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外卖小哥十二时辰

世界有时候很奇妙,凌晨三点给你送夜宵,半个小时内能将饭送到你手上的,生病能替你买药,牢记你不吃大蒜不吃葱,很可能并不是你的男朋友,而是你一个月花360元就能承包半个男友责任的外卖小哥。

当这个城市发展越快,我们越多的生活重心,就依托在了这些‌‌“万能‌‌”的外卖app和外卖小哥身上。他们就像维持着这个城市运作的零件,风雨无阻地奔走在各个角落,微小,却重要。

而不断出现的‌‌“网红打外卖小哥事件‌‌”‌‌“外卖小哥帮忙商家炒菜、帮忙写代码‌‌”等热搜,更是为这个群体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我们从这些新闻中了解到的他们,是真实的他们吗?这次,不妨跟着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个城市‌‌“搬运工‌‌”的12小时。

外卖小哥的十二时辰

10:00

外卖小哥的一天,竟是从十点开始的,这和我们印象中,他们应该是跟着这个城市朝阳一起上班的认知有点不同,这个时间点甚至比我们公司上班的时间都还要晚(竟然有点羡慕是怎么回事)。

十点的晨会,依照惯例,是分析昨天的数据外卖的数据,喊一下口号。结束之后短暂的休整,大家便打开手机开始等待接单,准备工作。

12:00

外卖订单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11:00-14:00,这个期间,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手机上的提示音不断地响起,我们没来得及细问,他们便已出发。只能跟随着他们,体验他们一天的工作。

今天的第一单,是一位特殊的客人——外国友人。

到达目的地,小胡远远就望见了这位外国朋友,一路小跑,核对信息后准确地将餐品送到了客人手中。

(俗话说,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开着兰博基尼,而我,只能望着你。在烈日下认真工作的我们和小胡共同抱头痛哭ing。)

我们好奇地问他,遇到这种国际友人通常都怎么交流,他哈哈大笑,说其实他压根不懂英文,简单的肢体语言就能搞定。

14:00-17:00

当上班群体的用餐高峰期过后,他们才有了可以休憩的时间,不值班的外卖小哥便趁着这空档功夫,抓紧时间去吃个饭,吃饭的地点也很简单,通常是在站点附近的小馆子。

‌‌“没什么多大要求,能吃饱就可以了,赚的都是辛苦钱,能省一点是一点。‌‌”

趁着休息的功夫,来自漳州的小胡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和我们的想象不同,面对这份工作,他显得积极而开朗。虽然进入外卖行业才7天,一切仍处于新鲜而有趣的阶段,但他对于自己的总结就是‌‌“干一行爱一行‌‌”。

业务虽然还有些生涩,由于道路不熟,超时配送偶有发生,但是他对于自己没有接受到差评的解释是:‌‌“看我这么真诚(帅),他们都不舍得给差评。‌‌”讲到这,他似乎对于自己的解释很满意,开心地笑起来,露出了可爱的小虎牙。

17:00-22:00

在将近3个小时的休息之后,下午5点,另一轮用餐高峰期即将来临,穿上装备,戴上帽子,大家又陆陆续续出发前往集合点,等待新一轮的订单轰炸。

刚到达集合点,手机便响起了订单提示,他戴上安全帽,匆匆前往商家取餐,也许夜晚才刚开始,商家的订单还不多,等待的时间也不算久,取餐过程还算顺利。

订餐的客户所住的小区,没有电梯,送餐就只能靠双腿跑,不敢慢慢走,怕超过预计的时间,会接到差评(原谅小编老胳膊老腿,就不跟着爬了),送餐下来后,得知他爬个7、8楼是常事,附近老小区多,都没有电梯,都得靠爬。

‌‌“您有一笔新的订单,请及时查收。‌‌”

交谈还没超过一分钟,对话就又因这提示音戛然而止。

随着‌‌“嘟——‌‌”的一声,他又匿在了这城市的夜色里。

华灯初上,外卖小哥仍在夜色里来回穿梭,将一份份还带着温度的饭菜,送到不同职业、不同年纪的人手中……

这是一位外卖小哥的十二时辰,跟着他的一天,你会发现这份工作其实平凡而琐碎,但正是这略显枯燥而又机械的工作,让我们的生活方便了太多太多。

外卖小哥的其他时辰

△趁着没单,小眯一会儿

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奔波游走。

然而,却鲜少有人提及过他们的生活。

除开送餐的十二时辰,他们的真实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为得到这个答案,我们走访了5位骑手。

‌‌“见义勇为谈不上,能帮的我都会帮‌‌”

