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

春节长假,有好友向我诉苦,说每次一过年回家她就头疼得不行:父母挑剔她的穿着、批评她的作息,还一次次让她辞掉工作回他们身边……

朋友虽然一直抱怨,但却没有正面和父母沟通过:‌‌“因为我不想花时间和他们纠缠在小事上,也不想每次都大吵大嚷,反正他们不会听我的,说了也没用,不如就顺着说几句,早点结束对话。‌‌”

为什么回家与父母相处,常常会生气?

可能不少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而这些抱怨与生气的背后藏着同一种呼声:‌‌“在亲子关系里,我的自我没得到尊重。‌‌”心理学者勒纳博士认为,在和父母/伴侣的亲密关系中,我们的愤怒往往源于在关系中自我被弱化了

一段关系是‌‌“我‌‌”与‌‌“我们‌‌”的平衡,过多地强调‌‌“我‌‌”会让双方貌合神离,一遇到需求的冲突便容易结束关系。而弱化自我则意味着在关系中过多地强调了‌‌“我们‌‌”,却忽略了‌‌“我‌‌”的需求,在关系中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感和控制力。一段被弱化了自我的关系里,‌‌“我‌‌”的需求有时不被看见、不被承认,也不被允许选择和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们越是弱化自我,关系中的其他人就掌握更多主动权。在亲子关系中,孩子弱化自我的程度越强,父母越是会替孩子拿主意,这种互动会不断强化彼此的力量差异。这就是为什么,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很难对父母开口重新声张自己的权利。

不过,这种‌‌“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循环也可以被打破。由于关系里的个体会彼此影响,当弱化自我的一方改变时,其他人也会相应地改变。一旦我们开始‌‌“明确自我‌‌”,即主张自己的原则、权利、愿望和需求,对方也不得不作出反应,勒纳博士将其称为‌‌“对抗-还原‌‌”反应。

在这种反应下,关系中的他人会试图逼迫我们回到旧模式中,还原成以前顺从的状态。我们可能会被指责为自私自利、不孝、不近人情、不懂事(‌‌“你怎么和你爸爸说话的,有做孩子的样子吗!‌‌”),对方可能会以结束关系要挟我们(‌‌“我没你这个孩子‌‌”、‌‌“你这是逼我和你分手‌‌”),有时,对方甚至会用激烈的生理反应打断你的表达,例如哮喘、晕厥等等。

之所以父母/伴侣会出现这种反应,并不一定是由于他们不爱我们,而是因为我们的变化会引起他们的焦虑:害怕我们一旦独立,他们就会失去我们(分离焦虑);不确定关系改变后会变成什么样,所以不知所措(对未知的焦虑)。在焦虑的背后是对亲密和维系关系的渴望,只是他们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去关心。

而有的父母/伴侣则逐渐认识到他们焦虑的事并不会发生,能够意识到你想要的是更好的关系,而不是离开他们,进而和我们一同改变和成长。

为什么有些人不愿与父母深入沟通?

1.确保自身不受到伤害

有些人担心一旦表达不满,便会遭到对方的冷淡、嘲笑乃至谩骂。有些父母非常偏激,一旦听到儿女说到一些自己不愿听到的想法,便情绪激动,进一步争吵或威吓。这些负面反应自然十分伤人。如果对方让你对自身安全产生顾虑,那么比起深入的沟通,保障自己的安全、远离伤害源才是第一要务。

2.对失败感到恐惧

而负面回应对我们的另一打击,是它让我们觉得自己‌‌“失败和无能‌‌”,因为许多人希望能改变父母/伴侣,比如让对方认同我们的需求和权利,而对方的负面反应说明他们并没有改变。自己一次次努力都没有什么进展或好的结果,我们自然容易觉得自己有些失败。

