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小欢喜》里的中国式家长哪个比较好

《小欢喜》之所以能引发全方位的共鸣,是因为它同时切中了观众的童年记忆和成年焦虑。

它选择了三个特别有代表性的家庭,看起来是在说孩子们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但那只是切入点,它所想要让我们关注的主题,或者说它试图在提出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们的中国式家庭,或者说我们的中国式家长,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三个家庭看似有着不同的问题,但其根源是相似的,就像‌‌‌‌‌‌“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一样,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身上。

不过,这绝不是在纯粹批判父母,这也绝不是《小欢喜》中任何一个特定的家长,或者他们所代表的某类群体的症结,他们所遭遇的困境、自我挣扎,和孩子之间的裂痕,和我们的社会对成年人的过度要求,某种程度上是同一个症结。

我们的中国式家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这还是要回到剧集的这三个家庭来说。

老话讲‌‌‌‌‌‌“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而现实往往是若真有父母这么想,恐怕就被指责是个没有责任心的家长。《小欢喜》一开篇,宋倩就提醒好友童文洁,高三了,对孩子学业考虑的不够到位,这属于‌‌‌‌‌‌“思想不端正‌‌‌‌‌‌”问题。意思就是说她,想太少、想太短了。

父母用心良苦地谋划着孩子生活,他们以自己的前车之鉴,让孩子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在每一个考生身后,都是全副武装,一同参战的家长。与《小别离》的留学问题相比,《小欢喜》的高考话题触及到了更多观众的切身体会,方家、乔家、季家这三个家庭,以高三教育为切入,还将性教育、中年危机、职场骚扰一并纳入讨论的话题中。

故事说的是紧张的高考升学,衍生出的是中国式家长的集体焦虑。

这种焦虑的关键在于,边界感。

所谓边界,是基于两个独立人格存在的,中间的一条无形线。所谓独立人格,是不需要靠别人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孩子们虽然未成年,但同样应当拥有独立的人格,至少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成熟的家长应该认同这种独立人格的存在,在边界内使用自己的监护权,在适当的时候协助孩子做出决策。

但现实是,部分的中国式家长,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独立人格,他们自己没有,也不让子女有。

所以我们在小欢喜里看到了这样的家长,他们几乎没有办法与孩子划清边界。在边界的这一头,是关爱、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但凡越界,就演变成一种情感绑架和情感暴力。

乔家就是比较极端的例子,虎妈猫爸的家庭模式,单亲母亲宋倩和学霸女儿英子相依为命,父亲乔卫东是典型的女儿奴,想努力带女儿摆脱被母亲禁锢的生活,但自己的教育也不得法。

宋倩把英子的卧室加了隔音墙和室内窗户,就是要女儿一门心思考上清华,完全控制着女儿的生活,精细到每天的时间,寄全部希望于英子身上,英子考年级第二,都是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陶虹在分析这个宋倩这个角色时,就是母女关系按着恋人关系来演。限制与父亲的往来次数,看到女儿被其他家长赞许欣赏,自己竟然也吃起飞醋。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她缺乏独立人格的体现。

这其实不能全怪宋倩,她的身上,大概集齐了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大多数过度要求,婚姻失败、顾得了事业顾不了家庭的职业女性、教得好学生教不好女儿的老师妈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宋倩的多重社会角色身份,都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失败,或者说,她需要依靠别的人的认可、构建某种关系来确定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她会把失败的婚姻关系,移情到女儿英子身上的原因。

她对其他人,特别是对男性的不信任更是加深了自己的偏执性格,像《今日心理学》的高级编辑丹尼尔·戈尔曼曾研究过缺乏信任导致的偏执型人格障碍,大体划分了五个阶段。

一是限制孩子的活动和想法;二是不顾及孩子因为受到限制产生的愤怒情绪,不理睬他们的感受;三是父母出于好意限制孩子,并且要孩子表现出感恩;四是忘记一切的不愉快;五是今后把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并且不知道愤怒原来是出在自己身上。

