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什么是你眼中的上流机会?你有机会进入吗

国内有些人Diss海外华人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成了美国公民又有什么了不起的,二等公民被人瞧不起,一辈子都进入不了上层社会‌‌”。多数情况下对这种靠猜测找自我安慰的说法我会不屑一顾,太闲有心情的时候会怼一句回去,‌‌“你做自己国家的公民就敢肯定是一等公民,就能轻易进入上流社会?‌‌”真相有时候就这么简单和残酷。

不过且慢,什么是上流社会呢?

前段时间华人圈子里有相关的一个讨论,引发了不少人的参与。有的人说,上流社会要有权力或财力,甚至举例说在上海税后年收入能拿到100万RMB的算top 1%,可以算上流社会了;有人马上反驳说,光有钱不行,还得有地位吧,浙江农村很多土老板都有这个收入的,哪怕千万、上亿没有权贵撑腰的话上流社会的边儿都沾不上,顶多是土豪吧。还有的人用数字说话,上海人口2400多万,到手年收入100万最多只能算TOP 5%,在上海100万连上流社会一年的酒钱都不够,MYST一个卡座低消1万人民币,每个月去5次不算多吧一年60万没了,我顿时眼开,原来上流社会还可以用谁叫的小姐比较贵、谁的酒钱比较多来定义的。

很显然,在权贵社会里光有钱是不能称作上流社会的,要有权有势,掌握社会和自然资源,有能够翻云覆雨的人和圈子,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副部级或以上应该算是上流社会了吧。也曾打交道过一些这样的人,家里长辈是从延安时代过来的,而下一代属于各大公司抢着聘去‌‌“跟叔叔阿姨吃饭喝茶‌‌”就可以拿项目的,但就是这些人,还真不见得有品味也没有上流的气场,论谈吐还不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知识分子,当然后者一般没钱,虽可能有上流的语言却和没权没势,一生是很难和上流有交集的,换句话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就是不出国在国内发展,一生也很难有机会能所谓上流的。

那么在美国,是否有上流社会的说法呢?当然有,英文叫Upper Class,定义是那些拥有最高的社会地位、通常也是社会上最富有并拥有最高政治权利的那些人。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的话,上流社会通常指的那些拥有代代相传的巨额财富的阶层,这在20世纪以前尤其是,因为那时的上流社会主要指的是贵族阶层,有世袭的贵族头衔,而不是新贵暴发户,从这传统的上流社会定义角度上看,光有钱有势是不能称作上流社会的,还要生在这样的家庭才可以,这意味着任何的移民如果不是在原来国家就‌‌“上流‌‌”的话,到了美国也不会有什么改变,用这定义看就连腰包满满的脸书创始人小扎都算不上,我们这些新移民就更别想了。

不过多亏现代美国很多关于阶层的观点早就变了,而且所谓传统的上流阶层也不再是主宰美国公共生活的主要群体,相反那些按经典上层定义看只能算是新贵的‌‌“上层中产‌‌”(upper-middle class)则更多出现在民主和文化潮流的主宰中心,成了新的‌‌“上流‌‌”趋势,根据社会学家Max Weber的定义,上层中产指的是那些拥有研究生或以上学位受过良好教育、并有舒适收入的阶层,如果从这个定义看,我眼前忍不住一亮,难道在美国出身微寒的我不知不觉的已经被‌‌“上流‌‌”了?于是继续去搜索更多有关‌‌“上流中产‌‌”的定义,不免真的有点小激动,因为著名社会学家Dennis Gilbert、William Thompson、和Joseph Hickey等都是用收入来定义的,他们估计最高15%收入的群体应该算是‌‌“上流中产‌‌”,那么看看以下的美国人收入统计数字:

从表中数据上看,前15%收入群体的家庭线是年收入10万美元,个人收入6.25万美元,那么在美国读过硕士博士的华人家庭该都是上层中产了吧,嗯,那些Diss我们的人该跌眼镜了吧?其实对我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在哪里生活其实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能活得舒心一点,最好能活成自己所要的样子,而这样子,其实和是否进入上流的关联不大。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