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华民国系列之三:青年时期的蒋介石(上)

殡葬母亲

1903年,蒋介石16岁,入奉化县城的风麓学堂读书,接受新式教育.从此,离开了生母,投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1921年6月14日,生母王氏因患心脏病。时蒋介石已进入了国民党上层并初露了头角。1920年经孙中山委任为粤军第二军总参谋长,但由于二军的高级将领多不听他调遣,蒋愤然离开部队,回乡闲居。蒋事母甚孝。母病间,亲于床前伺候。

王氏自知不起,对蒋谈起身后之事。王氏说:‌‌“瑞元<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我归西后,你千万不要把我与你父合葬。‌‌”王氏为何不愿与丈夫合葬呢?原来,时蒋介石之父葬于溪口镇北一里许的桃坑山,其父的前妻徐氏、孙氏与其父合葬。蒋之生母若葬于此,必屈居于徐、孙之下。这是王氏所不愿的。事母甚孝的蒋介石自然遵从母命,王氏病逝后.因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基地,便没有将其母入土。

时有一湖北人姓肖名萱,字纫秋,为老同盟会会员.染有鸦片癖,却精通堪舆学,时浪迹于上海。蒋介石慕其名,遂经友人介绍,登门拜访,请肖萱为其母择一风水宝地。肖萱观蒋相貌知其很有发展,只是时运不至,遂慨然相允。当即随蒋到了奉化溪口。奉化溪口,乃为剡溪第九曲的出口处.故名溪口。溪口镇山环水抱,风景佳丽,流溪近百。其溪水主要为昙溪、锦溪,剡溪。剡溪发源于四明余脉横溪岭,迂回曲折,凡九曲,与其两溪汇于甬江.东流入海。第一曲为‌‌“六昭‌‌”,传王羲之隐居于剡溪间,晋帝六次下诏书征其入朝,王均推辞不就,故名‌‌“六诏‌‌”。第二曲为‌‌“跸驻‌‌”,传吴越王钱缪曾驻跸于此.因此得名。溪口镇即位于第九曲的出口处。溪口镇街居剡溪北首.与溪边相连,街长一里半,位于四名山南麓。蒋介石的老宅距镇口五百余步,坐北朝南。此房为蒋分家时分到蒋介石名下,立名曰‌‌“丰镐房‌‌”。

肖萱在蒋介石陪同下抵溪口后,蒋自然尽情款待。肖萱在酒足饭饱之后,即踏遍了奉化的山山水水。奉化的武岭(又称武山)为溪口的屏障。武岭与平地相接,过此则有高出水面数丈的高丘,高丘又归溪而止,状似伏龙吸水,而且当地老百姓都称此地为‌‌“龙头‌‌”。镇上掌权者历年来都禁止村民于此挖掘开发,说是怕破了溪口的风水。在这里的高丘之上,建有一座文昌阁,是溪口的十景之一,因多年失修,楹栋欹斜。文昌阉两边筑有石级,盘旋通道,西首溪边有—大树,盘根错节,广可丈余。向南循缎而下,临溪有一座水泥桥,名‌‌“憩水桥‌‌”,凭栏观鱼,水清见底,名为‌‌“碧潭‌‌”。蒋氏先祖蒋元风有诗云:‌‌“奎曜冲牛斗,阁同霄汉通,岚从脚下起,霞傍顶尖红,九曲波涛静,千山树木祟。‌‌”前人还有诗云;‌‌“水碧涟漪静,羡鱼别有天,‌‌”蒋介石对这首诗是极赞赏的。

在武岭的南麓东浒,沿岸遍植桃花。岸下泉水叮咚,清沏可爱,到了冬天,泉水依然如故且不冻。故名为‌‌“武岭浪暖‌‌”,为武岭十景之一.蒋元风亦于此赋涛曰:‌‌“两岸夹桃花,中间—水屈,泉温由土脉,冻解不关风。‌‌”文昌阁、龙头一带,是人们所共认的好风水宝地。肖萱看了之后,对蒋介石道:‌‌“这地方风水是好.但此地不能建坟,若建坟.必定破土,破土则要动龙脉.先人们传的不让于此动土是请高人看过此地的风水。‌‌”肖萱指着欲倒蹋的文昌阁说:‌‌“这座文昌阁不能倒,若倒了也要破风水。‌‌”

