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龚楚将军回忆录(60)

溯自我军于六月下旬,由百色出发,至七月下旬回师,反攻右江各县;虽仅一个月,各县市场已表现着冷落的气象,尤以百色为甚。查其原因,是由于多数外地商人对共产党抱着怀疑与恐惧的心理,不敢再到百色来做买卖,而土货外销,亦受战争的影响,运输交通困难,遂陷于停滞。同时有些豪绅地主,亦不满我们的减租、停息、分田等措施;在民团进驻时,却乘机向工农勒索赔偿损失,但没有屠杀情事发生。红军回来,他们恐惧中共杀害,便逃往南宁。一般工农群众的心理,亦因曾经受民团与豪绅地主的威迫,顾虑将来红军离去或失败时,又必然重受豪绅地主更大的迫害;因此,影响了他们的斗争情绪。

评:反攻百色之役,官兵用命,左右两翼行动迅速,总预备队亦能机动的加入战斗;战术运用无可疵议;关于群众举报潜匿散兵,是惧怕红军?抑是拥护红军?殊难定判;但右江地区,经过民团占领后,市况凋零,民气颓丧,不免有令人今非昔比之感!

红军派赴云南的密探,在八月初旬送来紧急情报:南京政府,命云南朱晓东军,取道龙州、百色,沿左右两江进攻南宁。其经右江之张聪师,已到富州,将经剥隘入百色“。第二天,滇军师长张聪来信,略云:”敝军假道百色,沿右江南下进攻南宁,绝不侵犯贵治及骚扰军民,幸勿误会”。

滇军究竟是否藉名过境而进攻红军?还是真的假道百色进攻桂系军队?经过我们研究的结果,无论张聪师的企图怎样,打击国民党部队壮大自己,是我们已定方针。滇军以长途行军的疲劳之师,乘机将其击溃,正是红军扩充实力的机会。便按敌进我退原则,决定退出百色县城,待敌疲劳时,在思林果化间之山谷歼灭滇军,并作如下之战略部署:

(一)总指挥部、军部、十九师(缺五十五团)及二十师全部集结于百色以北之凌云汾州、龙州墟一带。准备于张聪师离开百色沿右江南下时,我军尾敌追击。配合思林之五十五团,在右江左岸歼灭之。

(二)龚师长率五十五团,即移思林至驮层大路以东之山村,准备在思林自驮层之谷地,伏击由思林至果化运动中之敌人,并配合主力追击部队,一举而歼灭之。

(三)廿一师在驻地继续整训。

(四)百色、田东、平马、思林各县,沿江交通大路乡村之粮食,全部运上深山疏散收藏,不得资敌。

(五)百色至果化沿江船只,立即移至百色以上,勿为敌军所利用。但少数交通渡船,可保留维持交通,必要时予以破坏。

(六)各县赤卫队,须利用沿江及大路两侧山地埋伏,进行扰敌工作。特别是当敌军宿营时,运用敌驻我扰游击战术,利用夜晚向敌驻地进袭,以扰乱敌人。

这个作战计划决定之后,我率五十五团,迅速的在思林之南之山谷,依据有利地形,将伏击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便隐蔽在东北面的小山村里休息。

滇军张聪师,在百色休息两天,与广西右江民团司令岑建英取得连络,让民团进驻百色,然后沿右江左岸南下,经田州、田东、平马至思林。

由思林至果化的三十华里间,接近果德东岸一段十五华里沿路的两旁,都是瞵峋的石山,中间为一条宽约一百至百五十公尺的谷地,部队不易展开,真是天造地设的良好大兵团伏击阵地。

张师的先头部队一个团,全部进入了我们布置的口袋地区时,五十五团即以猛烈的炮火,前后封锁,全线加以猛烈攻击。同时组织步兵冲锋,喊杀连天,震动山谷。混战达二小时,滇军先头部队,拚死冲出包围,占领果化对岸之小山,控制渡河点,掩护其后继部队突围。其未进入谷道的部队,即退回思林,改道渡河沿右岸至果化。红军主力部队,因行动迟缓,仅在思林附近消灭其后卫部队一部。

这次伏击,虽然没有全歼张师,但滇军伤亡官兵七百多人,阵亡了一个团长,重伤了一个特务营长。红军俘获了步枪四百多支和其他很多军用品,俘滇军官兵五百多人。红军重伤团政治指导员杨英及官兵五十余人。

战斗结束后,我们开了一次检讨会。认为这次作战,没有将滇军全部消灭,以致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歼敌机会。检讨的结论是:

缺点方面:

(一)使用于伏击战的兵力太少,致敌人进入伏击地区,因火力稀薄于兵力不足,仍被其突围而出。倘能以一师的兵力,埋伏于十五华里长的谷道内,必可将其全部歼灭。

(二)主力跟敌尾追,行动迟缓,不能及时赶至思林,配合伏击部队作战,被其后卫部队大部逃去。

(三)扰敌工作没有切实执行,坚壁清野工作,也做得不够彻底。致予敌人精神上的打击不大,敌军官兵的战斗意志,尚属坚强。

优点方面:

(一)伏击部队对战地侦察周密,伏击部署适当。

(二)伏击部队动作坚决,在短兵肉搏时,没有一人后退;虽伤亡数十人,仍战斗至结束而后止。

红军虽在伏击滇军时获得胜利,而作为红军根据地的百色,却在滇军到达时,再为岑建英的民团所占领。要怎样夺回这个右江的重镇?是我们下一次的重要作战计划。

由于红军对失去的百色,是志在必得的缘故,盘据在百色的右江民团约二千人,在民团司令岑建英的指挥下,正在积极修复碉堡,构筑城内外及河边障碍工事,与作战准备。并向凌云、西隆、镇边、天保各县征调民团协守,准备以百色作为打击红军的核心基地。他们虽只有二千人,但战斗力并不弱于正现部队。据险抵抗,使红军不易达到作战目的。红军因弹药消耗过大,补充不易,迫得暂时放弃收复百色之计划,回驻右江左岸各地调整补充。

评:是役红军的战略是:发挥游击战、民众战,配合红军主力的运动战以消灭敌军,原则上是正确的,但有以下的缺点:

(一)军事部署:对十五华里深长之埋伏山谷,仅以一个团的兵力担任伏击,是太少了。

(二)衔尾追击兵团,兵力过大,又不能紧跟敌军行动,不能及时配合伏击兵团作战,致失戎机。

(三)民众武装的抗敌行动,红军没有派军政干部去加强领导,以致不能起应有之作用,实为憾事。上述第一项,作者当时曾力争以十九师全部担任伏击,但为张云逸及陈豪人等所反对,致失歼敌良机,殊为可惜!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