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全球货币政策再次宽松

上周四,欧洲央行会议宣布降息0.1个百分点,降到了负0.5%,而且也开启了自己的资产购买计划,也就是量化宽松,正式加入全球宽松阵营。这也可能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的绝唱了。

1

去年10月的时候,欧洲央行还在考虑要不要加息,而不到一年,欧洲央行就来了个180度的转向,跟美联储一样,去年末经济学家们还在预测美联储加息三次,今年就开始了降息。而我在今年2月春节前提出的全球货币趋势就是“再宽松”,如今这个预测已经正式验证,主要经济体全面进入宽松的货币政策。

所谓再宽松,其实在过去8年中,只有美国加息过,其他国家全部在降息降准和量化宽松的路上,只是节奏略微有些区别而已。而8年前,欧债危机爆发,欧洲就不断宽松,负利率债券成为了常态。日本是一直都在努力摆脱通缩泥潭。而我们今年两次全面降准,还有多次定向降准,要而通过LPR降低了市场的利率,而且预计此后还有一次降息。

2

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2012年欧债危机,再到房地产的库存危机,货币宽松就成为了全球经济的最后的手段。降低市场利率,对于供给侧来讲,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提升投资,从而供给增加。对于需求侧而言,人们减少储蓄,会增加消费,于是经济就会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

而所谓的危机,主要则是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造成的。但是这次长达10年的宽松周期,让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失效了。在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出现了于以往不同更多局面。

在负利率政策实施之后,那些赚钱的行业,的确投资大幅增长,比如互联网、房地产等等,从而导致了一波库存上升。但是更多的资金并没有投入到生产中,而是跑去购买资产了,从2009年3月起,美国股市已经走出了10年半的大牛市,上涨时间和上涨幅度都创下了历史记录,而背后主要的推动因素就是企业的对股票的回购,上市公司炒股成了主业。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行业不愿意扩大生产呢,因为生产一直过剩,生产了也卖不出去,需求端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按理说,降低利率之后,人们会倾向于消费,而不是储蓄。但是日本的却出现了极端的例子,负利率来了之后,日本人宁愿把现金取出来,也不愿意去消费,保险柜的销量节节攀升。这又是为什么呢?

3

主要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收入增长没有跟上,收入不增长,哪怕只是预期自己的收入不增长,那么消费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最近10年,美国中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情况进一步恶化,收入几乎没有什么增长。

另外一个是债务问题。债务水平太高,而这些债务每年利息就可以吃掉一部分收入,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消费了。目前全球债务总水平已经超过了250万亿美元,总体杠杆也到了250%以上,俗称两个二百五。

第三个原因是老龄化,这是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面对的共同问题。年轻人抗风险能力强,90后人均负债12万,各种网贷平台随便花,但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需要用储蓄来应对自己今后的老年生活。尽管有退休金,但是在很多国家,退休金只能保证温饱,还不足以让你过上体面的生活。

4

这次全球再宽松,其实作用已经小了很多了。就连股市也不过是造成一波短期行情而已。边际作用递减在很多领域都是适用的。债务的基数越来越大,而可用的手段其实越来越少。比如2008年一个4万亿的计划,就可以让经济V型反转,将PMI从40以下拉到50以上。而现在,就连货币政策的空间也都越来越小了。欧洲降息降到负0.5,哪怕是降到负10,估计变化也不大,毕竟大家都已经把钱藏在床垫下边去了。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