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从四大天王“喊话”的深层逻辑看未来政策走向

昨天股市大跌击穿2500点,今天四大天王出来喊话,非常罕见。过去,对股市的发言一般会避免影响市场走势,会选择在收盘后的傍晚或者晚上,但是这次直接在早晨和中午喊话,等于是明摆着就是要影响市场走势的。

从下午的走势来看,市场出现了难得的大涨。但这只是短期效应。这些高层人物的喊话,背后其实隐藏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其中尤其是鹤的喊话,结合近期他的多次讲话和公开活动来看,他的改革思想正在酝酿出现重大变化。

犹记在2015年,当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他两次去浙江调研,一次去广东调研,在广东的调研讲话就透露了关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信号。而今,他连续讲话提到的重要转变,是否会影响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思路还有待观察。

本文先结合四大天王讲话进行分析,再重点分析鹤最近两次讲话传递的新动向。

1、喊话的深层逻辑

这次罕见的四大天王同日发声,显然都是经过统一安排的,步调一致。对于这种步调一致的讲话,尤其需要重点分析,他们的共识性判断是什么?这些共识性判断其实代表了高层集体的思考,非常重要。

前沿君认为,第一个共识性判断的关键词就是“脱节”。

什么是脱节?郭树清的原话是这么说的,“近日我国金融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较大幅度异常波动,与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严重脱节,与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状况不相符合。”

郭的这句话是最直白了得的表述,易先生也有基本类似的表述,不过易先生的用词是“反差”,“总体看,当前股市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与我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形成反差。”

鹤的表述也同样,他指出与国际主要经济体相比,我们的经济表现比较“优秀”。实体经济如此优秀,可是为什么股市这般境况?

对于这个问题,三大天王都说得很直接。这意思似乎是,你们股市没有如实反映对实体经济现状,没有成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我们实体经济如此优良、稳健(或者用易先生在巴厘岛的说法叫“不错的区间”),你们股市竟然这样趴下?

所以,既然两者脱节,那一定是有一方面判断错误。实体经济是不会错的,那么就是股市错的。可是为什么会错呢?

这就会推导出一个新的逻辑——情绪的影响。比如易先生喊话里说,“近期股市波动主要受投资者预期和情绪影响。”再比如,鹤的讲话里面也说到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也造成了影响,但坦率地说,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

只因为情绪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所以可以进一步推导出应对的政策——预期管理,所以“六稳”中有一个就是“稳预期”,就是要对中国经济长远有信心。对长远有信心,对当下就会有耐心。现在情绪主导,所以市场乱了。

另外一个应对就是反复地解释国企民企的问题。预期乱,情绪乱,乱在哪?乱在民企对落实基本经济制度的焦虑,乱在民企对国进民退的担忧,乱在民企确实出现了一些实际困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鹤在煞费苦心地解释民企国企的问题,甚至提出了新的理论来认识民企国企的问题,这个下文具体分析。

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脱节、反差---预期和情绪---预期和情绪管理”这个逻辑链条是真的成立吗?这轮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真的主要是预期和情绪混乱导致的吗?

前沿君认为,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比如,今年对贸易战的判断,跌跌撞撞,从上到下其实都是在不断地深化认识、不断地学习和消化的过程,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也跌跌撞撞,一会给点阳光就灿烂,一会阴雨密布,后来基本形成共识,这是一场持久战,认识基本上稳定下来。

因此,在9月中旬,当2000亿商品关税落地当天,股市却开始大涨。因为市场普遍认为,利空出尽,跌无可跌,总得有吃饭行情吧。可谁知十一假期发生了那么多的大事,市场面临新的预期调整。这是预期的影响,不可忽视。

但是笔者认为,股市的进一步下跌不仅仅是预期,而是对未来风险的提前预判,也是对现实情况的反应,不能完全归结于情绪问题。

那么什么是市场提前反应的现实情况,前沿君认为主要有五点现实情况:

