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苏大强那么坏,所以我必须同情他

狂野男孩苏大强、失望男孩苏明哲、暴躁男孩苏明成,他们一起组成了苏家作男天团,苏大强当仁不让C位担当。

我们每天守着屏幕,一边刷着更新一边笑骂‌‌‌‌“苏大强这个人太作了‌‌‌‌”,看剧中人在琐碎日常中挣扎,也是在相似的故事桥段里隐约看到自己生活里的影子。

从剧集播出到现在,苏大强是被骂得最惨的一个,自私、情感绑架儿女、不作为、父不慈还希望子孝。

他在妻子面前,一直唯唯诺诺,不敢反对爱人的任何决定,胆小怕事。当妻子离世后,他变得倚老卖老,心里算计着如何满足自己。从始至终,他都在躲避争吵,最擅长的是面壁,但从不思过。

更让人厌恶的是他不仅仅始终考虑自己,压榨着孩子的孝心,并且精明地对孩子们区别待之。寻死觅活是屡试不爽的伎俩,搅和了子女个人生活不算,最擅长无事生非,断章取义地挑拨着兄妹之间的关系。他在精神上情感上极度依赖着孩子,自始至终都霸占着他们。

这样的苏大强实在是太坏了。

但在骂苏大强之前,我们应该先想想,苏大强究竟是如何成为苏大强的?

把那句老话反着说就是,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

这么说绝不是要为苏大强洗白,而是想强调,苏大强并非是想要成为这样的苏大强。妻子、儿女、同事乃至整个社会,都是苏大强的缔造者。

他该骂,同时,他更值得同情。这种同情并不仅仅聚焦于他一个人身上,而更应该蔓延到他所影响到的数个家庭,以及这背后,所影射到的种种社会文化。

一个人的悲剧,从来就不是他一个人的。

1每个儿女都是苏大强

作为父亲,苏大强在孩子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尽到为人父的责任,他在三兄妹的成长过程中的父亲角色都是缺位的,从而也导致他们性格中的缺陷。

但随着剧情慢慢进展,相信你们也有这种感觉,怎么三兄妹,跟苏大强越来越像了?

三兄妹不同程度上都讨厌苏大强,但他们自己何尝不是‌‌‌‌“苏大强‌‌‌‌”?

大哥苏明哲口头禅就是‌‌‌‌“太让我失望了‌‌‌‌”,俨然就是一个大家长的口气,但遗憾的是,他和父亲苏大强一样,不具备任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让父亲去美国养老,还是买房独居,每次自己要尽孝的方式,都要牺牲妻子和孩子的利益。

明哲希望弥补自己长期没有陪伴老人的遗憾,精于算计的苏大强看中了明哲极力尽孝的意愿,但是明哲却没有照顾到妻子和孩子的感受,他在满足父亲的心愿,也是在成全自己做一个合格孝子的脸面,实际上,他的无私尽孝也是扭曲的。

老二苏明成是典型的妈宝男,虽然苏母在世时,他是最受宠溺的那个孩子,但是和父亲苏大强一样,他也有一重被压制的身份。

在三兄妹之间,他有一个成绩优秀的大哥,一个工作能力上佳的妹妹,在和兄妹的比较中,苏明成的自尊受到严重的威胁,而苏大强又是一个毫无责任感的父亲,明成只能从母亲那里获得肯定。

老三明玉个性独立,与师父老蒙是近乎父女的关系,但是母爱的缺失,让她毫无安全感。

所以我们会看到当她酒醉后,卸去自己坚硬的外壳,她潜意识里最喜欢的地方是浴缸,是一个像母亲子宫,像被拥抱的环境,她极度渴望被爱。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与母亲的角色各不相同,更积极促进孩子形成独立性的就是父亲,母亲主要是呵护和依赖的作用,她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更强的安全感。绝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中有一方来呵护孩子,另一方则倾向于树立规则,凡事儿不能没有规矩。

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父母,看他们如何为人处世,怎样处理困难应对挫折,如何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尊严,但是这些诉求在苏大强身上完全无法找到答案,他的退缩无能,加剧了兄妹后天的性格问题。

明哲、明成一直被母亲保护,成年后也毫无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哥面对失业困局无法承担起对家人的责任,二哥通过欺负妹妹寻找自己的权威,他们从母亲那里轻而易举获得关爱,却没有父亲为他们树立界限,日常习得里缺少了责任感和同理心。

明玉是最会解决问题的人,强势的女性,这不就是她最讨厌的母亲的翻版吗?

苏大强之所以引起公愤,并不仅仅因为这个人物的缺点,相反,他很多地方还挺可爱的。

大家之所以愤怒,是因为看到了他对儿女乃至儿女家庭的摧残,这种摧残几乎是辐射性的,就像核弹爆炸之后,病灶深入到了每个细胞里。

2苏大强才是这个家庭里唯一的孩子

其实父亲在家庭权威之中,本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是孩子眼中的超人,是规则的建立者,父亲象征着约束力,象征着秩序性,很多时候,孩子对待父亲是又敬又怕的心理状态。

但苏大强完全与之相反,这个父亲爱慕虚荣、懦弱无能,这样说一位父亲可能有些过分,但这也确实是现实的情况。

苏大强究竟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原著对苏大强描述的一个细节或可解答一些疑惑,他是被一个强势的寡母带大的,原生家庭的影响同样也植根在了他的血液里——对强势女性的绝对服从。

最新的剧情里也交代了苏大强被老婆看中的是出于他的城市户口,当户口问题解决后,随之而来的只有无尽的嫌弃。可以说他一直生活在压制中,并且习惯了这种压迫。

妻子于苏大强来讲,简直是既寡母后,另一个压制式的家长角色。本就不强势的苏父从不会为自己争取,更不会想到为别人争取,至于说考虑别人的感受,对他更是一种奢望。

苏大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没有话语权,在家长的阴霾下活着的孩子!

