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宋朝轶事之二:花鼓女当大宋皇后(上)

历史上的刘皇后颇富传奇色彩,她原是个花鼓女,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上了皇后,此后的一生与宋朝的政治紧密相连,甚至对北宋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氏本名刘娥,太原人。父亲刘通曾任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跟随宋太祖赵匡胤征伐太原时死于半途,刘家自此衰落流落到蜀地。少年贫寒的滋味,使这个本来天真明媚的少女,比寻常女子多了更多的打算和心机。

有一天,刘娥无意中站在门前,刚好一个相士走过看见了她,便一直呆望着她从上至下看个不停。刘娥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就问相士说:‌‌“你不走路,光看我干什么?‌‌”

相士说:‌‌“我并非心存歹意,只因你的品貌大贵。我一生相人甚多今天遇见你这相貌,还是第一次。‌‌”

刘娥疑心相士存心说这样的谎话,不过是为了骗几个相金,便说:‌‌“我是贫寒之人,没有相金给你,你就不要讲谎话骗人了。‌‌”

相士说:‌‌“我并不要你的相金,请将手伸出与我一看就可断定。‌‌”相士仔细看过刘娥的手后连连说:‌‌“后妃之相,后妃之相。‌‌”

豆蔻年华的刘娥,出落得娇小玲珑纤茖秀媚。她性情聪明机警,学会了一种久已失传的古乐——鼗(音tao,同淘)鼓。鼗鼓是一种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有柄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

鼗鼓本来只是寻常之物,敲打起来没什么可听的曲调,但刘娥天资聪颖,能将鼗鼓按她自己的意思变化运用,加上出众的容貌和生动的说唱,使旁人往往不知不觉地陶醉于她的鼗鼓表演。

刘娥十几岁时,被外祖父家嫁给银匠龚美为妻。后来的正史只说龚美是刘娥的邻居,二人以兄妹相称,龚美打算到京师去做生意,刘娥也想跟随丈夫去京师见见世面,龚美是因为贫穷得过不下去了才想去京师谋生,担心带上刘娥是个拖累因此不肯答应。

刘娥猜到龚美的心思,笑着说:‌‌“不用忧虑盘缠,我有随身本领到处都可以吃饭,决不会拖累你。‌‌”龚美答应了,于是夫妻二人一起上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趟京师之行直接改变了这对贫贱夫妻的人生。

刘娥一路靠打鼗鼓赚钱,旁人见她艳若桃花,珠喉婉转,花鼓又打得高下疾徐极有节奏,因此钱给得格外多。龚美于是制作了一面小小的铜锣,与刘娥的鼗鼓配合,居然成了男女合演的花鼓戏。

花鼓戏在当时是个新鲜花样儿,二人一路逢州过县轰动了不少地方,刘娥因此还小有积蓄。

到了京师后,龚美继续操老本行去做银匠,但生意非常不好,走投无路时甚至想卖掉刘娥。刘娥只得重操旧业打起了鼗鼓。

京师虽然繁华,却从来没有见过花鼓戏这种玩意儿,刘娥一出场便一炮而红轰动一时,人人争相前来观看,刘娥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此时赵恒时年十四岁被封为襄王,还没有被立为太子。他尚未娶妻因年少好奇,听到鼗鼓女子刘娥的事情后,便带了几个近侍微服去看刘娥的表演。

刘娥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深通人情世故,她见皇子亲临自然要使出拿手好戏。赵恒初见刘娥的花容玉貌,登时目眩神迷。一回到府邸中,立即命人去向龚美买下刘娥,接进府中作为襄王府侍女。刘娥天生丽质聪明伶俐,极得赵恒欢心。二人年龄相当都是少年心性,立即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赵恒乳母泰国夫人,却对来历不明且出身低贱的刘娥十分不满,要求赵恒将刘娥驱逐出去。赵恒正当少年,遇到刘娥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情投意合,如何能轻易舍弃?赵恒乳母见赵恒不听话,便到宋太宗面前告状。

宋太宗听说儿子小小年纪便沉溺于女色,勃然大怒勒令赵恒立即将刘娥逐出襄王府。但赵恒实在舍不得刘娥,于是表面将刘娥送回老家,但暗中却将其送到亲信幕僚张耆(原名张旻)的家里。张耆悄悄安排家人悉心照顾刘娥,赵恒随即奉宋太宗命娶名将潘美第八女为妻,潘氏是他的第一位正妻。

虽然赵恒一有机会,就悄悄去张耆家与刘娥私会,但刘娥当此处境心情可想而知。然而,与寻常女子相比,刘娥与众不同的心机在这个时候开始体现。

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在张耆家博览群书,遍读史经研习琴棋书画。如此善解人意的聪明女子,自然会令赵恒更加另眼相看。可以说,刘娥是赵恒第一个真正爱上的女人,这份爱情也极为难得地保持了一生。

