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有自由,面包才会香

香港特首只愿意说;“送中条例”寿终正寝,却绝口不提撤回,所以,“香港民阵”打算721再上街示威。

香港人为何如此坚持,理由很简单,自己的家园自己救,香港人知道,如果这一次“送中条例”没有挡下来,下一个“社会信用评等”将更难挡,根据“粤港澳大弯区三年计划”,最晚到2020年,广东,香港,澳门,九龙,将实施社会信用评等机制,这项机制在中国境内已经实施两年,香港人权组织说:“如果中共在香港拉下数位铁幕,那才是港人最大的灾难”,更不需要谈一国两制了,就算香港护照比中国好用,也会变成废纸,香港人怕社会信用评等制度,更甚于害怕“送中条例”,这才是香港问题本质。

根据2018年统计;社会信用评等机制,在中国实施以来,手上有机票却无法登机者有3万3195人,有车票无法上高铁者1782人,根本无法买机票者1746万人,根本无法买高铁票者547万人(详见《大纪元》2019-7-12),这些被强迫无法买机票者,是社会信用评等属于C级以下的人,例如中国格斗王徐晓冬,过去有前科,信用评等D级,想到台湾,也被阻止;最近一直在网路上叫嚣,要把五星旗洒到总统府,一心想到台湾,挑战馆长陈之汉的中国拳王练喻轩,也因为社会信用评等不佳,拿不到老共给的赴台证。有人形容,中国已经恢复毛时代的路条政策,本来在农村,城市二元化之下,身分管制已经相当严苛,现在加上信用评等和人脸辨识,只要你被老共点上记号,中国就是一个大监狱,哪里也去不了,这种管制法已经违背中国宪法规定,但是只有老共说了算,宪法是个屁。

老共利用数位科技控制人民,方法越来越精进,因为个资隐私全部被老共大数据掌握,两年前,市场上推出“老赖地图”APP使用,只要用户下载后,输入你的对象,立刻可以知道500公尺内,那一位老兄信用不佳,谁是经常赖账者,所以称为“老赖地图”,今年三月又有另一套软件问世;“优你通”,使用这个软件,可以知道对方的信用等级,从18岁到45岁的成年人,大约4、5亿人口,个资全都露,完全无隐私,严重影响个人未来的学校申请,租屋,留学,工作甚至结婚,生活在今日中国,如同欧威尔所说,已经没有自由可言,你的日常生活,吃饭到睡觉,上街购物,被老大哥看得清清楚楚。

最近,湖南益阳市传出一件国务院下达的红头文件,文件内容说;各县市政府,必须对境内的“网红”,进行分级分类,网格式管理,所谓分级,就依照网红的粉丝多少分级,五万粉丝到百万粉丝,分成ABCDE五级,分类就是掌握网红的意识型态定性,姓党就是红类,效忠于党国,灰类就是所谓骑墙派,第三种就是黑类,专门和党国作对,不相信共产党的网红,像馆长这样的网红,在中国就是黑类,旅美异议人士张建说;“老共对共产党国亡国感,越来越深刻,所以才会陆续有这种管制网路的措施问世”。

社会信用评等、人脸辨识、老赖地图,中国就是一个大监狱

老共大概没料到;“送中条例”居然引起那么大的反弹,所以,准备在2020年前实施的“社会信用评等机制”,也只好临时踩剎车。

也因为香港的“反送中运动”,群众规模超乎预料,引起国际震荡,也打破惯例,让香港歌手何韵诗,可以到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演说,香港媒体人黎智英,甚至接受邀请到美国访问,见到所有反共的政治人物,包括彭斯副总统,这件事更是引起老共的愤怒,因为香港事件破坏了老共正在进行的2020年控制台湾的计划。

港台人民虽然来往密切,但是,台湾人甚少关心香港,总认为香港是老共餐桌上,已经被煮熟的鸭子,逃也逃不掉,没想到“反送中运动”搞太大,终于惊醒沉睡的台湾人。

黎智英说;台湾人还被亲共的媒体造神造势,把草包总统候选人捧在手心,明年真的选出这类卖台总统,台湾人只有一句话:“死好”。

黎智英的担心并非多余,香港长辈还留着逃难记忆,国共内战时,中国人被洗脑,抛弃“自由有多少”的国民党,选择“自由有没有”的共产党,所以老蒋痛骂中国人没有落入18层地狱,不会觉醒,果然诅咒应验了,现在,台湾人是否持续“不见棺材不落泪”,就看总统大选的结果了。

长期住在台湾的加拿大作家寇谧将说;“我真的替台湾很担心”。

黎智英是逃港难民,对老共手段知之甚详,但是真知灼见,总是不见容已经被红色媒体怪兽洗脑的人,台湾反共决心正在凋落,也是事实。

7月12日,一位准备到中国武汉大学交换学生的台湾研究生柯荃耀,因为脸书被挖出来,曾经写过欢迎台湾被日本统一的言论,被归类为台独分子,这位学生饱受惊吓,担心自己变成下一位李明哲,基于人身安全,决定留在台湾,中国校园尚且如此不安全,更何况社会了,说实在,想要喝红色中国洗脑豆浆,台湾俯拾即是,又何必辛苦跑到中国,忘了危邦不入的训示,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看看香港人争自由的勇气,台湾一堆被洗脑的韩粉,还把“爱面包胜于爱民主”挂在嘴上,打算用自由和魔鬼交换经济,却忘了“有自由,面包才会香”。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