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在伯克利的第一节课

今天介绍的这所大学有点神奇,一位校友小伙伴这样评价:

在这里你将体验4年的痛苦和地狱,

但换来的是终身的荣耀与骄傲。

你猜到了么?没错,就是美国公立第一名校,传说中‌‌“地狱模式‌‌”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著名的硅谷,是美国科技产业的中心,引领着美国的创新文化,而撑起硅谷的就是两所大学,一所是斯坦福,另一所,就是伯克利

根据US News 2019计算机科学(CS)排名,伯克利计算机专业与麻省理工、斯坦福、卡内基梅隆三所顶尖大学并列第一名,为硅谷输送了大批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所以伯克利CS专业就成了伯克利的‌‌“头牌‌‌”,也自然成为了理工科牛娃儿的梦校。

那么伯克利CS专业到底厉害在哪里?在这里读书,是不是真的是‌‌“地狱模式‌‌”?我们特意采访了一位伯克利现任教务处主任和二位刚在伯克利完成了大一学业的同学,带您一起来探秘。

伯克利CS有多难?

A同学是同学们眼中公认的学霸。当我们问他伯克利CS难不难时?他回答说‌‌“还好吧‌‌”。后来有其他同学告诉我们,学霸A同学说‌‌“还好‌‌”的,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非常难‌‌”了。

然而伯克利的课程,确实让A同学这样的学霸,也感受到了压力。

‌‌“伯克利的CS专业分EECS(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和L&S(文理学院)两个方向,在大学申请时,后者比前者录取率会高一点,但因为L&S是文理学院,如果想要以CS专业毕业的话,要求三门基础课平均绩点达到3.3。不要小看这3.3,因为这三门课往年的平均绩是3.0,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学生要被淘汰,非常残酷。‌‌”

伯克利的课程有两大特色:内容难+作业多。

一种是课程内容很难。本科阶段比较公认难的神课包括CS 162 操作系统、EECS 126 概率论和随机过程、CS 189 机器学习导论、CS 170 算法优化。这些课除了考试难,平时的作业也难,经常会让你一道题想很久。如果这四门都能拿到很好的成绩,你想去申请任何实习或者实验室都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另一种是课程可能不难,纯粹作业量大。‌‌“比如我们的硬件导论课,曾经有一次作业一共大概6-7道烧脑的大题,其中有一道题一共有25小问,编号从a-y,差点排不下来了。做的时候非常痛苦。‌‌”

对于如此高难度高要求的课程,A同学又是如何熬过来的呢?他的回答很简答——兴趣+刷题:

‌‌“在伯克利学习,兴趣真的很重要。比如,我写CS project,就算时间久、debug难,我也会觉得比较开心,而如果在做数学课或者硬件课的作业,即使没那么难只是题量大,我也会特别不耐烦。

上个学期上的EECS 126,看着名字像计算机,实际是门纯数学课,每次作业我都要花10-20小时在一共5-6题上,然后基本上每道题的每一小问,做完之后我都得出去转一圈或者看个小视频放松下。

做这些作业非常的费脑细胞,所以适当的劳逸结合也是必须学会的。想考试拿到好的分数,考试前就需要刷很多题。比如CS入门的第一节CS 61A,有一次期中考试前我一共刷了19套过去的真题。‌‌”

高难度高负荷的课程意味着高含金量,这也是伯克利能够持续不断为硅谷提供技术人才的基础。既然选择了,那只能硬着头皮上,学霸尚且不敢怠慢,普通学生岂能松懈呢?

虽然教授都是大佬

学习还是基本靠自己

在高难度的背后,是伯克利的教授真的‌‌“很牛‌‌”!

这里有2018年获得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图灵奖的大牛Dave Patterson;

有计算机图形学科创世人Brian A. Barsky;

有‌‌“教会机器人叠毛巾‌‌”的人工智能界大牛Pieter Abbeel……

能和计算机科学界顶尖的大神在同一屋檐下上课,聆听他们的教诲,对于每一个希望用计算机改变世界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一种诱惑。

然而事实证明,在本科阶段,这只是你一厢情愿。

我们采访的另一位X同学,在伯克利滚了一年,最终顺利通过了所有的考试。但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他的第一堂CS课。

‌‌“我记得在去上第一节CS课的路上,我就有点纳闷,为什么计算机课是在学校的剧院里上的。当我来到上课的地点之后,我震惊了:一个剧院满坑满谷,这简直是大型歌手演唱会的排场啊!就这样,我遇到了就读伯克利CS专业的第一个问题——我坐哪儿上课?遗憾的是,这个问题最终没能解决,我的第一节计算机课是站着+跪着上完的。‌‌”

X同学后来才知道,这节课有1600个人一起上。而带来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找不到座位‌‌”那么简单。

‌‌“当时教授说了这样一段话:‌‌‘不瞒你们,这门课很难,但是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在任务放出来的时候马上开始做,并且找到能帮助你的人。我一个人是没法回答你们1600人的问题的,但你们身边的同学和助教都是你遇到困难时可以依靠的人。’‌‌”

What?也就是说这些大佬们,除了上课见一下,平时可能连面都碰不上?

