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女司机开车到底什么水平

女司机的恶名,实在是流传颇广。

据慧科新闻数据库,2016~2018三年中,有1395篇新闻将女司机和‌‌“马路杀手‌‌”关联起来,而将男司机和‌‌“马路杀手‌‌”相提并论的新闻仅有38篇。

而2016年,新浪新闻对女司机的负面报道多达534篇,在报道最为密集的八月,你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三篇关于女司机的负面报道。

各类新闻报道似乎都默认了这个事实:女性撑起了交通事故的大半边天。

可是,这个‌‌“事实‌‌”并不存在。

2016年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内地机动车驾驶人超过3.6亿人,其中女性驾驶员数量为9738万人,占比27.23%。

而根据南京、济南、杭州三地发布的分性别事故概率统计,男司机发生事故的概率平均为女司机的2.55倍。

北京交通大学对超过两万名事故驾驶员进行的分析也显示,男性负责任驾驶员占总数的89.6%,而女性则仅占一成。不仅如此,男性驾驶员还倾向于发生高频次事故,也就是同一个人肇事很多次。两万多个样本中,一年内发生五次以上事故的驾驶员全部为男性。

如果考虑交通事故的后果,那么男性就更没有理由推脱责任。

一份研究显示,2014年全国发生的13起单次造成10人以上死亡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中,只有两起是女司机肇事引起。而2009~2014年五年间,全国也仅仅有三位女司机肇事引起了重特大交通事故。

即使把目光聚集在驾驶熟练群体中,结论也没有变。上海某巴士公司曾发布报告称,当年发生的行车(客伤)事故104起,全部由男驾驶员造成。该公司女性驾驶员的比例约为10%。

但这种统计,仍然不足以说明女司机的事故率真的低。原因很简单,拥有一张驾驶证,并不等同于真的上路驾驶。回顾一下你身边号称几年前就获得了驾照,却从未上过路的人,你就知道此言不虚。

根据国际道路交通与事故数据库(IRTAD)的数据,获得驾照的人群中,男性驾驶员的驾驶频率要高于女性。因而有观点认为,用事故总数除以总驾驶员的数量的计算方法,忽略了男性和女性驾驶员实际上路频率的差异,夸大了男性驾驶员的责任。

此言有理。为了量度女性驾驶员事故率,还必须引入两个重要的指标来测算女司机们的真正事故率——驾驶时间和驾驶里程数。

虽然中国没有系统的分性别事故率统计。但是上面这份得自美国交通部的死亡报告的统计也能说明问题。这份报告将死亡事故数和驾驶的里程关联起来,并且将年龄因素也纳入其中。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把女性和马路杀手画上等号,是莫大的歧视。

我反应慢?你瞎扯

即使在事故率上女性已经被证实确有优势,但很多男司机一提到女司机还是愁眉苦脸。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男司机认为女司机的动作迟缓,仿佛太空人。

这个说法,其实也没什么道理。

开车,无论承认与否,确实是个复杂的工种。不仅要同时注意到前方、后方、左右的路况,还要接受交通信号灯和鸣笛等多种视觉、听觉信息。

应对开车时出现的种种复杂情况,确实需要一些特别的素质。对交通问题的许多研究都认为,选择性注意力是影响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而,在路上专注于某个情况而忽略其他无关细节的能力,即交通中的选择性注意力,就显得十分关键。简单来说,选择性注意力差,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有研究者从上海公交车司机中抽样,进行了选择性注意力的测试。测试内容是从混杂的英文和数字中准确划掉指定数字,这个方法国外也有应用。至少从成绩上说,女性的选择注意力显著强于男性。

抓住关键细节,尚不足以作出迅速的反应。即使大脑能够迅速的接受和判别信息,身体也不一定跟得上。这个过程中还有更为重要的三项指标,就是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和操纵机能。

举例来说,当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正确判断该往何处闪避,就算是复杂反映判断的一项内容;而经常在笑话中被吐槽的踩错油门和刹车,则属于操纵机能。

一份对中国司机的抽样测试,通过三类专门的仪器测试过驾驶员在上述三方面的表现。结果在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和操纵机能上,男性和女性均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也就是说,无论是接收到信号,还是根据信号作出反应,女性驾驶员相比男性,都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这是文明和谐的情况下。

另一种可能,和老司机们常说的‌‌“路怒症‌‌”有关。驾驶员强行超车并线这类冲动行为,都可以归为‌‌“攻击性驾驶‌‌”(aggressive driving)。而有人就认为,传说中更感性的女司机,更可能出现攻击性驾驶这种任性行为。

不过数据再次证明了女司机的清白。研究显示,女性驾驶员的出现攻击性驾驶行为的频率,和男性别无二致。

并且,女性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也比男性高出一截。这使得女性更愿意遵守交通法规。