宋倩就是这样偏执的性格,如此使得事情经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发生矛盾、和好、爆发更大的矛盾。无论是限制玩乐高、还是去天文馆当志愿者、还是反对考南大,都是这样的模式。

她在照顾女儿起居与辅导孩子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强势、偏激经常爆发出激烈的母女矛盾。但有一点,宋倩对待英子并不是全力的反对,也不是让孩子完成自己的理想,她赞同女儿玩儿乐高,但是高三期间免谈;她支持女儿的天文理想,但报考院校必须限于北京地区。

她的有限支持实际上是给母女俩划了一个安全的红线区域,但凡女儿越界了,她们的关系就要拉起警报,英子就是被宋倩的爱捆绑的孩子,母亲生我养我,为我付出这么多,不能让母亲伤心、失望,必须考到年级第一,母亲才开心,这种类似的等价交换,让英子的真实的情绪一直被压抑。

所以我们能看到英子一直在试图逃离,考去更远的南京大学,去父亲家里的秘密航空基地,甚至去邻居刘静那里。刘静对于英子,是一种更容易敞开心怀的陌生人,因为并不熟悉,所以,也就无所谓什么期待,更不会贴上争气、第一的标签,刘静更容易平衡地看待问题,没有什么既往的刻板印象,英子对刘静而言,就是一个善良、懂事儿的姑娘,而非宋倩眼中始终不顾完美的女儿。

亲子关系最好的方家,所代表的又是另一类问题。他们是虎妈猫爸的家庭模式。童文洁和方圆的配合,是最典型的家庭教育的样子,妈妈来立规矩约束孩子,爸爸来呵护孩子,促成孩子形成独立人格,又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他们代表的是更加现代年轻的一批家长,即便在儿子床下发现成人杂志,还有被怀疑早恋的时候,方圆或者童文洁,都没有马上揪出孩子的不当,而是用保护儿子自尊心的方式去处理。

所以在平等的呵护中长大的方一凡,情商高、重义气、脑袋灵,虽然成绩不好,但从不嫉妒学霸,更谈不上自卑,为人也不霸道,处处照顾表弟林磊儿。

爸爸方圆与儿子是一种兄弟式的相处。他一直陪伴儿子方一凡的成长,不放纵宠溺,是非上面讲原则,唯一一次生气就是儿子方一凡恶搞同学做了动画表情,教育儿子不能用错误纠正错误。

方圆善于发现儿子的优点,更重要的是,不会因为其他孩子的进步而抹杀孩子的进步,他坚持的是快乐教育,是否参加艺考,鼓励和引导孩子做出自己的决定。

孩子成绩差,方圆努力缓和孩子与母亲的冲突。像狄更斯的《圣诞故事集》里提到的,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

但是,‌‌‌‌‌‌“不务正业‌‌‌‌‌‌”的方圆倒是让方一凡快乐了,但实际上,又有多少家长敢让孩子这么快乐?毕竟多数人可没有艺考这个路可以走。

所以母亲童文洁就成了‌‌‌‌‌‌“反面‌‌‌‌‌‌”的例子,可以说是最广泛的考生家长的形象,刀子嘴豆腐心,忧虑孩子的成绩下滑,抓紧给孩子报上补习班。这样的焦虑来源于童文洁的成长经历和她与方圆的家庭模式。

童文洁自己就是通过学习奋斗到如今这种‌‌‌‌‌‌“准中产‌‌‌‌‌‌”阶级,所以以为自己的成功经验是唯一路径,才会对方一凡的蹲班那么紧张。

在这之外,家里女强男弱,她比方圆还挣得多的模式,也更强化了这种焦虑情绪,她是亲密关系中付出更多的一方,她绝对是个独立的女性,但她的自身价值却是要依靠在为家庭付出、支撑老公、养育儿子身上实现的,所以她也同样存在着‌‌‌‌‌‌“独立人格‌‌‌‌‌‌”方面的问题。

