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一个轮回

今天,全球市场大跌,几乎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中国的数据。在年前的预测中,许多人相信这样的逻辑,也就是经济差,但是货币会宽松,所以市场反而会好。至少,今天这个逻辑没有得到验证。

1、经济收缩已经开始

节前发布的PMI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PMI已经跌破了荣枯分界线,回到了2016年初的水平。今天发布的财新PMI指数再次验证了经济的收缩。

验证这一情形的数据不仅仅是PMI,还有节前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同样是回到2016年左右的水平。

工业企业利润转负,这是三年来的首次。2018年担心民企,所以发起了浩大的行动让金融支持民企。2019年,终端需求下滑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的情况下,那么上游的国企可能会更加令人担忧,这几年,国企的强大、利润的改善,并不是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是因为借了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的东风,赚得盆满钵满。

看2018年前11月的数据:石油开采行业利润增长3.3倍,钢铁行业增长50.2%,建材行业增长44.2%,化工行业增长19.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5个行业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76.6%。

多么温暖的春天,多么火爆的行业,你们能在这些行业里读出任何经济的寒意吗?这也就是上游国企和下游民企生存环境的冰火两重天写照。

国企如果也跟随落地,利润负。2019年很可能PPI也会转负,制造业投资会下滑。这也就意味着,从2016年开始反弹的复苏小周期已经提前结束了。这里面出现了各种争论争吵,其中声音最大的就是在复苏已经完全确认后,任泽平却带头喊出新周期,引起市场一片讨论。如果是2015年底或者2016年初喊出新周期,还是让人服气的。到了2017年再喊,有什么意思?

这个短暂的周期提前收尾,即使逆周期政策打得再狠,也不会那么快反弹。收缩会形成自我强化的螺旋,要走出来没那么容易。经济小周期要进入新轨道,寒冬才开始。

两组数据高度一致,但是,现在PMI指数只是跌破荣枯线的开始,下一步还会继续收缩,2016年初其实经济已出现了回升的迹象了,处于小周期上升的通道。所以,未来我们要回到的还不仅仅是2016,可能是2015年或更早。

从PPI数据也可以看出,现在仍在回落途中,还只是回到2016年四季度。

当然,其实收缩的迹象早已出现。

2、怎么办?

我们现在正在回到2016年的水平上,下一步肯定会回到2015年或者更低的低点。那么,需要靠什么走出这轮低谷期呢?

如果参考上一轮的经验,也就是从2014年-2016年低谷期的应对方式,大概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第一个应对方式应当是承认现实,也就是承认增速会下行,并且将这个道理告诉全世界。当时L有一个典型的比喻,小个子翻跟斗会很快,但块头大了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在多个场合都在作这样的解释,现在一年的增量已经相当于某年全年的总量,所以不可能高速下去。这是认识问题,认识对了,不会采取大刺激来追求高速。

第二个应对方式是放出了夜壶房地产。这是一个洪流般的力量,房地产可以拉动上下游许多产业。很多人说供给侧改革有多成功、多火爆,但是如果没有火热的房地产支撑,黑色系不可能那么火爆。

为了放出房地产,在2015年底开始的各种放松政策,以及当年的五次双降是典型。当年初,为了给刺激正名,官媒还羞答答地讨论强刺激还是微刺激,其实道理都一样,稳健的货币已经不稳健了。

第三是放出稳增长的各种措施,铁路、水利和棚改是三板斧。这些年投资连年高速增长,铁路投资连年8000亿以上,铁总负债大无比,利润还利息都不够。去年的投资好不容易掉到了8000亿以下,但是今年又要重新回到8000亿以上。这是今天传出的消息。

第四个应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强力出清过剩的产能。供给减少了,价格自然回升了,投资的意愿才会回来。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用扭曲的办法治理扭曲,但是短期确实有效果。产能利用率上去了,投资也回升了。

第五个应对是天帮忙,也就是油价在跌到20多美元之后开始了暴力拉升,上游行业自然跟随受益。虽然中国并没有跟随降低油价,保了三桶油,但牺牲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这也导致了现在消费的回落。

上一轮的综合施策,在2016年见到了效果,经济开始回升了。2017年稳健得很,2018年虽然有贸易战,但整体不算差。中国度过了2016-2018年的回升小周期。

现在要重新进入收缩的轨道了,那么上次的药方还灵吗?

第一个措施,承认现实。目前的高层讲话还没有发现这个逻辑,估计在两会左右,这个逻辑会重现。

第二个措施,放房地产,这是龙头。但是这轮很难了,虽然去年末有各种传言“可以灭火,也可以点火”,但是房住不炒是基本政策,再来一轮房地产疯狂的可能性非常小了。

如果房地产这个夜壶硬气不起来,总需求的扩张其实是很难的。需求不扩张,供给侧再怎么搞,其实也不会有之前的效果。况且在消费端,社零的数据已经很难看了。

第三个措施,稳增长的措施。虽然稳增长的各种措施都已经不堪重负了,主要是金融支持不堪重负,全是长周期的项目,短期几乎看不到现金流,前几年不管经济周期好坏,都把稳增长打得很满,但现在却还是靠它。

比如,上文说的铁路投资。再比如棚改,货币化再怎么被诟病,棚改1500万目标肯定不含糊,今年第二年,应该不低于500万。再比如水利,2014年提出的172项工程只剩下几十项了,估计要抓紧推进了。

第四个措施供给侧,今年会继续搞,但方向和目标不同了。前沿君认为,如果没有总需求扩张的支持,单纯靠供给端的调整其实经济很难回升。

第五个天帮忙看样子很难,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国际油价,前者增速要下来,油价应当会在低位徘徊一阵子。

所以,虽然同样的下行,但这轮没有硬气的夜壶扩张总需求,稳增长也年迈体衰,相比之下,工具箱可用工具比原来少了。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