最后,肖萱选中了溪口北面约三华里白岩山鱼鳞岙中垄。山下有座白岩庙。肖萱告诉蒋介石,说这里的风水极好.是龙脉。地理之道首重龙,凡龙蟠虎踞之势,必出大贵之人。但建墓时不可过多的用石板水泥,以免把龙穴压迫过重。肖萱说完又叹道:‌‌“今泄露了天机,要断子绝孙的。‌‌”蒋当即表示其必不忘肖之大恩。之后,蒋尊从肖之语,对其母之坟.只筑了一个馒头般的普通坟状。同时重修了文昌阁,并题名为‌‌“乐亭‌‌”。

是年11月间,蒋介石为其母出殡归葬。孙中山派许崇智为代表前来致祭,并亲笔题写了‌‌“蒋母之墓‌‌”

发妻毛福梅

按照奉化的风俗,男女成亲后,开春正月初二那天,新女婿要到岳父家拜岁。在王采玉和毛福梅的一再叮咛下,蒋介石和佃户一大早就把礼物装成一担,去岳家拜岁。这一天,毛鼎和夫妇也忙得不亦乐乎,杀鸡宰鸭,做汤圆、炒花生,备了一大堆吃的,等女婿上门。可是半天过去了,还不见生头女婿的影子。从溪口到岩头只消步行三个小时即可到达,可一直等到太阳快落山还不见女婿的身影,一家人不免心焦,亲友陪客有的也打算告辞,毛鼎和十分尴尬。这时,毛福梅的堂弟毛鸿芳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生头女婿来了,在毛家祠堂里‌‌“串花灯‌‌”呢!毛鼎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上了9年学的读书人,怎么这么不懂规矩呢?毛鼎和急对身旁的大儿子说:‌‌“武宝,快去看看,果真有你妹夫,叫他回去,今天不要上门了。‌‌”毛武宝应声而去,可已迟了一步。不一会儿,门外锣声大作,爆竹三响,花灯队已走上文元阊门的石阶。打头的少年正是蒋介石,崭新黑缎袍,襟上泥渍斑斑,西瓜皮帽下那条大辫子也快散架了。他走到大门前立住,从怀里取出一枚七寸头大爆竹,呼一下吹旺火绒,把引线点着了。毛鼎和一看到生头女婿蒋介石,不禁火冒三丈,勃然大怒,他把蒋介石拦在大门外,用白铜嘴长烟管指点着这个年轻人的鼻子大声斥骂起来:‌‌“你,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还有脸上门来出丑?蒋毛两家的门风都给你败光了!‌‌”

蒋介石挨了毛鼎和一顿臭骂,不便发作,花灯会的哥们儿笑着溜走了。蒋介石十分狼狈,也不好言语,转过身子扬长而去。

蒋介石的孙氏舅母蒋妙缘(蒋介石族姑)曾经与人谈起:1927年8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回到家乡溪口,为了与宋美龄结婚,向毛氏提出要求离异。毛氏坚决不同意。蒋介石无奈,只好请在萧王庙镇的舅父母出面调解。她和丈夫做双方面工作,最后以毛氏‌‌“离婚不离家‌‌”为条件,双方都作了让步,才达成协议,在离婚书上签了字。接着,蒋介石把这张协议离婚书送到奉化县政府,完成了离婚的法律手续。

蒋介石之所以要办理完整的法律手续,主要还是为了满足宋美龄的要求。因为宋家提出,按照基督教教义,一个男子不能同时有两个妻子,蒋介石必须与原配割断关系,才能向宋家求婚。宋氏全家皈依基督,向蒋介石提出的另一条件是必须入教。蒋介石为了向宋家证明自己确已与发妻毛福梅离婚,所以办妥书面证据,去日本向宋母求婚。

当时审批蒋、毛协议离婚书的奉化县县长是徐之圭。他在1927年7月至11月担任奉化县县长,正好碰上办这件‌‌“大‌‌”案。一天,他的一位留日同学、奉化东山村人张明镐到县政府办事,老朋友见面无所不谈,蒋、毛离异自然成了这次见面的重要话题。张明镐后来对此有很生动的回忆。他说:徐之圭神秘地取出一份文件给我,待我看完,徐举起右手大拇指得意地说:‌‌“本老爷三生有幸,办此千古大案。‌‌”我也诙谐地接上说:‌‌“贵老爷若在这份协议离婚书上批个‌‌‘不准’二字,必定流芳百世,扬名千古。‌‌”徐伸伸舌头说:‌‌“敢问阁下长几个脑袋,敢和蒋总司令较量?‌‌”

海内外研究蒋氏学者到奉化溪口来,常有人问及蒋介石与其发妻毛福梅离婚,到底有没有办过法律手续。据考证蒋介石确实向奉化县政府办过离婚手续。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