小陈/23岁/从事外卖行业7天

遇到小陈真的实属偶然,周末帮朋友搬家,三个女生推着一辆大拖车在台阶前左右为难,小陈主动来帮忙,扛了行李又拖车,留了微信号,便又匆匆离去。

在之后的采访中问及此事,他说:‌‌“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啦,能帮就帮。平时有看到需要帮助的,不耽误送餐的情况下,都会停下来帮的。‌‌”

说着,晒得黝黑的他露出腼腆的笑。

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小,但想法却比同龄人成熟得多。在老家开了一个快递配送站点后,不甘于呆在小城乡里,出来闯荡找寻机会。对于未来,他有自己的规划——‌‌“还想再去上海看看,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好的环境。‌‌”

‌‌“一个差评,我一天就白跑了‌‌”

倪姨/46岁/从事外卖行业1年多

在外卖送餐大军里,女性并不多见,但我们采访的这位阿姨,却从事外卖行业已有一年多。

问及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她和我们说,外卖行业比较自由,而且多劳多得,只要自己够努力,就能赚的更多些。

而一整天的工作,就意味着陪伴孩子时间少。‌‌“可是没有办法呀‌‌”,她说,‌‌“我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孩子的功课我都辅导不了,我能做的就是多赚钱,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女性从事这一行业,可想而知有多辛苦。可所有的辛苦到了她这里,都变成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没事,都习惯了。‌‌”

在送外卖的过程中,遇到无理的事情很多,有人让她帮忙把垃圾带下去丢,有人写错地址却又无端指责辱骂……‌‌“其实我们时间挺紧的,只要这单耽误了,下单就不一定能准时送达,但是我怕不给他带,他给我差评,主要是,一个差评,就要扣两百块,相当于我一天就白跑了。‌‌”

说到这些,她有些局促地握了握手中的饮料,垂了垂眼。

‌‌“不过大部分遇到的都是很好的人,下雨天,怕我们着急,都会叫我们慢一点,慢慢骑,注意安全。‌‌”她笑着补充。

其实,他们要的真的不多,只是多几分理解和包容而已。

‌‌“一杯奶茶,就让我觉得很感动‌‌”

小许/25岁/从事外卖行业3个月

之前从事厨师行业的小许,转行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提升到了队长的位置。对于他,队友们这样评价‌‌“因为他比我们更有文化‌‌”,即便现在已经不需要外出送餐了,但是从基层做起的他依旧清晰的记得关于外卖的那些感动的事:

有一次我接到了一个大订单,要送几十杯奶茶,当我把外卖送到他们手里的时候,她从奶茶中拿出了一杯,说送给我。原来,在他们下订单的时候,就已经为骑手买了一杯,我当时就挺感动的,被人记着的感觉真挺好。

说起这些点点滴滴,他甚至都还能清楚记得关于这些事的小细节。也有遇到‌‌“不好‌‌”客人的时候,但他说他都能理解,毕竟是做服务行业的,就是要比别人承受更多。

‌‌“本科生送外卖,也不会怎么样啦‌‌”

小李/23岁/从事外卖行业7天

跟其他的骑手不一样,来自广西的小李,目前还是在校生,趁着暑假来做外卖兼职。

从顾客到骑手的转变,让他更加能体会到外卖骑手的不容易。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因为道路不熟悉,配送速度慢接到了两个差评。

然而比起差评,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笔写着‌‌“奇葩地址‌‌”的订单,要求送到某菜市场的卖藕摊位。‌‌“到了那一看,遍地都是卖藕的。‌‌”他哭笑不得。

‌‌“离开的原因有很多,不被尊重占第一位‌‌”

陈哥/31岁/从事外卖行业1年

陈哥和我们采访过的骑手不一样,他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一年了。

作为曾经外卖骑手的一员,他说的故事,也并不比其他人少。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感觉身体吃不消,下雨天淋雨、爬楼、长时间跑,膝盖痛得不行。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心累,感受不到别人的尊重,工作上的调度无法配合,单方面的忍耐和包容,让他最终选择离开这个行业。

就在文章发之前,我们收到了之前采访的外卖小哥发来的一条微信:

我们无意给这个群体打上‌‌“惨‌‌”、‌‌“不体面‌‌”、‌‌“卑微‌‌”诸如此类的标签。相反,在真的走进他们的生活时,我们发现,辛苦是真的,不如意也有,但他们大多还是乐观的并享受着这份职业的自由,而非刻板印象中的那样‌‌“惨‌‌”。

他们传递给我们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

人生实苦,‌‌“容易‌‌”二字只有说起来容易。只希望大家抛开偏见,多一分体谅,多一分尊重。

毕竟我们,没有谁比谁高贵。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