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处理孩子的问题之前,先处理他的感受

当父母发现孩子‌‌“不乖‌‌”的时候,比如黏人、调皮、总是尿床、说谎、磨蹭、和大人反着来,忍不住就会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

孩子黏着妈妈不让她上班,‌‌“你这孩子,妈妈不上班哪里有钱给你买玩具?‌‌”

孩子早上不愿意上学,‌‌“又想偷懒是吧!别的小朋友怎么乖乖去学校?真是不省心。‌‌”

孩子撒谎,‌‌“下次再撒谎看我不打死你!‌‌”

大多数父母,都喜欢用这样否定、斥责、讲道理、威胁等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希望帮助他们改掉‌‌“坏‌‌”毛病。

然而常常会事与愿违。

因为孩子每一个看似无理取闹的问题背后,都有深层次的情绪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孩子黏人,可能是因为太缺乏安全感了,感到恐惧;孩子撒谎,可能是之前被指责得太厉害,害怕又被爸爸妈妈批评······

只有先处理好孩子的感受,才能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1

生活中,一个孩子如果表达对学校的厌烦,毫无疑问会引起父母的愤怒、恐慌、焦虑,接着就是劈头盖脸对孩子这种情绪的否定和批判。

‌‌“光上个学还不舒服啊?有什么可烦的‌‌”

‌‌“小孩子懂什么烦,别想一些有的没的,好好上学知道吗?‌‌”

事实上,可能孩子仅仅是想和父母倾诉一下,或者学校真的有什么烦心事,需要父母的帮助,我们成年人,尚且会有倦怠期。

可是孩子这颗需要被倾听、被理解的心就这样被父母过度解读,刚想说一点自己的感受,就被生生挡了回来,再多的话,也只能烂在肚子里。

心理学研究表明:3到6岁的孩子,处于语言能力发展阶段,许多时候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当父母不能理解他们的感受,而做出不符合他们心理预期的行为,就会对他们造成困扰。

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他会习惯通过语言、行为去表达自己的苦恼,有些甚至会带来长期的生理问题。

有的父母抱怨孩子沉迷游戏、网络世界,针对这个行为,他们可能会采取限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偷偷把电脑、手机都藏起来的方法。

他们不会去想‌‌“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个样子?‌‌”‌‌“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哪里出了错?‌‌”

可能孩子就是因为和父母交流时总是不被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总是被忽视和否定,于是产生了叛逆心理,父母越不喜欢自己做什么,就越要做什么。

知乎上一个网友,讲述自己从小就被控制欲特别强的妈妈严加管教,他没有丝毫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只有妈妈是‌‌“绝对正确的‌‌”。

长期的情绪压抑,导致他7、8岁的时候身上有一块地方得了皮肤病,经常反复发作,各种方法都试了,就是好不了。

然而在离开妈妈去外地上大学后,他惊讶地发现那块皮肤很快就不治而愈了,而且直到工作多年后,也再没有复发过。

听起来好像很神奇,但是一个人的情绪问题、心理健康,对于他生理和行为上的影响,的确有这么重要。

2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共情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通俗来讲,孩子高兴的时候,你跟他一起开心;难过的时候,你陪他一起难过。

孩子会觉得父母尊重、关爱、理解他,他是‌‌“安全的‌‌”‌‌“被重视‌‌”‌‌“被信任的‌‌”

孩子的心理会更健康,他也会更自觉地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根本不需要家长过多担心。

许多父母看到孩子生气、哭闹、抱怨就来火,害怕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害怕孩子厌恶学习不能成材,于是不自觉朝孩子发脾气、讲道理。

殊不知,当孩子处于一种比较激动的情绪中时,他是听不进任何话的,更不会接受任何建议和训导,反而容易产生厌烦、反抗心理。

对父母来说,不要只针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多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问题。

在孩子遇到问题或者跟你倾诉时,首先关注他的感受和情绪,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的感受,表达尊重和理解,孩子会愿意说更多。

这样,家长就会对孩子有更深层准确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他行为背后的需求。

在接纳情绪的基础上,等孩子平静下来,自然地给他讲讲其中的道理、共同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比如当孩子表达对学校的厌烦,你可以说‌‌“看得出来,这段时间你有点累‌‌”,孩子感到有人懂他,自然而然会跟你聊更多。

到时候哪怕你建议‌‌“不然放几天假,不去学校了‌‌”,他自己也不会同意,反而会自我安慰着,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孩子因去不了游乐园特别生气的时候,一句‌‌“我能理解,去不了游乐园,真的很让人失望和生气‌‌”,胜过一堆苦口婆心的说教。

感受被父母说出来和理解,孩子会更快平静下来。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

成熟的父母,会更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带着平和的情绪,放下猜疑、否定、说教、不带任何评判地去倾听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我在共享你的情绪和你的世界‌‌”,他会充满安全感,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亲密链接。

在这种爱与尊重的教育氛围下,孩子会更自律、自信,自发地改正不良行为,让自己越来越好。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