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制度引发激烈争议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维基百科)

周四,微博爆出山东大学“1个留学生配3个学伴,学伴以女生为主”消息后,引发激烈争议。有的认为学伴制度对学生交流有益无害,有的则质疑同学联谊何由学校组织?有的则恶声谴责学校“拉皮条”。争议也延伸到有人批评当局不顾质量大量招收留学生营造虚幻的“万国来朝”。

新浪微博爆发争议后,网上传出‘山东大学关于举办中外学生“学伴”活动的说明’,大意如下:“学伴”活动,合法且正当;中外学生‘学伴’活动是为促进学生学习而举行的活动,自由报名,并已制定专门规章制度;这一活动并非山大独有,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哈工大都举办过类似项目;现在把山大2018年发布的学伴活动通知“拿出来炒作,是别有用心”。“不排除是有组织和有预谋的炒作,背后有操纵的可能”。

根据微博公布的2018山东大学学伴结果公告,“截至目前,活动共接收共计270份报告信息,在报名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中,现已成功选播出141名中国学生与47名留学生组成47个友好学伴小组,其余未入选同学将保留至学伴库”,根据附件‘学伴配对成组结果’,的确是1个留学生配3个学伴,从配对结果看出,学伴以女生为主。在山东大学学伴招收报名表中,还特别强调学伴的性别,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列为选项之一。

有网友认为,从统计来看,大学女生比男生更热衷于参加社交类活动,因此可能报名中就是女生比例高,最后也筛选出来女生较多,也不足为奇,但是问题在于,学校在报名表中对参加的目的列出了“结交异性留学生”这种选项,实在low,有默认鼓励学生与留学生两性交往之嫌。

山东大学的相关回答出来后,引发更大争议,尤其对该校指有关争议是“炒作”甚至有预谋的说法,不少人批评山东大学自以为是。

一位名叫韩春丽的山大校友以个人在大二曾作学伴的经历说明:互相处得很好,对彼此国家的风土人情都有一定了解,彼此的外语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如果你非要把‘学伴’等同于‘性伴’,那就是你很滑稽了,你曲解和侮辱了孔孟之乡的热情”。

戴鲁伊表示:“我在美国留学时也有学伴制度,但学校严正声明,学伴间严禁发生恋情。在崇尚私权的美国,学校敢于对个人进行这样的干涉,一是要确保制度的初衷是教育,二是要杜绝一条可能的熟人性骚扰渠道”。

一位名叫陈迪的时评人士则认为,批评山东大学学伴机制,先搞清楚愤怒的位置在哪里。他认为:“学伴制度可以讨论,但不少人的愤怒分明在于女生‘结交外国异性友人’,旨在促成男女交谊的联谊会在大学校园大行其道,怎又不见多少人抨击破坏纯粹呢?如果愤怒仅在‘肥水不流外人田’,那这种群情激昂就是应该警惕的”。

但是号称老李滔滔不绝的反批陈迪:“把主要矛盾往时下火热的话题‘性别矛盾’上引,这真不是一个时评人应该干的事情”。在他看来,山大学伴问题引发巨大的批评和争议,“主要是这事就不是大学该干的,而山大自己倨傲的声明,才是此事件爆发的最重量级的原因,至于民众对‘崇洋媚外’的反感,也是日积月累的,在相关事情是必然会得到爆发,怎么能简单的理解为‘肥水不流外人田?’简单的划分到‘猥琐男人的想法?’难道众多女性网友就没有对学伴制度进行批评了?这就是在挑拨性别矛盾。”

还有人坚持认为:“这是一个带有性别歧视性质的话题。问题背后,是部分网友色情的思维和对女性的极不尊重”。同一位网友还称:“这些网友只会用下半身思考,侮辱女性。也进一步体现中国社会男女仍然不等,女性仍然处于劣势。”

但有人反驳他:“大家愤怒的是国外留学生的福利好,门槛低,甚至可以用生源垃圾来形容。大家愤怒的是教育部招这群学生的目的是啥?上有所效,大家愤怒的是国家到底怎么看待教育。留学生招生就是个面子工程,万国来朝。”

还有人批评一些人一边骂山东大学物化女性,一边表现出的却是对优质性资源被剥夺被支配的愤怒,挺恶臭的。再说,留学生里女性也很多啊。

学者杨佩昌则在与“一位自称山东大学的人”私聊时表示,“我在国外留学这么多年,从未听说过这样的学伴制度,你认为这样的制度有意思吗?妩媚的脸是不是太过了?”对方回答:“首先,这个申请都是自愿的,有学生想练习口语顺便还能拿补贴就去申了。其次,中国学生跟外国学生都是自愿平等的交流,从何而来的舔呢?”杨佩昌接着写道:“虽然是自愿申请,但是你官方没有组织吗?没有给补贴吗?女孩子没有人生经验,你们这样做,难道为女生负责吗?”。杨佩昌后来又发出一段表示:“为了微博安全,我决定删除刚才所发的微博。但我个人依然保留对山东大学学伴制度最严厉的批评。我看了山东大学国际部的声明,似乎有人提出批评就是别有用心,是有人幕后操纵。我也声明一句:没有人操纵我,完全出于个人愤慨。”

一位网民指出,留学生本来很正常,但是近年来留学生数量大增,质量大减,其根源无非是某大型对外战略的衍生品。这位网民所指的大型对外战略应该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几年前推出的“一带一路”。

有媒体则引用专家评述试图释疑。红星新闻引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学伴制度的意义不用赘述,但“质疑者”,也并不是质疑学伴制度,而是质疑给留学生当学伴。

他认为,中国大学重视留学生招生,从办一流大学角度来看是对的,但是,尽管中国已成为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对国外一流生源的吸引力。据统计,中国留学生中,亚洲学生战59.95%,非洲学生占16.57%。这位专家还认为,发展留学生教育,就是促进大学多元化建设,就必须消除身份特权,所有学生平等对待,对留学不应再配专门的宿舍,进行专家的集中管理,而是当成普通学生的一员。

留学生配学伴的争论又升级为对留学生特权的质疑。据指出,为尽快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中国教育部采取了多种有力措施,如高额奖学金、强化对留学生数量的考核、灵活的录取标准,等等,从而实现教育国际化飞速跃进。但由此了巨大争议,例如:奖学金体系打破了与国内学生的利益平衡,留学生的中国政府奖学金1年6-10万,而国内学生奖学金只有几千元,且覆盖率很低,除此之外,豪华宿舍、极低的招生标准、大幅降低的考核标准等,反差如此之大,引发本国学生和广大民众质疑。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