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成熟的人,都懂得“和而不同”

讲句实话,写文章这事儿挺得罪人的。尤其是像良叔这种写观点文的。写着写着,甚至连朋友都得罪了。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深圳的初中生,你要干掉一半的同龄人》,其中明确提出,不赞同“放养教育”。

一位朋友(不是很熟),发微信给我,痛斥我的教育理念,还指责我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污化了教育环境……

这一堆帽子劈头盖脸地扔过来。我还想辩解一下,无奈他已经将我拉黑……

这事儿,让良叔还真不太好理解。

线下朋友和线上读者,肯定是不同的。读者对作者的关注,主要来源于作者观点的认同。如果因为一个观点的不同,而选择取关,这很好解释。

可是,既然成为朋友,一定是多种因素的交合作用。

如果仅仅因为一个观点的不同,就和对方绝交,就有点像小朋友们过家家:一点不称心,就说:“我以后再也不和你玩了。”

换一个角度想。

良叔一共写了400多篇文章,几乎每篇都含有一些观点。

如果你指望所有的观点都和自己一致,这不仅不可能,就算真是这样,那良叔也太泯然众人矣了。

假如,有人与你观点不同,你便绝交,那么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你身边没有几个朋友;要么你身边的人都不会表达观点。

总之,最后的局面就是:你终于活在了自己编织的世界里,那个世界只有你自己的回声。

所以,我总觉得一个人要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

一是,每个人的环境不同,价值观也不同。只要没有伤害,你应当认可并包容这种不同。

这样的世界才不会非黑即白。

良叔有两个要好的朋友,都是台湾人。一个支持蓝营,一个支持绿营。这可是政治宿敌啊。每次大选前,俩人都会吵架,而且是很凶的那种。

然而,大选过后,俩人又好成一个人。你看,即使政治见解不同,但并不妨碍大家做朋友。

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边界。你现在认为错的东西,将来可能又会觉得是对的。

如果你容忍不了观点的不同,那你的认知也永远无法得到提升。

以前,良叔非常不能容忍“实用主义者”。但对于秉承这种思想的人,我并不排斥。

而且,日后经历多了,各种思想体系接触也多了,发现“实用主义”虽然有很多瑕疵,但是绝对有很多可取之处。

如果你身居高位,就更能懂得“和而不同”的意义。

话说曾国藩作为儒家的一面大旗,克己自好,对个人品行有极高的要求。

与他同时为官的,有一个叫丁日昌的家伙。这人为了政绩、名声,喜欢耍花招、做表面文章。曾国藩极其讨厌,称他为“诈人”。

有次曾国藩选拔人员做江苏巡抚,竟然主动提名丁日昌。

手下人惊愕万分。说,曾老,你不是说这人私德很差吗?怎么还要重用他?

曾国藩说,你们没看到他的办事能力,确实很强吗?

所以,要“用人之长,驾驭其短”。这句话说的太牛逼了。

驾驭对方的短板,用好对方的长处。这不仅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而不同”的世俗化应用。

胡适晚年写过一篇文章——《容忍与自由》。记述自己认知的一个很大转变。

他在年轻时,是自由主义的卫道士。他不信神,也视信神的人为愚昧。

他写过很多犀利的文章,并抨击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甚至认为那些异己者,皆可诛杀。

直到多年后,年长的胡适发现,很多年轻的卫道士,以同样犀利的方式来攻击他和他的朋友,同样发出“可诛杀”的断定。

他这才明白,那些人就是年轻时的自己。都是因为一点正义的火气,失掉容忍的度量。

而胡适走南闯北,步及海外,遇见过很多高人。这些人当中有很多都是信神的。而这些人并没有因为胡适是个无神论者,而剑拔弩张。

甚至,有些人还提供帮助,让胡适自由发表自己无神的言论。这些人的雅量,让胡适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

最终在此名篇中提到: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因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想想还真是这样。

我们为什么不能容忍?其实这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但是作为理性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容忍“异己”不仅是一种雅量,更是用理性拴住“自由风筝”的一条线。

当线断掉,自由以另一种模样出现,但那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你看,这就是对“和而不同”,最好的诠释了……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