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贸易战火下的中企花招:洗产地躲关税降价求存

中美贸易战方兴未艾,仰赖出口的中国企业现在纷纷透过调降产品价格、产业外移、开创内需市场甚至“洗产地”的策略,想方设法,只为躲过四射的战火,努力存活下来。

美国总统川普1年多前发动贸易战以来,中企哀鸿遍野,从摩托车到磁振造影(MRI)机,无一不受影响。在关税冲击下,东岸的工厂、南方的鱼类加工商、中部的苹果汁出口商、东北的农民无计可施,只能改变商业型态以为因应。

但时间紧迫,下一波几乎涵盖所有中美贸易商品的报复性关税眼见又要到来,不管中企为了活下来采取什么策略,情况怕是不会更好,只会更差。

陕西恒通果汁饮料集团的刘姓销售经理告诉法新社:“我们所有出口都受影响…现在我们报价都要把关税算进去。”

鱼类加工业也深受重创。

中国是美国冷冻罗非鱼市场主要供应商,但罗非鱼今年出口也见下跌,养殖业者被迫转向内销。

海南省罗非鱼品牌建设促进会在微信帐号上表示:“美国利用市场地位霸凌中国罗非鱼供应商。”

“贸易战是压垮这个产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贸易组织亟思推高国内销售之道,但本土消费者口味不同,产品势必得稍做调整。

北京谘询顾问公司“齐纳百思”(China Policy)农业分析师Even Pay说:“罗非鱼在美国做得非常好,因为这是油炸的加工食品...这有点淡而无味,中国消费者喜欢鱼有鱼味。”

其他受创惨重的产业,像是无线电对讲机业者,也只能吸收关税成本。

今年前6个月中国到美国的无线电对讲机出口额从一年前的2亿3000万美元降至仅剩3300万美元。

还有些公司诉诸“洗产地”,也就是绕道转运(transshipment)手法,先把产品运往邻国越南,再从那里出口,假装是“越南制造”。

也有些中国公司干脆把生产线移到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来规避关税。

像是供应阿迪达斯(Adidas)、耐克(Nike)的衣料品公司健盛集团(Jasan Group),以及工业纤维公司浙江海利得新材料,都把部分生产线移到了越南。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