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生活的“看图说话”

按照认知顺序,小孩子是先通过视觉、触觉、听觉认识了东西,知道叫了什么名字,然后才根据情境或是其他的联想,最终去了解事物间可能的关系,可能的过去、现在、将来。

于是,你小时候还没学会洋洋洒洒地编故事写作文,多半学习的时候要搞点看图说话什么的。这和‌‌“先观其形,再观其言,后观其行,再思因果‌‌”不谋而合。人么,说白了就是尽量从周边环境摘取信息,然后通过自己的加工,经由大脑得出情绪并采取行动。(这里面只是说大脑而不是思考,这个值得标注一下)

德叔爱码字,据说描景述情还蛮擅长。但我喜欢分享图片给别人。毕竟觉得,这个时代是一个视觉影响力的时代,是视觉欲望的时代。罗里吧嗦许多,码字几百,偶尔不如一张图片来的直截。

第一张:

这是一个区域,几个不同狼群的运动轨迹,很明显的势力范围和活动区域。

我经常宣扬‌‌“担当自我,了解真相,自我界定,保持平衡‌‌”,其实自然界的生灵,从来不思考这些,倒是活得比我们明白。

狼群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努力保持与其他族群的界限。任何的界定都是竞争和判断选择的结果,同样彼此保持平衡。要保持自己的势力范围,要有足够的能力、繁衍、对现状的认知、保持内外的平衡。

一切都是动态的,一切都看似毫无规律。但最终,时间总是会告诉你结果和答案。狼群的头狼一定不会思考那么多,但它‌‌“担当了自我‌‌”,知道自己作为族群头领的责任;‌‌“了解了真相‌‌”,在一次次的运动中知道了范围,并在自己族群的范围里努力生存;‌‌“对自我做了界定‌‌”,保持与环境的界限,是一次次的冲突和竞争的结果,任何的退让或是前进都是血淋淋的;‌‌“保持了平衡‌‌”,所有的平衡都是努力的结果,你要够强,也要有足够的力量才能保持平衡。

几群狼都这么不易,估计你活的更不易。

第二张:

这是一只鹰,二十年的生活轨迹,几乎把阿拉伯、中亚、红海沿岸区域转了个遍。

鹰击长空,睥睨众生。一只鹰自己有自己的地盘,据说都是按着十几还是几十平方公里说话。作为猛禽,他忍受着不一般的寂寞,飞翔在不一般的天空。但这只鹰,该是一只有梦想的鹰吧。

二十年兜兜转转,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寻找远方的山川和湖泊,它应该没有地图、没得导航。有一些高山需要翻越,有一些荒漠需要战胜。路径上犹豫的盘旋该是无法记录。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离开猎物丰腴之地是因为什么?决定未来方向是因为什么?中间的迟疑盘旋是为了什么?中间养育了多少孩子?又和多少的鹰说拜拜?每一次的跋涉和迁徙,都是生死之战。可能每一次的迁徙是深思熟虑,也可能是一时兴起。

但我宁可相信,是梦想、是危机感,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也是对自己面对新环境适应力的自信,同样是渴望拥抱改变。

是这些,让一只鹰二十年如此地过活。

第三张:

春天到了,朋友给我展示他的花房。郁郁葱葱,好不热烈。

有一搭没一搭的突然说:我发现常春藤长的最好。我接了句:花贱好生。

其实养花的都知道,有一些花草,是真的不挑地、不挑水、不挑气候。放哪儿都长的很快乐热闹。有些金贵的,就不那么好伺候,一不小心就病恹恹、死翘翘。我们经常说自己没养花的命:连仙人掌都养不活。想想,仙人掌招谁惹谁了?

想来,花草这东西,它长的好坏,一是它本身的习性和你提供的环境;二是你是否照料(既不过度也不放任);三是环境里是否有毒害或相克的花草。

其实想想你在意的人或事,你想着他/她好,多半和养花养草差不多。绝好的花,总是需要你的关注和关心,既不过度也要合情合理。这样才会有好的花开,好的绿意,好的美丽嘛。

春天是蠢蠢欲动的,你心思里的,好听了叫梦想发芽,不好听了就是‌‌“虫子‌‌”痒痒。

不管是什么情况,‌‌“思‌‌”是为了‌‌“行‌‌”的,知行是合一的。否则,你是狼也好,你是鹰也好,你是花花草草也好。很容易,狼变成‌‌“狗‌‌”或‌‌“不如狗‌‌”;或是一只鹰,飞的很高,看的很远,却只是一亩三分地。

甚而,春天来了,你反倒是病恹恹的,看着别人茂盛和新生。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