦太后深明大义,随即让梁王归回封国。不久,景帝立胶东王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但梁王因此而怨恨袁盎,暗地派刺客杀他。刺客来到关中,在大街上询问,发现大家都称赞袁盎,于是这位刺客对袁盎说:“您是有修养和名望之人,我不忍杀您。”

但最终,袁盎还是被梁王派遣的另一个刺客所杀。

袁盎不顾自身安危,为社稷直言敢谏,被后人尊为“无双国士”。他一生清廉,死后有人盗他的墓,发现其棺椁都是陶瓦材质,陪葬品仅有一面铜镜而已。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