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金马奖:傅榆的获奖纪录片《我们的青春,在台湾》

——两岸学生交融的光与影

金马奖得奖纪录片《我们的青春,在台湾》,主要述说一位中国大陆学生与台湾学生的社会运动之路。

“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是我身为一个台湾人最大的愿望”。在华人电影艺术的殿堂金马奖上此话一出,靠着电影《我们的青春,在台湾》拿下最佳纪录片奖的36岁台湾导演傅榆,纵使内心抱着很大的坚持,却也让她付出一定程度的代价。

愤怒的留言宛如潮水般蜂拥而至,一时间,傅榆成为中国大陆网友们的箭靶,个人脸书涌入许多不理性的留言。此外,部分台湾人也批评她这样发言“破坏两岸和平”,更有人批评她“毁了金马奖”。

一点就着的获奖感言

而在成为众矢之的之余,傅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初衷,同时成为了网络讨论的对象。傅榆在随后的脸书留言上指出:“中国与台湾之间的公民社会存在着大量的误解与仇恨,这是长期累积下来的事实。我的创作就是想处理这个问题。如今这个场面,不见得是结果,而或许能是另一场对话的开始”。

来自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华侨背景家庭的傅榆,生于台湾长于台湾,自小面对“身份认同”的不确定性,让她常常在内心有所自我防卫。直到进入大学后,慢慢接出不同政治思想,才让她对台湾认同渐感清晰,2006年起拿起镜头,开始拍摄纪录短片,刻画宝岛台湾的一景一物。

在过去,傅榆都以纪录短片为主,对她来说,这部《我们的青春,在台湾》长纪录片,是她自己亲身观察台湾社会运动七年以来的心血结晶,其中更包含一位中国大陆来台交换生与台湾社会运动学生间,独特却又相知相惜的友谊。

电影是什么背景?

2008年,台湾总统选举迎来相当不一样的局面。国民党的马英九,靠着民进党执政下的低迷不振,成功以765万票,击败对手谢长廷,让国民党重新赢回政权。

台湾前副总统,现任国民党党主席的吴敦义在接受BBC中文访问时,依旧记得当时的景象:“就任当天,中国共产党发来贺电,邀请我们10月时造访北京。我们后来10月一齐过去,跟中国大陆当局谈了很多,时任副总理王岐山、还有王沪宁、戴秉国与王毅等七位高官一一列席”。

吴敦义对BBC中文记者忆起,他对时任中国主席胡锦涛,背诵了礼记的《礼运大同篇》,强调和平重要外,还称双方“无所不谈”。从贸易公平到外交休兵,宴席上觥筹交错、好不快乐。吴敦义再说:“国民党也在场表示要欢迎‘陆生’来台,让新一代年轻人,在学校里一起读书,相互了解”。

4年后的2012年,台湾正式对中国大陆打开留学生的门,自此陆生来台成为两岸年轻人接触的新起点。当时毕业于甘肃省兰州市内高中的蔡博艺,抱着“试胆”的心情,来到她心目中所谓的“宝岛”想要一探究竟,成为首批“敲门砖陆生”。

随后在2012年底,台湾即发生“反媒体垄断”的社会运动,当时BBC中文也曾对此报导,活动吸引到了傅榆,让她决定跟拍活动的领袖,在台湾清华大学念书的学生陈为廷。

同时,她也注意到陆生蔡博艺,会参加“六四学运”在台纪念外,还对于台湾对抗土地征收的“保护家园正义”等社会运动相当关怀,让傅榆最终一起跟拍这两位来自政治体制大相径庭的两岸,却又同时对于社会议题关注的“奇特学生”。

社会运动的本质

就在2014年3月,台湾发生震惊世界的“太阳花学运”,当时的学生领袖陈为廷等率领学生们占领台湾立法院议场一夕成名,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学运同时也被中国国台办定调是“学生暴动”,下令不准任何大陆留学生参与。

不过蔡博艺还是大胆地戴着口罩,以观察者的身份出现在抗议会场,当她看着台湾立法院议场被喷漆“当独裁成为事实,革命就是义务”,心中有无限感慨。最后蔡博艺还悄悄地被陈为廷等学生领袖带入议场内,陈为廷对着傅榆的镜头调皮地说:“习主席、习主席不好意思!”

从2012年掌镜以来,傅榆纪录了陆生蔡博艺与台湾社运学生陈为廷,三年多下来如何从彼此互不认识,到最后成为相互患难的好友。当然两人的社运目标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对于蔡博艺而言,社会运动才证明了“人类真正活着”。她在纪录片中说:“社会运动是民间可以反抗政府很重要的手段,我自己认同这样民主价值”。

蔡博艺这样参与社运,自然成为国台办的眼中钉,她说:“她在台湾写了篇文章,台办的人就很生气地冲到她大陆家,她回去后马上就被有关部门找喝茶”。傅榆的镜头,则是单纯做好了旁观者的角色,把她一度与家庭“闹革命”的镜头捕捉下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台湾学生都对蔡博艺这样态度的买单,她在后来决定投身台湾淡江大学学生会长选举,引发些许争议。反对的学生认为,蔡博艺的参选有“国安争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她,终究在担忧声中被迫退出选举,纪录片忠实呈现当下的无奈。

独立个体的尊重

纪录片本身分为三个部分,除了陈为廷与蔡博艺,更重要的是还有导演傅榆自己。从小就对身份认同感到困惑的傅榆,被归类为非中国大陆的外省人,因为不会说台语,一度遭到同学欺负。

就在长大求学的过程中,傅榆慢慢地去了解,每个个体其实本质各有其不同,自己不用过度解释背景,只要认同当下存在的主体性即可,进而影响到她政治思维。她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曾提到:“我们都希望台湾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我们有没有可能不那么仇视中国人?”

她同时提到:“中国、香港与台湾之间逐渐形成一种趋势:享有共同利益的政商集团越趋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股跨海峡的、有可能箝制台港民主自由的势力。如果我们想要抵抗这样的力量,是否有可能在尊重彼此独立的前提之下,同样加强中、港、台之间,人民力量的连结?”,促使她持续拍摄纪录片的决心。

事件过后,傅榆对BBC中文记者表示最近真的不便受访,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吧。一场寻求自己,与台湾个体认同的纪录片,变成全中国大陆网络疯传的议题,似乎让她难以想象。但这电影,或多或少更纪录两岸学生的相互理解。

一部社会运动的政治纪录片,终究难逃被贴上政治化的标签。虽然傅榆想阐明,这是部纪录青春的纪录片:“青春很美好,但也容易犯错。我们可能把错误的期待投射在别人身上,这有可能发生在人对人,也有可能发生在国家对国家”。

但无奈的是,在现今两岸三地间的政治诡谲下,傅榆口中“每个独立个体的尊重”,想必一时半刻,是很难有真正的解答。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