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乱政下死亡的滋味

戊戌年,西太后发动政变,朝政进入混乱时期。老太婆心里憋屈,要杀人泄愤,头一个想杀的,就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可是这俩人都没逮着。第二个要杀的,就是光绪身边的四小军机,谭嗣同、杨锐、林旭和刘光第。这四个,都没跑给抓住了。剩下的,还有两个重臣要杀,一个是军机大臣张荫桓,一个是礼部侍郎徐致靖。张荫桓多年办外交,跟外国人有交情,英国公使出面干涉,死罪免了,流放新疆。徐致靖没这样的外国朋友,只好等死。老太婆对他也相当的生气,一家子三口子,老子做礼部侍郎,两个儿子一个在湖南做学政,一个在翰林院做编修,都卷入变法,特别是这个老子,推荐了大批维新人士,康梁都在内,简直是非杀不可。至于杨深秀,原本没事,但作为御史的他,在老太婆再度垂帘之后,居然写弹章质问,自己送上门来找死,而康广仁,则是哥哥抓不到拿弟弟顶杠。

所以,政变之后,听说菜市口要杀人,徐致靖的家人,早早地就在菜市口等着收尸。结果,囚车出来,第一辆是谭嗣同,第二辆是杨深秀,第三辆是杨锐,第四辆是林旭,第五辆是刘光第,最后一辆是康广仁,没有他们家老爷子。后来传说,是李鸿章出面,托了荣禄,荣禄见了太后,说徐致靖就是个唱昆曲的书呆子,其实不懂新法,而且百日维新期间,皇帝也没有召见过他。西太后一查,果然如此,看在宠臣荣禄的份上,饶其一死,改为斩监候(近似于今天的死缓)。而李鸿章之所以这样做,一来他的确同情变法之士,二来,他跟徐致靖的父亲是科举同年,交情不错。不忍心看着年兄的儿子这样死掉,出来运动运动,李鸿章毕竟树大根深,荣禄也得给面子。

徐致靖进了刑部的大牢,随着时局的发展,死罪虽免,却依旧命悬一线。因为朝政向后转,保守派猖獗,还是要杀人。在牢里,徐致靖开始家人还能探视,后来连探视都不允许了。在里面,徐致靖也明白,时刻准备着,什么时候被拖出去砍头,一身朝服,总是穿在身上。这边闹起了义和团,北京城大乱。英国使馆顾不上中国人了,远在新疆的张荫桓,被补了一刀。在牢里的徐致靖,一时半会儿,居然还没事。因为当家的载漪,刚毅和徐桐们,正在忙着肃清政敌,这个死老虎,可以暂时搁一搁。他们最想杀的人,当然是光绪,但这事得等西太后把皇帝废了再说,接下来要杀的,是李鸿章,但李鸿章已经远飏广州,鞭长莫及。庆亲王奕劻也可恨,但此人滑头得紧,抓不住把柄,而且深得西太后的信任。张荫桓已经假西太后的手给杀了,徐致靖关在大牢里,什么时候要杀,一句话的事儿。剩下的朝臣,但凡有出头对他们所为表示异议的,一个不留。许景澄、袁昶、徐用仪、联元都掉了脑袋。连一向受老太婆宠信的户部尚书立山,居然因为在义和团的问题上跟载漪拌了几句嘴,也被关进了大牢(也有传说,是因为立山在跟另一个支持义和团的庄王载勋,争一个妓女,结果被载漪和载勋联手黑了)。一口气没上来,差点背过气去。还亏了在牢里的徐致靖懂点医术,给他救过来了。可是过了几天,立山这个做了多年内务府大臣,把西太后伺候得特别舒服的公子哥,还是被杀了。这种时候,西太后和一堆保守派大臣,基本上半疯了,就是要跟西方决裂,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红眼了。

原本,关在牢里的徐致靖,肯定是要杀的。但八国联军打来得太快,西太后走得过于匆忙,只来得及把珍妃丢到井里,已经来不及派人去刑部大牢了。联军进城,京城的官员衙役做鸟兽散。大牢里的囚犯,一哄而散,跑得一个不剩。但是徐致靖不肯走,说是他是朝廷的钦犯,不能就这么被外国人给放了。幸亏牢里有主事的,是他的学生,提前通知了徐致靖的家人,把老爷子给强接了出去。

等到事情过去,西太后逃难回来。再一次要变法了,徐致靖这事儿,也就稀里糊涂了了。一纸赦令,老爷子回到老家,依旧唱昆曲。自号仅叟,意思是,大难之中,仅剩下的人。此前差不多两年功夫,天天都命悬一线,尝够了死亡的滋味,居然活过来了,真是命大。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