3.受到社会期待影响

有时我们甚至不敢感受自己的愤怒,也就不承认有明确自我的需求。这有一部分是受到社会对我们期待的影响,比如子女要尊重父母,不能刻意逆反,所以我们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会激起父母的不满意,就让自己变成了周围人非议的对象,所以甘愿做个‌‌“乖乖孩子‌‌”。

正是以上几种原因纠缠在一起,不少人对待父母的态度就是顺从着‌‌“忍受‌‌”,觉得春节就几天,忍忍就过去了;还有一些人想要和父母沟通,但双方不懂得良好的沟通方法,最后让沟通变成了争吵,多次之后他们都放弃了沟通的想法,觉得一切都不会改变的。

如何更好地在父母面前明确自我?

1.识别你生气的原因,明确立场

愤怒传达的信息一般是模糊而简单的,主张自我需要我们划分更清楚的界限,想好自己的立场和可能的选择。面对自己的生气,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六个角度分析立场:

•哪些情况下我容易愤怒?

•此时此刻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

•我想争取的是什么?

•哪些人应该对哪些事情负责?

•什么是我特别想改变的?

•我愿意做什么,而哪些我绝对不愿意做?

2.学习沟通的技巧

注重沟通技巧能让对方听进我们的话,增加解决冲突和差异的可能性。用大吵大闹或眼泪哀求的方式宣泄愤怒,可能带来一时平静,但会模糊和转移沟通的重点。在沟通过程中,要避免无效的争执,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多从‌‌“我‌‌”的角度陈述(‌‌“我认为……‌‌”、‌‌“我觉得……‌‌”、‌‌“我希望……‌‌”)。

比如,A感到母亲总喜欢向自己提建议,于是A向母亲提出:‌‌“我希望我能多按自己的想法选择,锻炼自己做选择的能力。‌‌”当然,母亲可能依然会抱怨:‌‌“你是翅膀硬了,觉得我烦了,你要记住我是你妈,我比你懂得多。‌‌”这时A再次强调自身:‌‌“妈妈,我很看重你的建议。我只是觉得自己面对选择总是犹豫,想试试看能不能自己衡量利弊做出选择。‌‌”避开和母亲就谁懂得多争执,反复表明A想要有选择权的愿望。

3.学会观察,打破含混不清的交流

良好的回应能力可以使我们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冷静下来并后退一步,看看沟通双方处于什么样的角色,自己是不是又重复了过去的模式,最终有意识地在类似的情境下做出新回应。我们可以通过复盘来提升回应能力

首先,回忆过去在父母面前生气时,你通常如何处理愤怒,例如,你会寻求更紧密的关系,拼命寻找对方爱你的迹象吗?或是选择避开对方,消极地一声不吭?其次,想一想在你处理愤怒后,对方会做出什么反应,有没有别的方式、态度、语言来应对类似情境。

如果不清楚其他可行的沟通方式,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交流、向专业人士求助、和信任的朋友练习等方式,了解和学习不同于过去的沟通方式。

4.学会预测和处理对方的‌‌“对抗-还原‌‌”行为

面对不同的还原行为,我们可以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如果父母表示‌‌“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或许不要总想说服他们认同你是‌‌“对的‌‌”,而是表示‌‌“也许你不同意,但我希望能一定程度上保留自己的看法‌‌”。

试着接受‌‌“人和人不一样‌‌”的事实,你的父母如果和你反应、想法不一样,也并非意味着一定有人‌‌“正确‌‌”,有人‌‌“错误‌‌”,不要纠结到底谁对谁错,重点在于明确你的权利、强调你的愿望和需求。此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想被父母干涉,也别想着教育他们,觉得他们该怎么想、怎么反应。

当然,人们常说拒绝沟通、逃避争吵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我们自然是鼓励大家多多尝试,即便最后难以彻底的相互理解,至少能让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更清楚一些。

而如果每次沟通都带来激烈的反应和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或许暂时的搁置和回避也是一种可取之道,这也算是我们面对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嘛。

以上~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