刘娥始终在等待时机,这一等就是十五年。一直到宋太宗晏驾,赵恒即位为宋真宗,刘娥才得以重见天日。她进宫后立即被封为美人,不久便进为德妃。按宋宫制度,皇后以下的内命妇主要有妃、嫔两等。

妃有贵妃、淑妃、德妃和贤妃四等,而嫔的等级达十七等,其下又有婕妤为一等,美人为一等,才人和贵人为一等。当时宋真宗第一任妻子潘氏已死,又续娶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第二女郭氏为妻。

宋真宗即位后封郭氏为皇后。刘娥生性机敏机巧多变,她侍候郭皇后十分殷勤,与其他嫔妃杨淑妃等人也相处得很好。

如此八面玲珑的女人,加上刘娥年纪比郭皇后和杨淑妃都要大许多,不那么具有杀伤力和威胁力,因此宫中上下都与刘娥交好,无人不称她贤德。

随着时光的流逝,刘娥已经不复往日的青春貌美,但宋真宗依旧迷恋她,因为宋真宗的宠幸,刘娥在宫中地位不断提高。

但是,她深知以色事君必不能长久,何况她已经年老色衰,唯一的希望就是在皇家子嗣身上。然而,她已经年近四十该怎么办呢?

宋真宗发妻潘氏青春早逝,没有留下子嗣。之后的郭皇后虽然连生三子,但都生下后不久夭折,另一受宠的妃子杨淑妃生子也是如此。宋真宗望子心切,又选纳前宰相沈义伦的孙女沈氏进宫为才人。此时的沈氏只有十四岁又是名门之后,显然给刘娥带来不言而喻的巨大威胁。

景德三年(1006年),郭皇后去世后,刘娥三十七岁年纪在后宫嫔妃中最大,但在后宫地位也最高,离皇后宝座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刘娥的卑微出身,成为她当上皇后的最大障碍。

而朝中群臣一直赞成立沈才人为新皇后,宋真宗对此也不表态,显然是因为偏爱刘娥的缘故。为了压过沈才人,刘娥想出一个移花接木、李代桃僵的计策:命令自己的侍女李氏,去服侍宋真宗。

李氏原是杭州人,父亲李仁德在吴越王时曾任左班殿值,母亲早已经过世。吴越归顺于宋朝后,李仁德在迁徙汴京的途中染病身亡。继母携所生子改嫁,只剩下李氏孤零零的一个人,因无以为生只好削发为尼,在尼姑庵讨一口饭吃。

刘娥有一次到尼姑庵礼佛,见李氏相貌娇美举止从容,料其必是大家闺秀便与其交谈,李氏应答极为得体。刘娥得知李氏身世后顿起同病相怜之感,于是将李氏带出尼姑庵,收为自己的侍女。李氏文文静静,沉默寡言,深得刘娥信任。

李氏年轻美丽性情温和,她被刘娥派去宋真宗身边职务是司寝,专门负责伺候宋真宗入睡,果然如其所愿,宋真宗对李氏产生了兴趣临幸了她。不久,李氏怀孕宋真宗闻讯大喜,不离左右,闲暇游赏之时也不忘将李氏也带在身边。

有一天,李氏在随宋真宗登砌台远眺的时候,头上的一枝玉钗却不慎掉下砌台,李氏心中不喜,宋真宗却在心中暗卜:‌‌“若是玉钗坠地仍然完好的话,则胎儿当为男孩。‌‌”

等内侍将钗捡回来呈上一看,竟然没有任何损伤,宋真宗不禁心花怒放,李氏和侍从都不明所以?

之后,李氏不负众望顺利产下一个男孩,宋真宗已经是中年,本以为再也不会有儿子,甚至还收养了宗室子弟在身边,以防将来无子继承皇位。

如今,这李氏竟然产下一子,宋真宗喜出望外,给孩子取名为赵受益后来改名赵祯。宋真宗还将砌台玉钗一事告诉李氏,认为得子是天意。

刘娥也很是高兴,立即将李氏的孩子据为己有,还对杨淑妃说:‌‌“如果娘子(宋宫大内对妃嫔的称呼)与我一起抚养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不忘大恩。‌‌”

杨淑妃为人随和一口答应下来。宋真宗宠爱刘娥,也默许她抱养李氏之子。拥有子嗣对刘娥能册立为皇后,以及真宗死后能够垂帘听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段故事后来被演绎成匪夷所思的‌‌“狸猫换太子‌‌”,其实不过是子虚乌有,但却由此反映出后宫以子争宠的复杂局面。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