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撤回”无关宏旨 定性或可反复

林郑月娥本周宣布,正式撤回修例(路透社)

有评论认为,香港这个血腥夏季的宏旨,乃是政治僵局而揭露的深层次问题;如同中共对待“六四”镇压一样,香港当局对抗议运动的定性乃是掩耳盗铃、自相矛盾,也会根据需要反复。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不管暴力还是自由香港人都不会轻易忘记》,作者卢斯达认为,对于包括自己在内的绝大多数香港人来说,现时是否“撤回修例”,早已无关宏旨。这个血腥夏季的宏旨,乃是政治僵局而揭露的深层次问题,包括警权无限大、堂而皇之的警暴、乡村黑帮深度介入政治、奉行所谓“法治”的律政司只控告示威者,而似乎对乡黑和亲政府暴民采取另一套检控准则……这些问题在镇压之中越演越烈,已经不是长官意志一句“撤回”可以补救。

作者认为,最年轻的抗争一代,作为香港主体性的树苗,也尝到了血的滋润--很多前线抗争者,打过了警察、捣毁过公物、尝过了自己作主、曾经置身在共赴患难的共同体气氛之中,之后要对他们做“爱国教育”、要他们回到奉公守法、tax without representation的预设状态,可没那么容易。“你可没那么容易再愚弄这些自我启蒙者。他们掌握了策略、经验和手段,要对抗无力感,就行动。香港人的精神面貌已经洗刷了一遍。”

“暴乱”、“骚乱”又变成了没有削弱“一国两制”的“社会事件”?

香港《苹果日报》发表文章《收声啦,林郑》,作者李平说,林郑月娥与陈茂波一样,对反送中运动的定性都是掩耳盗铃、自相矛盾。两人都以“社会事件”称反送中风暴,没再用暴乱、骚乱、极端暴力、恐怖主义性质的字眼。一如中共对六四事件,先是称为暴乱,后来改称风波,目的是降低国际社会的关注度,但一有机会就会翻老账。今年7月,六四屠夫李鹏病死,中共藉肯定其“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政绩,重提六四的定性,也让外界视为是对香港的警告。

文章说,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关注香港与中国在经济、金融及社会政治的联系正逐步加深,显示香港持续融入中国的管治体系,由此带来制度和规管方面的挑战。这是关注香港管治方式、法治水平的改变远甚于眼前的事件。但林郑强调近月的社会事件没有削弱一国两制,又是颠倒因果。强推送中恶法,目的正是削弱一国两制,也正是削弱一国两制的种种恶行引爆反送中风暴。

“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摘下面罩,互相拥抱,并最终看到彼此。”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我们戴上面罩,走入香港的另一个世界》,作者KAREN CHEUNG说,这些天香港抗议者中间的一个流行说法是,“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摘下面罩,互相拥抱,并最终看到彼此。”作者认为,沉默的人之所以沉默,原因是意料之中的。“我曾看到他们自豪地发布自己站在政府官员旁边的照片,或暗示他们有志于在中国开启事业。我认识的其他朋友也积极参与了抗议活动,他们选择低调地捐款”。

文章说,抗议活动越来越难以忽视。它们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地点;而是松散分布于整个城市,在工作日经常也会有。要假装这场政治运动只存在于边缘地带是不可能的。作者写道,“这是我唯一渴望的平行世界:小朋友们的夏天在商场、唱K、抱怨假期作业中度过--而不是组织集会,思考把装备藏在哪里才不会被父母找到。在那个世界,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可以上街游行,没有人需要猜测谁是他们的盟友。”

中国社交媒体上的数字民族主义让人不安

香港媒体《matters》发表文章《中国的数字民族主义和香港的抗议:石若剑访谈》,荷兰莱顿大学中国研究学者石若剑(Florian Schneider)在访谈中说,数字民族主义在网上论坛、评论区、微博平台和聊天应用中得到表达。它表现在搜索引擎给你推送倡导某种民族观的内容的方式上,也表现在通过展示符合你个人偏好的民族主义内容,来再生产民族偏见的社交媒体推送上。

石若剑说,像新浪微博那样的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香港抗议的讨论,是数字民族主义的让人深刻地觉得不安的例子。通过使用像“领土完整”和“叛徒”那样的熟悉的范畴,民族主义评论者以使它几乎不可能偏离民族主义剧本的方式,控制了讨论。官媒一直在许可侵略腔,并在许多场合下为它做出了贡献。

石若剑认为,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在扩大他们“引导舆论”的尝试,试图把战场扩大到海外,而这,不只包括公共外交、和官方的媒体活动。党有过为了败坏不受欢迎的政治理念的名声而在国内的语境中传播谣言和阴谋论或为自己的立场收买人心的经验,而今,它用这些战略,正在埋下不满和不确定的种子。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