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自动爬梯运货机给机器人带来的启示

春节前夕,因参加企业年会,时隔几年重访了南通。蒙有关企业的好意,抽空爬了一次久违了的狼山。

狼山不高,海拔才100多米,可是因为地处临海平原,所以显高不少,甚至被夸大地描述为“峻拔挺秀”。加之从海边算起,是长江边上的第一座山峰,于是又被人们誉为“江海第一山”。当然,这种白发三千丈式的文学色彩浓厚的描述内容不能全部当真,只供游客参考而已。

在爬山路上我遇到了一群50~60岁的男性用扁担挑着面条等食材,给山顶的庙宇和餐饮店送去。在山腰处的小卖店门口,我看到他们在休息,便走上去和他们聊了一会儿天,得知他们要挑几十公斤的食材上山,每次每人可以拿到30元人民币(约合480日元)。

这些镜头在黄山等游客云集的景区其实并不鲜见,我也不是第一次见到。但这次却使我有了新的感受。这几年中国国内对机器人很感兴趣,国家也大力扶持,许多企业蜂拥而上,都开始研发机器人。这种千军万马式的投资的结果造成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科技含金量也都不高。

日本京都有家叫作SQUSE的机器人公司,该公司的清水三希夫董事长曾对我说:“其实研发机器人首先要从省力化这个角度做起,而不能一味地追求什么高大上。”

我觉得此言极是。拿挑扁担运货上山这一工作来说,日本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自动化和省力化的课题。在JR铁路公司乘坐电车时,我曾多次看到40多岁的女性或50来岁的男性扶着自动爬梯运货机上楼。装满书刊报纸和食品饮料的运货机会用履带自动咬住楼梯,慢慢地爬到上面的楼层。

这样的自动爬梯运货机完全可以用来登山运货,既能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减轻重体力劳动的强度,显然能获得一箭双雕的效果。这类机器在日本投入已久,技术成熟,可以采用引进技术的方法在中国制造生产,再逐渐经过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中国自己特色的产品。

有一个盛产大米地区的县长托朋友来问我:“我们盛产大米,想研发出更好地使用大米的产品,你有什么可推荐的?”清水董事长曾对我建议过:“可以在机场、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安放一个小小的门店,专售机器人当场捏成的各种饭团。”

我想,如果能够让机器人厂家和农家经常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农村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那么他们一定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并提出理想的解决方案,使得双方都能取得很大的收获。

研发机器人不是也不该是终极目标,机器人再怎么能干,也只是在人的指令下去完成任务的。而人需要面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机器人则是根据其主人的意志去解决各种特定需求或难题的。我们本末不能颠倒啊!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