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反送中大游行:香港五大媒体如何选边站队

香港反送中示威(路透社)

近期香港爆发多起大规模示威,抗议港府提议修改《逃犯条例》。当地媒体选边站队,报道立场不同,一时间,媒体也成了示威者关注的焦点,甚至成为抗议的目标。

7月8日,香港民主派政党“区政联盟”发布消息说,将在7月21日举办大游行,诉求是“拒绝红色媒体,守护新闻真相”。游行的终点是香港最大的电视台“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大楼。

纵观过去一个月,有边缘性新闻网站迅速窜红,也有主流传统纸媒招致喝骂,各家媒体在港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受欢迎程度经历过山车一般的跌宕。

香港媒体命运的起伏也折射出政局形势突变、中国政府影响、国际社会反应等大背景。

BBC国际媒体观察部深入分析香港五大媒体报道抗议的立场。

立场新闻(Stand News)

“立场新闻”是亲民主新闻网站,创建于2012年,模式类似《赫芬顿邮报》。近年,“立场新闻”陷入财政困难和生存危机。

但是,自从6月初反送中抗议爆发以来,“立场新闻”一直在紧紧地跟踪动态,报道中凸现对示威者的同情,吸引大批新受众。

“立场新闻”的站位是:在反对警方动用武力方面最敢言的媒体。该网站编发系列视频,显示警员向手无寸铁的示威者喷胡椒粉、甚至殴打示威者。

“立场新闻”在6月14日的社论中宣布:“我们可以自豪地表明立场:我们‘针对’警察”。

社论还说,我们针对的不是警察个人,而是警察作为香港唯一可以合法对公众使用武力的执法部队……对警察行为、权力的审视和监察“正正是传媒最大的使命”。

“在鸡蛋与高墙一方,我们坚定不移,站在鸡蛋一方。”

《苹果日报》

作为香港亲民主媒体的传统领跑人,《苹果日报》也用大量版面报道警方武力以及示威者的个人故事。

本轮香港抗议示威的主题词“反送中”最初是《苹果日报》在其脸书上使用的一个#。这个词在港人中引起强烈共鸣:“送中”与“送终”谐音。

“反送中”成为这一波示威队伍中最为常见的标语牌之一。

恰逢《苹果日报》刚刚推出网上收费订阅计划。该报称,将从每月3港元的订阅费中拿出一港元捐赠向被拘捕的示威者提供法律援助。

香港电台

香港电台RTHK是香港唯一的公营广播机构,原则上立场中立,但是也曾多次表现出对示威者的同情倾向,经常引起香港亲北京立法委员的批评。

这一轮抗议活动期间,香港电台历史悠久、每周一期的讽刺性《头条新闻》栏目连续两星期包含批评林郑月娥的内容,表示对她应对抗议无力、不兑现特首竞选承诺的不满。

RTHK还访问化名“阿文”的14岁示威者。“阿文”说,他在七一参加民阵游行后决定参与闯入立法会行动,是因为“对和平游行感到绝望”。

但是,港府任命的香港电台广播处长梁家荣也受到批评。起因是,香港电台一名外派司机6月12日在立法会外疑被防暴警察发射的催泪弹击中受伤,梁家荣拒绝明言将如何处理这起事件,引发众人不满。

《明报》

《明报》传统上面向“中间派”、中产阶层读者,走知识分子路线。《明报》也被视作教育家的选择读物,因此在香港中学有大批粉丝。

但是,《明报》与年轻受众的紧密联系并没有衍生出他们对年轻人领头的抗议活动的同情立场,至少从该报社论中看不出这一点。

《明报》最有争议的一篇社评发表于6月12日、警方释放催泪弹之前不久。

社评称,修例属立法事务,民间可以据理力争,惟最终还是要在制度内处理,由立法会“良心投票”。社评还说,“以自残手段向政府施压,不惜玉石俱焚,不理社会代价,做法鲁莽,绝不可取。”

此篇社评引发强烈反弹,示威者批驳《明报》“荒谬”,条例根本不该付诸表决——立法会内,亲北京的派系占主导。

当日香港示威规模浩大、并衍生暴力冲突,特首林郑月娥随后宣布搁置逃犯条例。

《明报》社评给其前线记者带来巨大压力。有报道说,示威者拒绝接受《明报》记者的采访。

TVB

香港华语电视频道中,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新闻享有相当高的收视率。TVB最近这一波有关示威的报道因为偏向警方受到批评。

6月9日金钟立法会外,示威者和警员发生暴力冲突。之后香港媒体爆料,TVB无线新闻部有员工接到指示,称“上司讲明所有破坏警方形象的(片断)都要剪走”。

无线电视助理总经理(新文及资讯)袁志伟辩解“从未听说过此事”。但是香港大批网民并不信服这一说法。他们说,TVB报道中宣讲警方执法策略、警方发言人发表评论等内容过多。

6月底的抗议活动中,有示威者喝骂无线新闻“出卖港人”,并挡镜头阻止记者工作。

计划中将于7月21日举办的“反红媒”大游行终点正是TVB大楼。

“红媒”泛指立场更加亲北京的媒体。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