但好在,在后来的剧情进展中,我们看到了这个角色的成长,她了解到艺考这种途径,也觉得孩子喜欢就行,开始渐渐放下学习成绩是标准这件事,但还是觉得‌‌‌‌‌‌“以后分配单位不敢想‌‌‌‌‌‌”,而在最新的剧情里,因为性骚扰而辞职的她,也开始渐渐分担出一些家庭责任给方圆,同意他去开网约车。

虽然方家的亲子关系最好,但并不是说家长去效仿方圆的一举一动,而是想想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边界意识,经常让建议变成了一种命令。

如果父母为了孩子保有安全、稳定的地位,让他们不敢拥有自己的想法,看不到自己内心的需要,那么,孩子在今后又怎么能真正快乐?又有多少缺憾会隐隐藏在自己的心里,那些自己小时候缺失的痛,是后来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的。

季家代表的则又是另一大类,季杨杨算是‌‌‌‌‌‌“留守儿童‌‌‌‌‌‌”,因为是政府官员,父亲季胜利和母亲刘静六年工作在外,缺席了儿子的成长,却又放不下父母的权威地位,回来后,他们一方面心怀歉意,处处留意自己的举止,避免任何的节外生枝,另一方面又用愤怒来表达对儿子的不理解,尤其是季胜利,试图用父权来压制儿子,季杨杨也难免有些抵触和叛逆。

季胜利虽然是为官员,但他的身份也可以代表那些为了事业,忽略了家庭的家长,现实更残酷的是,为了工作、事业,就顾不上家,如果顾上了家,那就没钱生活。在陪伴孩子的问题上,现实是很多家长没得选。

甚至更广泛一点,即便不是家长外出,又有多少家长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下班回家也是给孩子看电视看电子产品,有效交流又有多少,是不是父亲与母亲都有陪伴孩子?哈佛大学儿童发展问题的一个报告指出父母养育孩子的能力有几个方面,其中第一项就是时间与承诺,对于像季杨杨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很多人这项能力是不足的。

季家最触动人的,就是父子之间如何打破交流的障碍,为了缓和紧绷的父子关系,季胜利伪装成陌生人和儿子沟通,看着父亲季胜利一指禅敲打着键盘,努力走进儿子的世界,习惯性背着手的领导大人也有了一种反差萌。

还有那一场孩子们在泳池狂欢的情节。季胜利在家长和孩子们面前,正式向儿子鞠躬道歉,父子的隔阂终于打破。现实中,有多少家庭的积怨是缺少一个平等的交流,我们更熟悉的还是含蓄的闭口不谈,一旦张口,就是用命令或者抱怨的口吻表达关心。

这些家长并不是刻板的一味要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实际上,家长们一边安慰自己或许孩子长大就能理解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一边又在怀疑自己,看着激化的亲子关系,是不是哪里做错了。

豆瓣以前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后来被封了,这组名有些偏激,但也确实指向了一些问题。比如剧中的丁一、英子都因为家长过度的控制,失眠抑郁,甚至做出轻生的举动,就是很极端的例子。

这不免会让人觉得,这些严厉的家长,似乎是在用培养仇人的方式是培养孩子,但你要说他们不爱孩子吗?他们当然是爱的。

但如果我们只看到、或者只觉得家长永远只把矛盾往激化方向推进,觉得他们永远只是始作俑者的话,那我们和这样的家长,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家长的问题,是他们所面对的社会压力的折射,而这些部分,是孩子们在童年的温室中无法经历、也难以理解的。

这也是我们为《小欢喜》流泪的原因。

当我们看到宋倩砸掉乐高玩具,对着多看一遍电影的英子大吼的时候,我们回忆起的是我们被父母管教的那些童年。

而当我们看到孩子和父母顶嘴,父母们却要同时处理职场、人生、婚姻、亲子关系的一锅乱炖,甚至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产生怀疑的时候,我们又无比代入了当下自己的经历。

孩子同情孩子,成人理解成人,而在看《小欢喜》的时候,这两类人重叠成了一类人。

正常而独立的童年让我们长大为成人,没有这样的童年,我们将永远是个孩子。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