不仅如此,别说教授了,连助教都是稀缺资源。虽说计算机部门分配了几十个计算机专业的助教,但学生想要获得寻求和帮助也并不容易。在Office Hour的时候每个助教都要同时解答几十个同学的问题,效率非常低。

‌‌“想通过考试,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比如说有的抱团取暖,我们中国学生就建了一个‌‌‘码农协会’,在里面不但可以交流学习心得,也可以吐吐槽释放压力;有的人喜欢组一个固定的小团体‌‌‘熬夜打怪’;有的人喜欢自己扛到底,我个人就偏向于靠自己,当然,有时候也会参加一下小的group。当然,自己不学,拖到最后一刻想去抄别人的同学也有。‌‌”

同学都是学神

凡人只能自律

X同学说,‌‌“学神‌‌”在伯克利,都不算稀有物种:

‌‌“选课时就已经能体现出学神和凡人之间的差距。无论你觉得自己上的课有多难,总有人上的更难,分数还更高,包括大一就挑战本科最臭名昭著的操作系统,还有在大二大三时跟着研究生一起上课、做实验。

考试的时候更不用说,当大多数学生还卡在Project前两题时,总是会有人连附加题都全部做完,开始研究新的解法。每次考试结束20分钟后,在我们中国学生建的‌”码农协会‌‌“微信群里就可以看到学神发的正确答案。我自己考完试,会为错了最后几个大题只扣了20分感到庆幸,但每次都有20-30个学神怪物在61A难到变态的期中考试中取得满分。‌

经过了一年的学习,成功浮出水面的他总结出了自己成功上岸的经验——自律

‌‌“在初高中能相对轻松地完成作业拿到A,但在伯克利拿B完全是常态,一不留神没发挥好C或者D也会来敲门,所以,首先心态要好。

其次,要在这个鬼门关里存活下来一定要养成自律的习惯。在伯克利那么大的学校里,没有人会像高中的时候盯在我们背后收作业。有时候事情一多,很多课Project考试一起来难免会慌了阵脚。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好时间,能做完的事现在就做完,不要把事情推到第二天。‌‌”

回头来看开头学生的那句话,现在应该有所感悟,除了计算机知识以外,伯克利的高压环境会‌‌“逼‌‌”着学生去改变,没有人会主动来教你该如何生存,你必须磨砺出自己的生存之道,释放自己的潜能。因此,这四年的时间在‌‌“地狱‌‌”里survive下来,还有比这更骄傲的吗?

教授金句

中国学生如何在伯克利生存

Brian A. Barsky教授,在伯克利任教37年,现任UCB教务处主任,同时也是美国视光学院研究员,伯克利新媒体中心、伯克利设计研究所成员;他不仅是计算机图形学学科的创世人,更在人机交互,信号处理,计算生物学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曾荣获IBM教师发展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总统青年学者奖。

前不久,他也来到了中国,尽管日程排得很满,但我们还是有幸采访到了这位伯克利CS专业元老级的人物。Barsky教授对于中国学生并不陌生:

‌‌“伯克利所在的旧金山地区有很多华人社区,人人都在用筷子,随处可见中国元素。因此,在伯克利,你到处可以看到中国学生。‌‌”

而对于中国学生,教授只给了两个建议:

1

听从内心的声音,做出自己的选择

‌‌“有一些人的头脑中似乎运行着一个程序,不停的在问‌‌‘别人希望我做什么?’,然后去尝试做别人想要他做的事情。

每年申请伯克利的学生很多,在我们面试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非常聪明的学生,当你和他们交流时,你能很明显感到他们总是在找我们这些老师想听的话。这和我们希望的恰恰相反,我们希望听到的是他自己的想法。

比如选专业的时候,有的老师和家长会让孩子别学数学这样的基础科学,去学大数据,因为以后能找一份好工作,但这并不是学生自己喜欢的。

我曾经在一个项目上遇到过一个学生,我和她聊过之后,发现她对物理有着很大的兴趣和天赋,可是她的父母希望她去学商科。我知道她对商科并没有兴趣,她对于物理的热情打动了我。我给她写了信,告诉她也许追随自己对物理的那份热情是更好的选择。最终她来到伯克利,享受物理带给她的快乐。所以,要让自己的人生幸福,你需要听从你内心的声音,做真正的自己。‌‌”

2

大胆去与人沟通

‌‌“现在很多领域的研究都需要团队合作,已经很少有人会把自己封闭起来,独自在自己的角落里做研究了。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害羞通常是他们的一个大问题,他们需要更多的去和别人互动交流

我之前来中国做讲座,讲座结束后当我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时,通常底下鸦雀无声。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但和美国学生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伯克利的环境会鼓励他们更多的去和别人交流。然后他们会发现,这并没有想象的这么难。‌‌”

所谓大道至简,教授的这两点建议,正印证了A同学和X同学的亲身经历。有了兴趣驱动才能在伯克利艰苦的学习中不断前行;有了沟通能力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更快的融入,更好的展现自我,得到更多的机会。

这就是伯克利,你准备好了吗?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