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香港占中九子获罪引发反响催人深思

香港占中九子被判有罪后,舆论反应强烈。有的认为,香港的法制已失去独立性,成为政府打压的工具。也有的认为,占中领导人的结局教育港人什么是法制。

最新消息说,西九龙法院对占中九子的保释将延续到4月24日。该案目前尚未判刑,可以上诉。香港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很有可能接获本案上诉,占中九子案的司法进程并未走到尽头。

香港时事评论员,前城市大学教授郑宇硕对美国之音说:“我们都在估计,还有两轮审判。这一趟民主运动输了,就到高等法院去。下一轮呢?我们输也好,政府输也好,输的一方还会继续上诉。所以案子最后还是要到终审法院才能裁决。不过,我们再强调一下,这不是一个法院的问题,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中国官媒环球网4月9日发文,称占中九子戴耀廷、陈建民等9人是非法占中的“始作俑者”、“乱港份子”、“打悲情牌”,称他们信誓旦旦的“爱与和平”变成空话,赤祼祼的“恨与暴力”尽现世人面前,为“港独”冒起埋下祸根。“占中”风波带来的深远祸害,“最终的沉重代价是由普罗巿民埋单”。

中国外交部4月9日下午称,北京支持香港依法惩治占中组织者和策划者,并说占中行动冲击香港法治,损害香港繁荣稳定,赞扬特区政府维护公众生活秩序。

不过,互联网媒体香港01援引法律界人士的话说,此案司法程序并未走完,外交部此时表态并不适当,是干预和影响法院办案。

苹果日报4月10日载文,称林郑月娥破坏法治。香港是否是一个法治地区,香港和北京说一千次都没有用,占中九子案的判决就是提供给国际社会的例子,证明北京和香港如何利用法律打压香港的自由。

梁颂恒是香港民族阵线发言人,他对美国之音说,制度决定一切:“从前我们香港人都相信,我们没有民主,但是我们还有所谓法制,还相信法庭是一个公平的地方,会设最后一道防线,守护香港的人权。但是我们看到,没有民主制度存在,我们所谓的法制、立法的权力就都不存在了。我们那些法庭法官的nomination(任命),就是委任他们的那个机构,也就是行政长官,他(她)拥有大部分权力。但是行政长官不是我们选出来的。”

苹果日报说,特区政府的“秋后算账”恐未停。依据香港警方的资讯,在因占中拘捕的1003人中,225人已经或者正在司法程序中,其中166人应承担法律责任,118人已经定罪。

即便如此,在目前香港法制条件下,一些香港民主派人士还是对走完司法程序抱有一定希望。郑宇硕说:“昨天法庭的判决是预期的,大家都猜到是这个样子。一般的估计是,基层的法官比较保守,民主运动希望,终审法院能够给我们一个有利的判决。”

不过,民族阵线的梁颂恒说:“简单的逻辑是,中共不会给香港民主。没有民主,我们也没有可能会有一个想象中的比较好的法制。那么我们怎么办?我们最后的答案逻辑上都是一样,如果中共不给香港民主,我们就应该独立。”

报道说,香港民建联主席李惠琼表示,判决彰显法治精神,不论任何原因,违法都会受到制裁。裁决向社会、特别是年轻人发出守法的信息。

明报4月10日题为“公民抗命有界限,政治迷失待走出”的社论说,法庭的责任是根据法律和案情判案,然而占中运动留下的政治和社会烙印,不会因为裁决而消失。经过数年沉淀,市民知道公民抗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更加看到法治的重要,以及“违法达义”的局限。“香港民主之路并没有因占中运动而拓阔,反而越走越艰难”。

南华早报4月10日载文说,占中案最终落幕,对占中运动九名领导人的有罪判决,应该至此结束香港历史上的麻烦篇章,开始疗伤。文章说,中央政府就全民普选建议施加限制,导致占中运动吸引了成千上万人。不过,抗议活动使香港陷入分裂。

除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反应外,前香港总督彭定康近日撰文,称港府以过时的法例,对2014年的雨伞运动进行报复式检控,令社会极度分裂。

德国国会人权及人道救援委员会对占中九子判决表态,质疑港府以法律对付和平示威者。

台湾行政院陆委会4月9日就占中九子被判有罪发表声明,批评北京不断侵蚀香港政治、自由、人权及法治,并说北京是造成“一国两制”污名化的主犯。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