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在我老家,有很多这样的孩子

少年·惨案

又一起悲惨的案件。

湖南省衡南县三塘镇,13岁的少年小罗,将亲生父母先后锤杀后潜逃。1月2日,小罗在云南大理落网。

对比一个月前,湖南另一起案件——12岁少年小吴弑母案,会发现这两起案件有着诸多相似:

①父母常年在外。

小罗的母亲和姐姐都有智力残疾,父亲是装修木工。为生计,父亲常在外奔波。亲人之间交流匮乏。羞于谈家庭的小罗,对同学谎称母亲有份体面的工作。

小吴自幼就被外出务工的父母扔在家里,由爷爷奶奶养大。他7岁时曾出车祸,父母没空回来。母亲生二胎后,回到家中。但小吴和妈妈不亲,直到案发前不久,爷爷生病,无法管他,他才搬到镇上和妈妈同住。

②沉迷手机游戏。

小罗因爱逃课,流连网吧和游戏厅,曾被老师通知家长将其领回家。转学后,他依然沉迷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多次被父亲在游戏厅找到。

小吴9岁时就已离不开手机,不管是吃饭还是做作业,都要拿着手机看。多位亲属证实,‌‌“孩子只要拿起手机,就无法停下来‌‌”。

③经常偷大人钱。

小罗爱偷家里的钱,全村人都知道。最多的时候,一次偷拿5000块。父母为防止他偷钱,曾把钱放到蜂窝煤里。用偷来的钱,他玩游戏,请同学吃喝。

小吴也曾偷爷爷1000块钱,被发现时,已经花光用完。

④讨厌读书学习。

小罗经常逃课,学习很差,转学之后,仍不见起色;小吴成绩中下等,经常和同学打架,除了体育,其他一塌糊涂。

对父母冷漠无情。

小罗因为智障妈妈做饭不好吃,曾动手打母亲,也曾不服从父亲的管教,还手‌‌“教训‌‌”父亲。

小吴案发后对警察说‌‌“父母才是杀人凶手……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

⑥作案残忍冷静。

小罗锤杀父母后,先去网吧玩游戏。然后,他用父亲的身份证,购买了去大理的车票,前往云南。

小吴案发后,自如地应付前来询问的邻居,赶走上门的外公,模仿母亲口气给班主任请假,并带着弟弟玩耍休息。

农村少年,网游成瘾,荒废学业,冷漠残忍。

这是弑杀父母的小罗和小吴的共同之处,也透露着很多底层少年的生存现状。

02

手机·父母

这是网友随手拍下的两张照片:

一张是暑假里的农村少年,一张是寒假里的农村少年。

对这些孩子来说,小时候,手机就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父母,通过手机和他们沟通,建立遥远而脆弱的链接;长大后,手机堪比父母:游戏,动画片,网友,成了比亲人还重要的东西。

他们像着了魔一样,被小小的手机吸引,不像我们小时候,在丢沙包、滚铁环中建立与天地自然的联系,而是被游戏中的枪战、装备和金币吸引,沉浸在暴力和复仇中无法自拔。

他们未必会像小罗和小吴那样,把网络暴力变成现实惨案,但手机和游戏的确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父母和亲情也的确是他们最熟悉的陌生。

03

乡村·荒芜

袖珍小学:一位老师,几个学生。

这样的学校,在农村并不少见。原来坐落在自然村、行政村的小学,如今在逐年萎缩,相继合并。

一部分幸运的孩子跟随外出务工站稳脚跟的父母,到城镇读书;一部分留守在家的孩子,仍留在袖珍小学。

只是,到城镇上学的孩子,因之前多年留守在家,初次和父母长时间相处,势必产生诸多矛盾。如果这些孩子恰好在叛逆期,就让缺席太久、教育无门的父母束手无策。

他们可能在被侮辱被损害中,成为小罗或小吴,也可能借助父母的肩头,走上更大的舞台。

而那些留守在家的孩子,要么足够踏实努力,像我一样考上大学走出农村,要么初中毕业后辍学,重蹈父母外出打工的覆辙。

不管是踏上哪条路,迎接他们的都是必然而长久的艰辛:这是所有底层孩子必须接受的命运。

04

学习·迷茫

对很多出身底层的孩子,没有人用‌‌“书中自有硬道理,书中自有真骨气,书中自有成功路‌‌”来教育他们:读书和不读书的人,有着怎样的差别。

也没有人用龙应台的《孩子,我为什么要求你用功读书》,来激励他们:好好读书,是为了将来你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当父辈们‌‌“吃商品粮‌‌”‌‌“走出农村‌‌”‌‌“娶个城里媳妇‌‌”的读书论,在‌‌“考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打工也能走出农村‌‌‌‌“不买房哪儿里也娶不到媳妇‌‌的语境里统统失灵,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学习和读书有什么用。

‌‌“一个班50多个孩子,只有10来个在学习。其他的,都在玩手机,上网吧,谈恋爱。‌‌”一位乡村中学老师给我说,学习迷茫,是底层孩子最大的困境。

很多底层孩子,陷入学习迷茫而荒废学业。他们不知道,如果不努力学习打破阶层,只能在固有阶层里打转转,余生会更迷茫。

05

愚昧·冷酷

讲的是,新修的高速路从一个村子经过。村中辍学的农村少年,聚集在路边比赛,看谁能用石块砸中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谁砸中了,谁就最厉害。

后来,他们中的几个人,都砸中了。只是,被他们砸中的汽车的驾驶员和乘客,发生车祸,惨死血泊——歌手兼公益人丛飞的妻子邢丹,就是这么去世的。

印象很深的是,柴静问一个少年:‌‌“不知道这是犯法吗?‌‌”他漠然地摇摇头:‌‌“没有人说这是违法,我们只是觉得好玩。‌‌”

这个镜头,在我脑海里多年挥之不去。

我知道,在我的老家,在很多农村,那些留守在家的少年,那些沉迷游戏的少年,那些很早辍学的少年,也是这般愚昧。

哪怕在今天。

他们不知道杀了自己的妈妈,也是犯罪;他们不知道偷了亲人的钱,也是盗窃;他们甚至不知道,借1000块钱的网贷,将来要还一万块钱……

生在底层的他们,自出生起就被家庭和时代狠狠抛弃,要么成为坚硬又奋斗的自己,要么成为愚昧又残忍的自己。

06

争论·看见

短短一个月,两起少年杀害亲生父母案发生。少年之冷酷,案件之残忍,影响之恶劣,让人不寒而栗。

由于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小罗和小吴将来如何,引发了激烈争论。

他们会悔改吗?他们会醒悟吗?他们还会犯罪吗?他们是下一个凶案的杀人犯吗?

有人建议成立专门的劳教机构,收留教育这样的孩子。有人建议修改刑法,改小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也有人展开对熊孩子、熊家长的讨伐……

都对。他们说的都对。我都支持。

在违法问题上,我向来讨厌以比惨、卖惨博得同情。但,作为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写下这么多文字,只为告诉阅读者:

在我的故乡,在你的故乡,在我们的故乡,还生活着一群群这样的孩子。

他们承受着父母的出走,又折腾着出走的父母;他们接受着家庭的断层,又折断了家庭的完整;他们见证着时代的裂变,也偿还时代以伤痛……

他们的罪与罚,或许不值得原谅。但这不代表,他们这个群体不该被看见。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