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透明的维吾尔人

喀什老城改造后,到处装上了摄像头(路透社)

有关新疆的再教育营大量拘押维吾尔人的报道在国际上再度引发对中国人权状况的关注。不止一家德语媒体的记者在新疆当地走访,记录了近距离感受。

瑞士《新苏黎世报》发表题为“中国打造透明的维吾尔人”的报道,介绍中国当局如何借助高科技手段对新疆少数民族进行全面监控。该报记者前往新疆喀什采访,这里的维吾尔人在居民中仍占多数,而在整个新疆,汉族已取代维族成为最大族群。

“在中国其他地方,新疆这个名字带有负面的含义。人们的偏见很深。如果汉人听说你要去新疆,会惊讶地看着你说:新疆很危险。在一带一路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位于喀什以南的和田地区,几乎没有汉人敢去。而喀什至少还有一些汉族旅游者,这个城市对他们来说带有一些异国情调。”

无所不在的“老大哥”

记者在报道中讲述了自己的见闻。在喀什街头,到处可见监控摄像头和巡逻的警察;很多路口都有防弹的岗哨。文章援引墨尔本大学政治学者莱波德(James Leibold)和德国科恩塔尔(Korntal)欧洲文化科技学院的岑茨(Adrian Zenz)的调研指出,2016年,新疆安全部门新招聘的职位高达32000个,其中很多是要求应聘者具有移动监控、数据分析等技能。报道政府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而脸部识别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

“所有这些数据被输入一个名叫”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台“的中央数据库。喀什要成为首批运用这一系统的地区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监控已经显现出影响。每个长相像维吾尔族的人,进入喀什老城都要被搜身,然后由安全人员扫描身份证,用智能手机将面部拍照。这些信息立即被与中心数据库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在进入清真寺、以及日常生活中许多其他场合,都要反复经历这一过程。到加油站加油,要先检查车辆,然后用人脸识别程序验证司机的身份。”

作者分析,新技术的运用可能很多。例如用大数据和算法可以锁定当局认为的危险分子,他们有可能因此被送进再教育营。

“对心怀恐惧的政权来说,新技术带来巨大的机会,但对于人权来说,这些技术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人们无法知道,哪些数据被收集,它们如何被运用,将产生什么结果?中国没有独立的司法,当事人不能指望借助司法对不合法理的指控作出抗辩。现在还觉得高枕无忧的人,也可能不久后便成为当局迁怒的目标。”

(节选)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