第一点就是美国市场的风险没有解除。正如鹤在喊话里坦陈“主要国家央行加息后,全球股市都开始波动,有所下滑,美国的股市也出现明显回调,目前这个过程还在继续。”也就是说,美国市场还要跌。

第二点是正如小川在离任前说的那句话,我们处于宽松周期的尾声。美联储的加息和欧央行结束购债等动向已经说明了这个方向,也就是说全球宽松盛宴大趋势是要收尾了。

第三点是中美贸易战前景仍十分不明,虽然短期有缓和迹象,这会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君不见最近IMF和世界银行已经下调了全球经济预期。

第四点就是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还没有真正到来,今天公布的三季度数据已超预期下行(虽然前三季度整体看仍很稳健),抢出口使得出口仍高速增长。再加上国内房地产市场仍处高位运行,普遍下跌未到来,但土地流拍已增多,如果地方卖地收入减少,对地方平台以及化解庞大的隐性债务将是非常大的难题。

第五点就是去杠杆和金融监管带来的金融系统性收缩,这块不展开。在上周末举行的中国财富50人论坛上,央行的纪敏也自问自答回答自己提出的为什么实体经济平稳而股市这么不好,他的答案就是去杠杆。

所以,综合以上的因素来看,前沿君不认为这主要是情绪导致的。相反,资本市场是最灵敏的,肯定会提前反应未来的走势,下跌是对未来风险的提前反应。当然,是否反应过度,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看到,要真正提振股市,需要的解药不是简单地给一些小口子,短期上给一些流动性支持。这可以逞一时之快,但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今天一行两会都给了承诺,给了政策,但这些确实都是小口子。

其实即使在9月底那次大涨,市场已经试图得出结果,跌无可跌,不可能再跌。从中长期来看确实如此,所以鹤引用“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评估和国内专业机构的市场分析”来说明中国市场的投资价值,我也认同。但是,市场仍然脆弱,靠喊话,尤其主要针对民企情绪的喊话,是难以逆转方向的。

2、盲区是什么?

上面分析了这轮喊话式救市的逻辑,既然逻辑清晰了,那么可以看出,这些喊话可能存在一些盲区,或者说市场需要的真正的东西,没有被反应出来。

第一点,鹤对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和产业结构变化作了较为深入的解读,也提出了诸多的改革政策方向,但是前沿君认为,这离市场所期待的可能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市场对于减税的呼声很高,但是今天喊话没有释放任何大减税的信号,而且也没有释放类似年初在达沃斯讲话提到的“超预期”的改革措施。这点我比较意外。也就是说,目前的应对政策主要是针对情绪层面的应急之举,开小口子,但看不到大改革和大减税之类的大动作。

当然,另外一方面来说也不意外,因为财长上次都说,中国的总体税赋水平在全球来看并不高,所以指望的大减税也许没那么乐观。

第二,就是对国企民企的问题,鹤的喊话花了大篇幅来阐述,将民企放到了非常高的位置——“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

民企劳苦功高,我们怎么会忽视你呢?

但是整体上,对民企和国企的关系问题,仍然是各打五十大板的态度,两个都十分重要,两个要好好相处,不要老是用传统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这有点劝说两个打架的兄弟:我们都是一家人,你们吵什么呢?

这里尤其要注意,对于国企和民企关系,鹤提出了新的认识思路:

“必须看到,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国有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在基础产业和重型制造业等领域发挥作用,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提供制造业产品特别是最终消费品,两者是高度互补、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关系,未来中国经济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提高,走向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从传统固化的观念,转向用全新的现代化产业链理念来认识国有和民营经济。”

可是,这基本陈述了事实,但是忽视了一个问题。即使是用全新的产业链来认识国有和民营经济,在这几年供给侧改革、环保以及全球经济周期回暖的带动下,上游产业价格大涨,上游的国有企业普遍赚得盆满钵满,可是中小游的民企则生存艰难,因为上游价格大涨之后,下游行业无法完全转给消费者,物价一直低迷,中间层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这个状况实际上导致实体经济中的冰火两重天,传统的上游产业利润十分可观,火爆,但下游企业,尤其是散乱差的民营企业生存艰难。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来自金融系统的歧视,而且是来自整个上游行业的压力。

