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香港警察应对方式被质疑:冲突暴力升级引各界忧虑

香港本周末再次爆发多场游行抗议,在北区的上水反水货客游行和沙田区的反送中游行,均演变成大规模警民冲突。现场暴力升级,出现示威者围殴警察和警方使用武力制服示威者的场面,引发各方对香港局面恶化的忧虑。

自6月中开始,香港《逃犯条例》争议触发多次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先后宣布暂缓修例以及提出修订已“寿终正寝”,但示威者认为这些让步来得太迟、亦不足够。

示威者诉求已经不再单纯地针对条例,而是争取政府成立独立委员会调查一系列的警民冲突,不再以“暴动”定性警民冲突,林郑月娥下台,和争取香港实行普选。

香港民主派人士及示威者质疑,近期发生的暴力冲突,林郑月娥是冲突的“始作俑者”,而警方执法时屡屡出现滥权及决策失误的问题,也是双方关系跌至冰点的原因。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及警方则强烈谴责暴力示威者,强调追究到底。建制派人士认为,政府已经初步满足诉求,示威者应该“见好就收”,暴力示威不得民心,促请警方不要再批准可能会变成骚乱的抗议活动。

沙田抗议如何升级为警民冲突?

自6月12日,香港示威者在立法会外遭到催泪弹驱散以后,警民关系再次在媒体直播的镜头前恶化至近年最低点。

市民仇警情绪升温,互相对骂冲突的场面差不多近乎每次游行示威均会出现,防暴警察、警棍、胡椒喷雾、催泪水剂成为香港抗议场面必然特征。

随着抗议活动的常态化,香港警方亦加大执法力度。因此前多名参与驱散及镇压行动的警员及其家属的资料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香港前线警员在执法时开始注意隐藏身份。

他们没有按警方守则配戴识别其身份的委任证,制服上没有任何警员编码。公众质疑,此番变化导致,如果警察在执法中行为有过失,普通市民难以作出投诉。

多个香港社会团体及民主派人士,在过去数日,纷纷发声质疑香港警方决策,指责警方采取的若干行为,明显导致不必要对抗,亦有故意挑起示威者的情绪之嫌。

例如,在市民和平游行时,警方已提早以部署警力及装备设置防线,亦封锁多个出入口,事实上造成对示威者的包围。警方在采取清场之前,均会发警示,要求示威者尽快离场。但在场媒体记者目击,示威者在实际混乱场面中,不易找到退路,遂形成警察和抗议者的正面对峙。当示威者举起双手示意投降,或一群记者表明自己记者身份时,警察仍然会在近距离直接对着示威者及记者施放胡椒喷雾。

星期日(14日),反送中运动以来首次发生在商场内的警民冲突,爆发于沙田的新城市广场。这里是大陆游客最喜欢光顾的香港购物中心,但冲突画面之激烈,再次引发对警察执法方式的担忧。

沙田冲突现场回放

香港网民原定周日下午3时半,在沙田再次进行“反送中”游行。社区组织“沙田一隅”召集人梁延丰在网络宣布,最后参与人数11.5万人,香港警方事后公布高峰时期有2.8万人。

下午5时许,有示威者开始向警方投掷杂物,第一轮冲突爆发。双方迅速转入街头对峙。约几百名戴着安全帽、眼罩和口罩的示威者排队运送物资,筑起路障。大批防暴警察在沙田的多个十字路口加强布防,包围示威者。

入夜后,警方在现场用扩音机宣布示威者属于“非法集结”,要求他们离开,否则采取清场行动。警员高呼“停止冲击”,手持雨伞、长竹、纸皮制盾牌的示威者碎步退后远离警方十米的距离。

之前已部署的警员此时已在多处形成包围态势,包括杨岳桥、尹兆坚在内的数名民主派立法会议员要求警方明确提供市民可迅速离开的路线,但不获回应。

对峙中,警方逐步前推防线,示威者退入沙田区多个商场,并继续向警员投掷砖头、雨伞等杂物反击。

晚9时许,数百名警员进入商场抓捕在场的示威者,并围封沙田铁路站入口处。

在商场中逗留的示威者与警员发生肢体碰撞。现场镜头显示,有示威者不断向警员投掷杂物,在电梯上把警员踢倒,并围殴落单的警员,对其拳打脚踢,直至一名摄影记者上前劝阻才平息。

