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为何一直在认为全球经济衰退机会大?

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国的政要及不少经济学家,一直在认为全球经济衰退的机会大,而且这个论调已经十年过去了,还是如此。比如,最近IMF总干事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星期日(2月10)出席杜拜举行的世界政府峰会(WGS)时警告,面对低于预期的增长,各国政府必须为可能出现的经济风暴做好准备。她形容,全球经济正被四朵乌云笼罩,包括贸易紧张局势和减税可能调升、金融市场紧缩、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及中国经济加速放缓,这些因素可能酝酿着全球经济衰退的风暴。

IMF早前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3.7%下调至3.5%,2019年是3年来最慢,2020年增长预测为3.6%。除了中美贸易战因素外,IMF提到,欧洲需求放缓及金融市场震荡,均会削弱经济增长动力。报告指出德国受新的燃料排放标准拖累,汽车制造业疲弱,而经济预算案危机的意大利需求放缓,这些因素都导致IMF下调预测。何也?

全球衰退这样的论调已经十年了,各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政策,特别是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宽松了再宽松,量化宽松到质化宽松,全球市场流动性满街跑,但是全球的经济并没有因为各国政府采取这样宽松的货币政策让经济衰退的警告去除,反之这样的警告则是越 来越多,说得越来越严重。这到底是什么问题,是实体经济本身的问题,还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还是目前全球各种统计指标问题呢?

比如,目前全球一直在说日本经济已经衰退了20多年,日本央行所采取的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实施了20多年,普遍都认为日本的经济就这样衰退了20多年从来没有起来过。但就当前日本民众的生活来看,如果经济衰退了20多年,其整个民众的生活不是会糟糕得一塌糊涂吗?但实际情况非也,只要去过日本,就会发现日本的绝大多数国民根本就没有感觉到经济是衰退的,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富足与安逸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当前经济有多么不好。同样,从2008年开始,按照现有统计指标,欧洲经济一直处于衰退的边缘,十多年其经济也从来没有好过,但是这几年在欧洲生活过的国人,一定会感觉到,欧洲居民也根本上就没有这样经济衰退的感觉。

近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数字经济发展更是改变了整个社会生活模式、行为方式、思维习惯、企业经营模式,及物质存在方式等,但是全球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还是上个世纪30-40年的产物,尽管后来有所修正,但整个大框架从来没有变化过,那么这种半个世纪之前统计指标体系是否适应目前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形势应该是令人十分质疑的。

而这种统计指标所导致的问题随处可见。比如一个很简单的经济常识,货币供应量多,肯定会推高物价,前十年货币供应量最大,早几年全球出现只是低增长、低通货膨胀率、低利率。而这种情况则成了常态。还有,利率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作为资金的价格,如果按照市场的常识,这种低利率不可能一直下去,需求的人多,利率会升起来,但是世界各国央行就能够让这种利率越调越低。这几年,市场经济的铁律,在世界及中国很多的地方都失效。

如果把这些问题好好地联系起来想想,就会发现,现实发生的事件与各种统计指标越来越偏离。特别是在中国这种情况更是严重。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检讨,重新根据变化了的现实来设计统计指标,那么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就消除了。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