既然如此,那么上游行业为什么不可以更多地开放呢?比如油价的问题,海外油价降的时候,国内不降,海外涨的时候却跟着涨。这等于是加重了全民的负担,包括下游企业和车主。

这只是一例,在其他方面,包括货币的投放方式上,过去靠外汇展开,外贸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后来靠各种粉,大银行大金融机构先得央妈的水,小金融机构则靠大机构的水流过来,民营企业主要靠小机构,融资成本自然高。等等。

前沿君认为,民企的抱怨、情绪、焦虑和担忧是因为现实中利益受损的反应。这种利益受损,有的确实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是过去多年环境欠账遗留问题的治理,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基础性的政策、改革安排导致的。

如果认真去重视这些基础性的制度改革,而是将民企的焦虑看成情绪问题,那将非常危险。

第三点就是贸易战的问题。因为既是影响全球经济,也是影响中国经济走势的重大问题,如果2000亿关税都到25%,这将是一个新的影响层级。如果全部产品被征收,则问题更严重。

鹤的喊话,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低调处理了这个问题,仅提及“目前中美正在接触”,没有提及G20会议见面的可能性等问题。最近有关于中国重新寻求加入TPP的消息,这十分重大。但目前还无定论。

其他的重大问题还很多,比如去杠杆的问题,本公号已经有太多的文章分析此问题,所以这里就不再专门展开。房地产和地方隐性债务的问题暂时还不是焦点,暂不分析。

但这些重大的问题没有明朗,市场仍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3、鹤改革思路的新动向

这轮改革启动之初,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有一个热门词汇:顶层设计。因为之前九龙治水的状态,部门之间打架是常态,经常左右互搏,因此市场呼吁集中统一的改革安排,这是必要的。

但是这几年走下来,顶层设计确实很多,有时一些很微观的改革,也提升到顶层去考虑。而且,很多改革思路就是一盘棋一手抓的思路,导致了实际执行人的积极性受影响。

前段时期,国企去杠杆的相关文件就是典型,过于重视整齐划一杠杆率,但是忽视了国企的自主权和自主性,这样的一竿子插到底的改革思路非常普遍。

但是,包括今天的喊话在内,至少是鹤第二次提微观机制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向。

在国企改革座谈会上,他说:

“准确研判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新变化,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地位,充分认识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胆务实向前走。”

这次喊话,他说: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深化一步,下一步重点应是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韧性、创新力,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如果说,上一次谈微观主体的活力,可能是针对国企。现在则是针对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的重点是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

但是,微观主体的活力何其难也,这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微观上蜕化了,宏观上即使短期看再好,最后也会崩坏。

所以鹤在上次国企座谈会上煞费苦心地讲,“要有效划分企业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边界这个词非常重要,也就是权责利要对等,有权力就要有责任。还有市场化经营机制的问题等等。

那么,这次提到供给侧的下一步重心,主要是指什么?鹤喊话中提到:

一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提高金融可及性,减轻各类负担。

二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尤其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激励机制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是金融体系要提高适应性,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当前形势下,特别要加快制度建设,发挥好资本市场的关键作用。

这仍然是按照民企和国企分开说的,第一点与今天一行两会,尤其是央行提的一些政策相对应。第二点与国企改革座谈会的内容对应。第三点与上次的金融委的会议专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相应对。

从目前来看,针对激活微观主体的政策会不会形成一个政策体系?这还要进一步观察。四中全会以及年底经济工作会议,会有什么样的新思路提出来?或者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这个框架下,会有什么样的新内涵出现?会否与激活微观主体相关的政策出台?这又会是什么新玩意?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