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美专家质疑台湾是否严肃看待解放军攻台的“噩梦假想”

台湾国防部8月底提交立法院的“中共军力报告书”称,中国解放军预计在2020年之前完成“对台全面用武的作战准备”。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限期,台湾是否做好相应的威慑或接战准备?能否避免这个噩梦的发生?

这个星期,在美台国防工业会议针对台湾的防卫需求及整体防卫构想等议题进行2天的讨论后,美国智库2049项目研究所紧接着在星期三的一个座谈会中,提出了多数人不喜欢面对,但军事决策者却不能不有所准备的问题,那就是解放军对台湾的侵略威胁,以及台湾的反应。

担任该智库主席的前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说,这是一个“令人不舒服、不愉快”的话题,不过随着解放军快速现代化,对台动武的“噩梦假想情况”(nightmare scenario)并非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情景,一旦解放军真的从台北港登陆,台湾应该如何反应?

美国军事专家,包括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资深研究员费舍尔(Rick Fisher)、2049项目研究所执行主任石明凯(Mark Stokes)及兰德公司亚太政策攻台主任黑考特(Scott Harold)分别从武器军备、电子作战、统战及心理战等不同层面分析解放军攻台策略及其优势,不过前台湾国防部军政副部长、退役海军上将陈永康说,台湾有万全准备不会让解放军攻台噩梦成真。

陈永康说,解放军对台湾的侵略将是全面性的,包括网络攻击、海上封锁、导弹及空中攻击,以及对台湾通讯系统、能源、网络、金融、饮水、运输、公共卫生等各方面都是攻击目标,台湾以“战力防护、滨海决胜、滩岸歼敌”的创新不对称作战构想“防卫固守、重层吓阻”来应对,对于解放军侵台的噩梦,他“有信心台湾可以赢得战争”,不过美国可以协助阻止战争发生。

不过黑考特说,如果照台湾国防部的评估,解放军在2020年之前就会做好攻台准备,但台湾看起来像是一个“正在为将来某一天有可能发生冲突做准备的国家”,但却不像是一个有意识到“一年后我可能被侵略、我的妇女和孩童可能被当成奴隶,所有男性都会被处决的国家”,他质疑台湾是否对自己“正在面对一个立即可能发生的真实挑战”具有急迫感。

前美国国防部负责资源与计划的副助理部长吉姆·汤玛斯(Jim Thomas)也说,面对解放军的快速扩张,“作为台湾安全伙伴的美国必须提出质疑”,究竟台湾“是否认真看待”自己的安全防卫?他认为传统的防卫作战方式早已无法适用于今日的环境,台湾究竟有多少资源可以用在传统式的武器装备和防卫系统是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

汤玛斯认为,虽然要对台湾发动两栖登陆攻击是一个“超级困难”的军事行动,不过台湾仍然必须“敬畏这个威胁”(honor the threat),如果台湾以为可以一切如常,而不对加强自己的防卫能力采取极端做法,“最后将会失去最在乎台湾安全的美国人的支持,而这将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游戏。”

不过2049项目研究所副主任柏家珈(Rachael Burton)则反问,如果美国知道台湾面临如此困难的局面,两岸将要发生战争,那么为何过去10多年来美国领导人都不能遵行《台湾关系法》展现政治勇气,对台湾出售更多武器?

台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梅复兴也说,对于台湾发展不对称作战能力的速度缓慢,“美国也有某种程度的责任”。他说,美国不仅对台湾持“双重标准”,“而且从某方面来说也极为虚伪”,因为台湾希望取得的不对称能力美国都不愿意提供,“是你们帮助台湾浪费过去这10年的时间。”

陈永康上将受访时说,讨论解放军攻台的噩梦是要假想台海最糟的情况,台湾领导人和决策者就必须从最糟的情况往前推演,在前面的节奏有什么地方可以把错误的导向化解,不要进入到最糟的情况。“两岸紧张时就必须很平稳的去化解危机,不要走到冲突。”但还是要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他说,“政治人物应该要有智慧”,不要让情况走到最后一步。

陈永康认为,美国军事专家过于强调台海两岸在军备、技术等硬体上的差距,但军力的评比并非只看硬体,领导人的智慧以及是否有聪明睿智的领导团队也极为重要,除了军力的对称外还要看双方在教育上的投资,要发生战争必须经过好多环节,“你怎么会每个环节都犯错会走到最后一步?”他认为,“军事是达成政治的手段,不是目的,最后还是要回到政治的问题来解决。”

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海大卫(David Helvey)这个星期在美台国防工业会议发表的演说中呼吁台湾增加国防开支,支持“整体防卫构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的不对称作战能力,提供必须的装备、人员和训练来威慑,或在台海侵略行动下击溃敌军。

海大卫的说法被认为是对中国领导人、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上星期到南部战区视察时,指示解放军要“全面提升打赢能力”的回应。

习近平要求解放军集中精力推进战备打仗工作,考虑各种复杂情况完善各种应对预案。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