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民俗系列之一:年这个怪兽(上)

一、年的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非常凶猛。‌‌“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二、年的含义

第一层含义指计时单位。

一年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谓之一年。‌‌”年‌‌“既然是计时单位,当然就与历法有关,而历法的形成又是天体运行和万物生长规律的产物。这一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前进和人们认识的提高而发展的。

中国的原始农业社会时期,在耕作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与地上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即所谓‌‌”观象授时‌‌“。在五千多年前至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变化,用干支纪年、月、日的办法。这就是历法的雏形。

每年的第一月称正月,为岁首。由于各个朝代使用的历法不一,故岁首也不相同。夏历的正月是现在我们所用的阴(农)历一月,即所谓‌‌”建寅孟春之月‌‌“;商代以现在的阴历十一月为岁首,即所谓‌‌”建子仲冬之月‌‌“;秦代用颛顼历,以现在的阴历十月为岁首,即所谓‌‌”建亥孟冬之月‌‌“;汉代初期仍以秦历为准。直到汉武帝时,才组织专门班子,改颛顼历为太初历,并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仍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这就是现在仍把阴(农)历称为夏历的原因。

‌‌”年‌‌“字的出现始于周代。在此之前,尧舜时称‌‌”载‌‌“,有天体星辰运载一周之意,夏代称‌‌”岁‌‌“,含人长一岁,新春将临之意;商代称‌‌”祀‌‌“,表示四时已过,该编史造册、奉祀神灵祖先了。虽然在唐肃宗时曾一度将‌‌”年‌‌“改为‌‌”载‌‌“,但为期很短,旋复称为年。年作为计时单位,一直沿用至今。春夏秋冬一个周期,称为一年,在书面语中,亦不时出现‌‌”载‌‌“字,显然是受古时称谓之影响。

第二层含义指收成。

一年分为四季,是根据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规律而逐渐被人类所认识的。故在古籍中记载,对‌‌”年‌‌“的解释为‌‌”谷熟也‌‌“。收获五谷称‌‌”有年‌‌“,丰收称‌‌”大有年‌‌“,亦称‌‌”丰年‌‌“。皇帝祈祷五谷丰登之处曰‌‌”祈年殿‌‌“。在戏文中,对帝王歌功颂德时,有‌‌”君乐臣乐民安乐,五谷丰登大有年‌‌“之唱词。‌‌”年‌‌“字原是‌‌”稔‌‌“之初文,即庄稼成熟丰稔之意,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由此可见,‌‌”年‌‌“与农作物之间关系很密切。

第三层含义指节日名称。

丰收之后,农民结束了一年的田间农活,首先想到的是酬谢神灵的保佑、祖先的庇荫。用新米做饭,酿酒,祭祀神灵和祖先,祈求来年再获丰收。久而久之,便成规律。但祭祀活动在哪一天举行,古时并无确定,只局限于新旧之年交替的时间段中。

据记载,中国人过年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现在人们所称的春节,在古代被称之为‌‌”元旦‌”,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是泛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