在真正的少年时代,他有个强势的母亲;在婚姻时期,妻子成了他的家长;而在妻子离世,自己也垂垂老矣之后,更谈不上什么拥有任何话语权。

儿女们都年轻,世俗意义上有为(有钱),他只是一个拿着退休金的老人,从权力意义上来说,他就是一个孩子,儿女们才是他的家长。

片中一个桥段很明显暗示了这一点,他要从二儿子和二儿媳妇手中拿每天的生活费。这就是一种父子关系的倒置。

他不会承认自己孩子的身份,这也是他为什么不会真正认错的原因,因为承认失败就是一种自我毁灭,所以出现的差池都是因为别人的过错,这也是他为何如此在意面子,因为他没有真实的内在,只能穷尽所有撑住脸面。

长期被妻子压抑和嫌弃的苏大强认为自己不具备任何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他的处事能力也在萎缩,经常念叨着‌‌‌‌“这事儿我办不了‌‌‌‌”。

这不就是小孩子的口头禅吗?

小孩子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价值观,他们不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不知道做什么样的事情是错误的,甚至会充满恶意地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对别人造成攻击。

这在苏大强的身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承受了苏母的各种打击之后,妻子亏欠他的,就由子女来还。苏大强的种种举动,他不合理的要求,买房、要钱、甚至吃鸭脖、不洗澡,都是在释放自己以前被压抑的欲望,并在他不自知的情况下,演变成对儿女的攻击性。

苏大强这个名字真的起得太好了,是对这个人物的一种彻底讽刺。

3‌‌‌‌“大强‌‌‌‌”的讽刺感

接着苏大强这个名字的讽刺意味说开去,和名字中的‌‌‌‌“强‌‌‌‌”相反,极度的自卑感始终控制着苏大强。其实适当的自卑也能促使一个人的发展,但是苏大强从没有找到正确的处理方式,他缓解自卑的方式就是刷存在感。

妻子的离世让苏大强的积怨有了一个出口,他迫切地渴望在短时间内填补自己长期被忽视的内心,后来的索取是一种补偿,甚至是加倍的安慰。

所以,我们能看到他不断炫耀、处处争面子,通过对比产生自己的优越感。宴请老同事的时候,一边夸耀自己的孩子能力出众,一边还不忘刻意羞辱老领导。

另外,突然的个性解放,也让他一时之间手足无措,究竟该怎么过,怎么释放自己,他都没有考虑过,完全没有做好如何养老的准备。苏家子女也是这样,他们都在适应自己的新角色、新任务。

这也正是为何苏大强执意不去明玉那里养老的原因,强势的明玉就是另一个苏母。苏家老宅也处处弥散着旧日生活的踪影,他要利用这个机会摆脱曾经的阴影,从一个被欺压的身份翻转过来,把曾经的损失都找补回来。

站在苏大强的角度看,在生活里,他是一个被妻子嫌弃的丈夫,工作上,他是一个被领导忽略的同事,家庭中,他是一个不受尊重和爱戴的父亲。被承认、被肯定、被需要等等自我价值他都没有得到,后来的无限索取,就是利用名正言顺的养老来得到补偿。

儿子、丈夫、父亲、男人,苏大强无论在哪一个角色扮演上都是失败的。

这是一个男人的角色在这个社会中,能被想象到的最终极的失败,这基本等于将他进行了一种社会性的阉割。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苏大强太值得同情了。

或许你不认同一些人物和剧情设置,身边没有一个如此作天作地的父亲,但是《都挺好》之所以能收获最多的关注,是因为它探讨了我们普遍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赡养自己的父母,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的交流。

苏大强这样的父亲还没能在心理上真正独立,但是这样的人依然是苏家兄妹的父亲,父辈与子辈之间的冲突,或多或少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存在的依据。

更普遍的是,苏家的儿女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而我们,也很有可能成为苏大强。

我们气愤于苏大强的可恨,但我们也要看到,在这背后,更多是一个男人在传统的家庭、社会角色中有了偏差,但却又不能为这种偏差找到一种自洽的可怜。

试想一下,假如拿掉苏大强的某些讨厌的特殊,他也是可以变成一个宠爱妻子、脾气温柔的父亲的。

但可惜,在《都挺好》的世界里,并不允许这样的男人存在,所以妻子压制他,儿女嫌弃他,同事也挤兑他。

在这样的推力下,他才一步步变成了现在的苏大强。

他的可怜背后,恰恰是我们这个社会,对男性、对丈夫、对父亲角色的单一认知和成功定义。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不要庆幸自己没有遇到苏大强这样的人,而是要警惕,不要让自己催生出这样的人。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