持警棍和盾牌的警察在商场有喝骂和驱赶在场人士,有媒体镜头显示,有警察一度将手指插向示威者的眼睛,将示威者的手扭转180度,将已被制服的人身躯撞向硬物。混乱中,一名警员被咬断一截手指。

商场内店面提早关门,未有一家店铺受到破坏。

警察同时在附近的私人屋苑进行搜捕,招致几十名居民现身,亲自驱赶警察。

一名王姓居民对BBC中文事后投诉:“他们不能擅自闯入私人地方,我们和他们对峙了大概半小时,其实警察不出现就没事,他们不是整副武装出现本来就天下太平,是他们刻意挑衅示威者。”

在现场的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系讲师谭蕙芸形容,当时惨痛场景令人感到香港陷入“无政府状态”。

她认为政治问题需要政治解决,“运动已发展到一个地步,因为政府的不作为,政治诉求不被回应,所有忿怒已化成警民之间的冲突,背后最邪恶的,最应被针对的,最逃避责任的,其实是特区政府的高层,没有拿出应有的政治勇气,龟缩躲避在枪杆子后,令香港变成警棍治港。”

她观察到,即使示威者有使用“暴力”,仍然在香港得到很多支持。目前警民冲突发展下去,或许会有更多“两败俱伤的场面”。

“见血的伤或许有机会康复,整个社会内部的无形创伤,甚么时候有机会治疗难以估计。”

警方谴责暴力

香港政府发言人晚上表示,部分示威者在和平游行结束后,继续故意堵塞道路,暴力袭击警察,并肆意破坏社会安宁,政府强烈谴责违法暴力行为。香港医院管理局表示,沙田冲突造成28人受伤,2人情况危殆。

香港警务处处长卢伟聪凌晨在医院探望受伤警员后见记者,表示拘捕了至少40人,他们涉嫌非法集结和袭警,有警员被“暴徒咬断手指”,反问社会是否容忍和姑息暴力行为。

他表示,晚上时候示威者没有和平散去,并不断向警方投掷砖头,警方是要拘捕违法人士而进入广场范围执法。

他说,警员承受巨大压力,努力被各方责难,当警方采取行动被说滥权、滥暴,没有行动时就是“设空城计”,过去一个月经历严重分裂,不想再有任何人受伤,希望各界反思。

民主派批评警方清场手段激化矛盾

一直在现场的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批评,现场警方清场安排“极不理想”,警方封闭地面道路叫示威场进入商场离开,却进入商场范围清场。

尹兆坚表示,同情前线警员的处境,在明确批评责任在于管理层,并质疑警方是否想制造冲突。

香港民间组织“民权观察”认为,警方不应采取围堵策略,行动中要提供清楚指示、合理时间让群众知道离开路径,否则会产生“沸水效应”,产生严重警民冲击,造成与驱散行动目的不符的不良效果。

近期“反送中”抗议发挥多次组织者作用的香港民间人权阵线(民阵),周一早上发表声明,继续强调香港警民冲突的始作俑者是“深潜多日的林郑月娥”。

民阵强调,“如果政府是有心保护前线警员,以及不愿再见到市民在抗议行动中受伤,政府应更积极地回应市民在反送中运动的诉求……否则这场运动终将会因为持续的警民冲突,造成无可挽回的人命伤亡”。

民阵计划在周日(21日)再次发起“反送中”集会,但暂时未知会否获得批准。

建制派号召“见好就收”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形容,袭击警方的示威者为“暴徒”,予以强烈谴责,强调会支持警队执法,及支持警队全面调查追究到底。

周日英国《金融时报》引消息人士称,林郑月娥多次提出辞职,但遭北京拒绝,北京命令她要“收拾残局”,但行政长官办公室否认有关报道,称林郑月娥早已表明有热诚继续服务香港。

建派制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蒋丽芸认为,近日的游行示威有可能会变成骚乱,呼吁警方停发“不反应通知书”——即是一份默许游行集会的证明文件,避免举行影响市民生活及可能引起伤亡的集会游行。

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梁美芬认为,大型示威行动后政府已宣布停止《逃犯条例》修订工作,目的已达到,激进行动令市民反应,政治运动应该“见好就收”。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