相对于年轻男性,年轻女性驾驶员接受的驾照考试相关培训,例如驾驶技能和交通知识培训,更可能降低她们的事故伤害率和致死率。

也就是说,本来就表现不错的女司机,还更能从驾驶技术的终身学习中获益。至少到这里,女司机还是一个光荣范本。

长得不高,这不能怪我

为女司机正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从性别角度来讲,男性和女性在驾驶行为上,确实可能因为生理和心理因素表现出差异。虽然我们已经澄清,女性更加‌‌“感性化‌‌”这种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但视野范围和其他的生理因素,却真的会影响到女司机的表现。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高度越矮,视野越差。随着高度的提高,视野界限不断拓宽,视野内的障碍物也会随之减少。为什么SUV车型能够一路走俏?堵车的时候能让自己看得远一些心情好一些,可能是个重要原因。

而女司机的劣势一望便知。《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显示,在人机工程学角度上,女性在各个年龄平均比男性矮十厘米。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全国18岁及以上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为167.1cm和155.8cm。

只看这个因素,女性驾驶员的视野显著差于男性驾驶员,不利于观察周边的情况。并且,更为不利的是,还是因为身材的限制,女性驾驶员更容易产生驾驶疲劳。

女性驾驶员比男性的臂长、腿长都要短十厘米左右。而汽车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手伸及界面,也就是司机在驾驶座上最远碰到哪里,则必须考虑到不同臂长的需求。对于女性来说,为了让手够到方向盘、脚踩上刹车,必然的动作就是调高调前驾驶座。

这也成了女司机的包袱。座椅的调整,导致女性的手臂和腿部在驾驶时都处于紧张状态。而肘部和膝盖的过分弯曲,又会导致驾驶中种种动作的灵敏度下降。在这种状态下驾驶,女性更容易感到累,也就自然而然。

再想象一个电影里常见的场面:在紧张的汽车追逐中,道路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障碍物,而主人公处变不惊猛踩刹车让车故作惊险的停在了障碍物之前。

要知道,这个动作,女性完成起来也有难度。对于即将碰撞状态下的驾驶员本能性反应的研究显示,由于骨骼和肌肉条件的先天限制,女性的肌肉激活时间长于男性,也就是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调动自己的腿部肌肉踩下刹车。

这么看来,如果对男司机来说开车这件事是简单模式,对女司机而言就是困难模式。可就算顶着这样的难度,女司机表现还是比男司机好。给女司机泼脏水的司机们,可能都是因为嫉妒吧。

参考文献:

[1]金会庆,陈嵘,张树林.机动车驾驶员的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和操纵机能特征研究[J].人类工效学,1995(01):13-18+68.

[2]刘援朝,孙忠友,魏玉桂.机动车驾驶员注意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7(Z1):89-100.

[3]冯忠祥,刘强,张卫华,王锟.女性驾驶人特性与行为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04):124-130.

[4]付坤. 基于驾驶员与道路环境因素的驾驶行为差错数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

[5]石宁宁. 驾驶员事故频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8.

[6]蔡娜. 女性驾驶员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0.

[7]戴丽蓉. 网络新闻中女司机媒介形象污名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7.

[8]李楚照. 临撞下驾驶员本能性反应及其对下肢碰撞安全性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7.

[9]温吾凡,杜子学.驾驶员手伸及界面与驾驶室尺寸综合因子G[J].汽车工程,1991(01):57-64.

[10]阎文利.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驾驶室设计[D].西安工程大学,2017.

[11]钟铭恩,黄杰鸿,乔允浩,洪汉池.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对车辆驾驶的影响对比[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01):22-27.

[13]时晓杰,高现念,贾旺,何杰.基于驾驶员特性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2):171-173.

[14]丁宇. 基于数据挖掘的城市交通事故驾驶员特征研究[D].沈阳大学,2018.

[15]徐庆功,王岳.北京市女性驾驶员违法及事故特征的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8(02):50-54.

[16]何扬. 男女驾驶员驾驶疲劳特点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8.

[17]邓岚,何存道,沈玮.安全驾驶员与事故驾驶员视觉选择性注意的比较研究[J].人类工效学,1995(02):35-38+71.

[18]李百川,殷国祥,苏如玉.汽车驾驶员反应特性与交通事故关系的分析研究[J].人类工效学,1995(02):26-31+70-71.

[19]Xuedong Yan,Essam Radwan,Dahai Guo. Effects of major-road vehicle speed and driver age and gender on left-turn gap acceptance.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07,(39):843–852.

[20]Harris,M.B.,Knight-Bohnhoff,K.. Gender and aggression:II. Personal aggressiveness. Sex Roles. 1996,(35):27-42

[21]Alexander J.,Barham P.,Black I.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bability of an incident at a junction:Results from an interactive driving simulator. Accid. Anal. Prev. 2002,34:779–792.

[22]GALOVSKITE,BLANCHARD E B,MALTA L S,et al. The psychophysiology of aggressive drivers:comparison to non-aggressive drivers and pre-to post-treatment change following a cognitive-behavioural treatment [J]. Behav Res Ther. 2003,41(9):1055-1067.

[23]Santamarina-Rubio.,Perez.,Olabarria.,Novoa.,Gender differences in road traffic injury rate using time traveled as a measure of exposure[J].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2004,(65):1-7.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