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九二共识蔡英文如何解套

蔡英文拒绝习近平所说的“九二共识”以及“一国两制”(路透社)

习近平对台讲话几天来引发一场政治风暴,蔡英文强硬反击,反击的核心,就是明确拒绝九二共识和一国两制。台湾反对党国民党也不接受习近平的九二共识,那只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习的九二共识大大限缩了它的本意。

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正是因为有“各自表述”,才在一段时间里给两岸当局带来相当的运作空间。在台湾一方,很少单纯提“一中”的概念,一中就是中华民国;而北京方面,任何时候都在强化“一中”,当然,这个一中,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马英九台湾执政八年时期,“九二共识”的功能算是发挥到了最大点,它为两岸执政集团达成一系列包括两岸三通在内的重大协议,达致马英九与习近平举行“峰会”奠定了基础,如果不存在“九二共识”这把伞,很难想象“习马会”会成为现实。

故此,在国民党退败,民进党执政前一年,北京方面便向台湾发出坚持九二共识的威胁,习近平2015年曾以“九二共识”是两岸共同政治基础来表述,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蔡英文上台后,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但很少做过明确的表述,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就任总统时这样表示:“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尊重这个历史事实。”这应被视为是蔡英文当时所作的最大让步。1月2日的蔡英文的强硬表述,如此直截了当,应是首次。

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是为了避开其中的“一中”陷阱,“九二共识”与民进党的意志相悖。但蔡英文执政一年多来,对此一直采取谨慎的态度,则显示她非常明白,对“九二共识”的表态,会引发重大的震动。但是蔡英文的谨慎并未换来北京方面的善意,一年多来,北京对台湾步步逼近,军机军舰绕岛飞行,接连夺走了几个台湾友邦,不断缩小台湾国际生存空间,又在两岸交流方面采取种种明的暗的限制,局势持续恶化。1月2日,习近平对台讲话,让蔡英文明确感到了进一步的逼迫和限缩,而且习近平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内容,这使得蔡英文找到了反击的机会和空间。她说,台湾拒绝“九二共识”,反对“一国两制”。蔡英文更骄傲地打出民主社会的旗号,指北京不能向一个民选政府强加自己的意愿,北京要和台湾协商不能绕过民选政府。

蔡英文随后召开国际记者会,进一步强调北京打压台湾,呼吁国际协助捍卫台湾民主,并进一步细化了为何她反对习近平对台讲话的内容。蔡英文对北京的强硬态度获得强烈反响,人气飙升。周日周一交接之间,蔡英文又通过脸书向台湾的“民主前辈们”致敬,此举既针对专权的北京,又连带戒严时期的国民党政府。她在脸书中说:“当我们呼吸自由空气时,不能忘记过去这一段民主奋斗的历程”,她要特别感谢当年冲破戒严体制的“民主前辈们”。

蔡英文在周六的国际记者会上更进一步,期望台湾各党派从今以后清楚表明“拒绝一国两制,不谈九二共识”。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说出人民的心声,不要打折扣,蔡英文想彻底解开“九二共识”这个连环套,但是从随后反对党阵营的反应来看,“不谈九二共识”似乎并不容易,首先,“九二共识”是目前的反对党国民党手中的一张大牌,国民党的九二共识的核心指向其实是在与中国大陆维持现状的基础下维护中华民国的利益,这是一个与习近平几乎打破台海现状的“九二共识”有区别的“九二共识”,国民党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蓝营很难放弃。

台湾政治大学东亚所名誉教授邱困玄认为“九二共识”乃台湾发明,如何解释“九二共识”权在台方,不能因为大陆解释有所不同,就否定它的原意;其次,“九二共识”是民主选出的马英九政府的大陆政策,蔡英文称“我们始终未接受”不符合历史事实。在他看来,这次选举,支持“九二共识”的蓝营候选人多数当选,说明“九二共识”已非卖台同义词,反而是趋向实用主义,促进经济繁荣的通关密语。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则认为蔡英文拒绝“九二共识”无法解决两岸问题,他强调两岸应回归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支持“九二共识”,但不接受“一国两制”,蔡英文不应该把“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画上等号。他更认为,如果没有九二共识,就不会有2008后长达8年的两岸和平繁荣。马英九甚至质问,“一个中国”对台湾而言,就是中华民国,蔡总统拒绝“九二共识”,难道也拒绝中华民国。

九二共识再掀狂澜之际,不少网友翻出台湾前总统,被北京视为独派领袖的李登辉2011年发布的‘九二会谈无共识历史不容扭曲’的声明“打脸”马英九,挖苦“九二共识就是自己穿国王新衣”,“装睡的人真的叫不醒”。

民进党出身的台湾前副总统吕秀莲周日则表示,习近平的谈话很重要,代表“已经完全没有九二共识了”。同样的道理,维持现状也不可能。她主张的不是两岸一家亲,是“华独、台独”一家亲,大家应该共同面对新的局势。

“九二共识”在台湾再掀波澜之际,对岸的中国大陆很平静,一个领袖,一个声音,人民鸦雀无声。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