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上海话很有意思,不管菜场大小都叫作小菜场,不管你是买鸡鸭鱼肉还是青菜萝卜,只要放进菜篮里都成了小菜。

对于很多上海人来说,逛菜场是一种生活方式,天天要见面,天天要打交道。之所以他们如此执着于菜场,以前或许是因为南方气候湿热,很多东西买回来也没法存放太久,但现在更多的是,在上海人看来,刚买来的小菜和从冷藏冷冻里拿出来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他们愿意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品质,每天都到菜场里逛一圈。

一大清早,小菜场里就热闹非凡了——

“来,来,来,豆腐嫩得来,一角洋钿买两块来”

“今朝的独脚蟹(发芽豆叫法,而快死的蟹叫”撑脚蟹“,小蟹叫”铜钿蟹“,崇明蟹叫”乌小蟹“,正宗的好蟹,才叫清水大闸蟹。)只只大”

“新鲜的杨梅和枇杷便宜卖了,来看看伐?”

“清明螺蛳抵只鹅,小暑黄鳝赛人参,菜花黄时吃甲鱼,大伏天里吃羊肉。”

买小菜是一天的头等大事

“乡农入市起中宵,蓏自篮提菜自挑。细雨出来箬帽荡,秋风人渡米筛桥。”

上海民间的竹枝词描绘出近代江南街市的日常,看似平淡无奇的菜市场却蕴含着这座城市的岁月积淀和脉脉人情。

清晨,居民们起床开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菜。据一位住在紫霞路的市民回忆,东起花衣街、西至篾竹街的紫霞路一段,全长约500米,与外郎家桥街相交的十字路口是这个片区最热闹的地方。一大早,这条老街也人山人海。在鹅卵石铺就的街面旁,楼下一排门板打开就是铺面,小老板们做着小生意,与路边的小菜摊互不相干,你卖你的蔬果鱼肉,我卖我的针线百货、香烟老酒。

那时候著名的紫霞路菜场东边紧临黄浦江,那时浦东还有很多农田,菜农们坐着摆渡船过江,就近在这里做买卖;有时新鲜水产到货了,伙计们推着黄鱼车经过,大声嚷嚷:“让开!让开!”身后跟着一群想尝鲜的市民,因为这种鲜货只有在紫霞路才能买到……

老早,买小菜是每天日常的一件大事。在没有冰箱的时候,菜天天要买,要想好怎么搭配,想好各样菜色可以存放多久。家里是双职工的,买菜的那个更要早起,买完送到家,再去上班。

即便后来有了冰箱,上海人还是喜欢去小菜场买新鲜蔬菜吃。荤菜可以买来冰箱里放着,蔬菜一定是新鲜的好的。

那时候菜摊头并不备有塑料袋,去买菜都要自己带好“装备”,网线兜、菜篮子,是最常见的,多带几个可以荤素分开装,干的湿的也不要混在一起。

天没亮,小菜场已人声鼎沸。荤菜摊上,冻得硬邦邦的一大坨带鱼、鸡鸭等,工作人员用大木榔头“乒铃乓啷”敲开来,要费不少力气。摊位上收钱用的是木头票款箱,箱子的盖板可左右滑动,箱内隔开的空间,放着不同票面的纸币,硬币就放在凹进去的箱盖板上。

排队

那时买菜辛苦。虽有卡在手,并不保证买到想买的或买得称心如意。一要起早,虽说菜场一天有早、午、晚三市,但好东西多在早市。绝大多数上海人都天不亮起床,有三四点上菜场胜过上早班。二要有人缘,认识买菜的人越多越好。

同学结队、邻居同行,还有买菜结识朋友;人多就可建立利益共同体互助。如要吃油豆腐烧肉,你排队买肋条,让排队买豆制品的熟人给你留位,买肉买油豆腐两不误。若认识菜场里人,那就烧了高香。一家人家的女孩子分到巨鹿路菜场肉摊,她哭得伤心,邻居借光。卖肉排队到邻居,拿出备好的紧俏货排骨肉骨头等,像天上馅饼正巧落他头上。当时,“谈朋友”吃香的行当是“白衣战士(医生)、红旗飘飘(军人)、车轮滚滚(司机),一把大刀(菜场营业员)”。

一个人买菜也不怕分身无术,替身就是地上摆的砖头或打结的稻草绳,也有自备旧茶杯破搪瓷碗等。大家约定俗成,把这东西不当东西,而视为同仁。队伍前移时,就是你不在,也会把替身前挪。

