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当个中国人真的很不容易

很多人把金马奖纪录片导演傅榆在获奖时的一番话,贴上“台独”的标签,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太精准。傅榆是说:“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成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是我生为台湾人最大的愿望。”所谓“真正独立的个体”,可以是现状,可以是未来的台湾共和国,可以是与对岸藕断丝连,以邦联、联邦甚至国协存在的中华民国。扩大联集的话,至少有九成的台湾人不会反对上述的主张,从现场观众对傅榆这番话如雷的掌声其实也已印证。

不信吗?那你可以拿傅榆说的“希望我的国家可以被当成真正独立的个体”去问问当红的韩国瑜,看他会不会反对这样的说法?你也可以留心即将登场的2020总统大选,有没有任何一个想当选的候选人会质疑这样的观点?民主政治,主权在民,如果你否认台湾是的“真正独立的个体”,就是在否认投票给你的选民,这样的人如何能得到选民的支持?又有什么资格在台湾选举?这其实只是常识罢了!

傅榆的父母亲都是华侨,1982年出生的她生长在外省家庭,父亲崇拜宋楚瑜,成长过程一度觉得自己与这块岛屿格格不入,学习影像记录的她透过拍摄纪录片追索自己认同的过程。傅榆耗时六年拍摄这部《我们的青春,在台湾》,以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为背景,纪录学运领袖陈为廷与大陆交换生蔡博艺在这场社会运动中所遭受的冲击,主角们的青春梦想,想藉由反抗体制,追求一个更好的国家,却在动荡的两岸关系里,成为历史的一部份。

傅榆的这部纪录片追索认同,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她在得奖台上有感而发地说出上述谈话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遗憾的是,当傅榆的说法出来之后,立刻引来中共官方与五毛的一连串的回击,先有涂们的“中国台湾金马奖”,再有大陆代表团的集体缺席与缄默,接着一连串“中国一个都不能少”的政治表态……但更遗憾的是,又开始有人质疑“金马奖根本不该有政治言论”、“让政治归政治,电影归电影”……

有“政治归政治,电影(艺术)归电影(艺术)”这种事吗?当任何人以此要求电影工作者不能谈特定政治议题时,是不是政治?当“真正独立的个体”说法一出,中共官方迅即动员,中国代表团随即得进行政治表态时,是不是政治?而当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因为国内政治气氛肃杀,连“不表态的自由”都没有,否则回国后就可能面临秋后算账时,这是不是政治?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多不容易,这还说得不够明白吗?

其实,是多亏了“政治”,才让金马奖能够把最重要的奖项给了中国的《大象席地而坐》,让充满才气、不肯妥协,最后甚至自杀身故的年轻导演胡波得以让世人关注与致敬;也是多亏了“政治”,让背后有不少台湾官方资源挹资的金马奖,得以摆脱不必要的政治压力,长年不间断地把最重要的奖项颁给境外的华语电影,从中展现台湾人的气度与包容力。更是多亏了台湾这片多元、民主的政治土壤,才能滋养55岁的金马奖成为华语电影的殿堂,“推动华语电影前进最勇敢的力量”。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你认为金马奖不应该惹上政治、身为一个得奖者的傅榆不该讲出这么“政治”的话,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对于一位纪录片导演在金马奖上的肺腑之言,却演变成中国艺人的政治表态大会、匆促离台实在令人深感遗憾;而明年此时已将近总统大选,台湾社会对中国官方未来可能不准中国电影工作人员来台,甚至抵制金马奖,也应该要有最坏的打算。不过,金马奖始终是金马奖,它从不吝惜于让优秀的中国电影工作者带走任何奖项,它也绝不会禁绝任何优秀的艺术工作者在其中讲他们想讲的话,这是金马奖的价值,也是台湾的价值;就算中国人不懂这地方为何能随意政治表态从不以为忤,身为台湾人的你又岂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