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马克龙中国政策:思路清醒表述微妙态度谨慎

法国总统马克龙周日尽了地主之谊,在尼斯宴请到访的习近平夫妇,并向其赠送了17世纪法语翻译的“论语”手抄本珍品。3月25日周一两人移师巴黎,举行正式双边会谈。谈后,两位领袖见证了13项经贸文化协议的签署,并举行记者会。周二他们将会晤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

马克龙上周不止一次提到中国崛起对欧洲的挑战,面对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他曾经说:“现实是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中国已经不是从前的中国。”让中国企业收购欧盟港口等基础设施一直是一个“战略错误”。这一切给外界带来“法国警惕中国”的印象。

马克龙总统还出乎意料改变惯例,把德国总理和欧盟主席请到巴黎,参加周二的会谈,这也让媒体猜测:马克龙想让三人共同合力与习近平谈判敏感的欧中双边关系问题。因为有目共睹的是:中国不断通过与欧洲各个国家间的一对一谈判,进入欧洲市场,成为一些欧洲国家的债主,欧盟已经在中国的大撒币中渐渐分崩离析。这种局面并不是法国一国可以解决的。

此外,今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法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严重,这和德中贸易的情况完全不同。法国需要利用这次习近平来访,推进中法间的经济文化项目的实施。于是本周一,有法国政府要员告诉媒体:现在马克龙总统希望的是在中法间建立“信任”气氛,从而和中国在气候变化和经贸合作等领域进行合作。

周一下午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媒体会上,马克龙总统发言中的表达相当地细腻委婉。他多次强调的词句是“信任”和“责任”,很多原则性的讲话既可以被理解是对中国说的,也可理解为适用于美国的特朗普政府,常常具有双重含义。比如在维护“多边主义”,对世贸组织的改革等等方面都是如此。他说:任何一个大国,不管它有多大多强,都不可以单独决定所谓的规则。在与中国的合作上,马克龙总统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前提条件是:欧洲必须以同一个声音发声,才能有平衡的欧中合作。

马克龙在首次访华时就曾经公开表示:“一带一路”既然是“路”,就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意在表示应该确保中国投资的项目是公平的。习近平在这次抵达法国前夕,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文章,其中两次提到“一带一路”,呼吁法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还说两国在一些领域的合作“意味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正在顺利推进”。虽然该议题肯定列在了中法领导人会谈当中,但马克龙总统在记者会发言中似乎避免提到“一带一路”,而是使用“合作”这类意思比较广泛的词句。

中国多年来一直在非洲进行大量投资,令一些国家深陷债务陷阱。马克龙的顾问曾经对法新社说,马克龙可能会向习近平提出要确保中国投资的项目是公平的,并探讨法国公司参与一些项目的机会。在周一记者会上,马克龙总统谈到中法两国将在非洲的发展上“重新平衡”,使其更加符合环保标准,有利非洲人民的长久利益。中法两国将通过参与“共同项目”的方式,相互发挥互补的作用,从竞争对手的关系变为伙伴的关系。

法新社星期天报道说,预计马克龙将在和习近平的会晤中将提出中国的强迫技术转让问题,并呼吁中国给予欧洲“互惠”的市场准入。估计由于这涉及欧盟整体与中国的关系,所以将是周二习近平与法德领袖和欧盟主席间要讨论的重要议题。

在习近平访问法国之际,有不少反对团体举行游行活动。周日,藏人及其支持者已在巴黎人权广场上集会游行,抗议中国在西藏和新疆实施的打压政策。周一,也有多个人权团体举行游行。

2018年一月份,马克龙首次出访中国期间,拒绝公开与中国领导人谈到人权议题,他认为这种做法“没有任何效率”,他曾告诉记者,他不愿意“公开给人教训”,而更愿意和习近平私下提到这个问题。而在周一的记者会上,马克龙正式讲话中似乎也没有使用“人权”这类字眼,但他说与习近平讨论了有关与“普世价值”有关的议题。

看来,马克龙总统的中国政策,总体上已有较清醒的思路。原则上,法国并不拒绝对双方、对世界都有好处的合作,但由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特定危险,经济体制的扩张胃口,法国没有天真浪漫的奢侈。马克龙政策表述微妙令人回味,与特朗普风格形成反差,一方面体现法国外交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因国力有限而须谨慎自处。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