那时上海流行一句口号,叫“吃菜不忘种菜人”。最有影响的一件事情,要数位于市中心黄浦区的星火日夜商店。他们在店堂里摆了台子、凳子让菜农进来休息,免费提供开水,还摆了一些价廉物美的小点心。

荤菜讲究“热气、冷气”

所谓“热气、冷气”就是指鸡鸭鱼肉是鲜活的还是冰冻的。上海人买小菜很讲究这点。

小菜场里最显眼的是肉摊。走进菜场就能看到比一般摊位要高出许多的肉摊,上方悬挂着一只只摇摇晃晃的100支光大灯泡,把摊头照的透亮透亮,一块块猪肉悬挂在木架上。

腿肉、前夹心、五花肉,蹄膀、脚爪、大排、小排都是凭票供应,只有猪头和猪肝、猪腰、猪肺、猪肚、猪大肠等内脏是不凭票的。营业员个个都有“一刀准”的功夫,听着顾客“来一斤勒条肉”,便“嗨”的一声,手起刀落,切得八九不离十。

那时,要买到猪身上好的部位,必须起大早,去晚了,只能买“槽头肉”了。小菜场夏天供应的大部分是热气肉,到了冬天,经常供应一块块冻得硬邦邦的,并不受上海人青睐的冷气肉。

水产摊主要经营海产品,有小黄鱼、带鱼、鲳鱼,当时还看到过一种鱼刺根多的“小黄结”,偶尔还会有闪着银白色的鲞鱼,活河鲜一年则难得见到几回。当时,居民家按人口多少分大小户,五人以上是大户,五人以下是小户。要想多吃几回鱼,只能买一角五分钱一斤、一指半见宽的小带鱼,或者二角二分一斤的小黄鱼。对那些全身披着银白色、铮铮亮的鱼鳞,三指宽、三角五分钱一斤的大带鱼,就是每月收入有70多元的双职工家庭也只能望鱼兴叹。有时要吃点荤腥,只能买一点不凭票的螺蛳、蛤蜊等贝壳类的水产品解解馋。

禽蛋摊上的蛋箱里,一层蛋一层稻草,铺得整整齐齐。一户人家十天半月就那么几只鸡蛋可买。上海人在春节爱做肉馅蛋饺,用蛋数量多,小菜场早有预案,新鲜鸡蛋买完了,就拿出装在一个个方方正正纸袋里,冻得“棒棒硬”的冰蛋供应。鸡鸭鹅等家禽在上海老百姓的餐桌上属于大菜,一般只有在节日里才有供应,过年那个月份的票证中就会多一张家禽票。家禽以冷冻为主,仰着脖子的活家禽偶尔见到。

小菜场体现上海人的性格

当年上海滩的一本流行杂志《红玫瑰》是这样描述去小菜场买菜的少妇:“包车拖到小菜场,奶奶架子搭松香(搭架子),若问今朝买点啥,三个铜板一条腌臭鲞。”这首小诗看上去像是在嘲笑买菜少妇一边甩派头,一边很小气,其实从另一角度看,这个少妇是很精明的。

去小菜场买菜的不仅仅是娘姨,有一段老影片记录了1936年2月,美国好莱坞著名华裔女明星黄柳霜来到上海访问的情景。当时黄柳霜从下榻的南京路国际饭店出来后,来到了附近的凤阳路小菜场,在小菜场买了一束鲜花后离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海人性格的形成和小菜场是有关系的,至今上海人还保留着许多和小菜场有关的俚语。譬如“半斤八两”。过去老秤是16两制的,新秤是10两制,所以半斤就等于八两。引申开去,说两人做事都不地道,就说他们俩是半斤八两。再譬如“拎到篮里就是菜”,是说买菜时不精挑细选,拿到篮里就是,不分好坏。后来人们把买东西不管好坏,买了就走的行为叫作“拎到篮里就是菜”。还有“斤斤计较”,应该也是出自小菜场的买卖之中,因为最可能斤斤计较的地方就是小菜场了。

上海人精明的味道在小菜场里最能体现出来了。主妇们去菜场买菜总要精挑细选,他们不仅要考虑荤菜蔬菜和其他花式品种的搭配,还要精打细算不能超支。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买菜经:小菜要挑新鲜,价格要捡便宜。于是他们天天去小菜场买菜,即便是后来家里有了冰箱。

上海人认为,刚买来的小菜和冷藏后的小菜味道是不一样,后者不新鲜了。选择、计算、搭配、讲究小菜的味道和生活的品味,上海人的这些秉性都和小菜场有莫大的关系。可以说,每天去小菜场是对一种生活智慧的练和培养。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