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一个满是聪明人的朝廷,怎么会犯下最愚蠢的错误?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有才干,有历练而且聪明伶俐的皇帝。就才华这一项,他老了废长立幼,用他取代杨勇,倒也没错。继位之后,满朝还多是隋文帝时代的旧臣,能征善战之将,治世之臣不少,聪明人更多。他自己是个聪明人,惺惺相惜,用的人也多半不蠢。

人说,隋炀帝犯了两个大错,一个是修大运河,一个是征伐高句丽。其实,前一个错误,只是动静大了点,修好了运河,对整个经济有好处。但是,第二个错误,实在是犯得很低级。对于杨广这种经过战阵的人来说,其实无论如何不该犯的。

隋时,高句丽已经是一个大国,今天辽宁的大部,都在它的控制范围内。而且,生产力跟汉人相似,国力相当雄厚。对于这样一个边陲大国,尽管它多次骚扰边境,采取中等规模的机动部队回击,同时联络朝鲜半岛的其他国家牵制便是,若要倾举国之兵,将之灭掉,实在是太冒险了。

作为一个中央王朝的大国,尽管国力远远超过高句丽,但是,动用的兵力也得超过百万。一个农耕国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百万大军行动,运送粮草和伤兵的民夫,就得超过百万,还不计相应的马匹和车辆。那时候道路又不顺畅,几百万人来往,不算打仗,就是路上的消耗,人马的死伤,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果顿兵于坚城之下,久功不克(古代攻城的办法不多,只要城池足够坚固,就很难打下来),就打成了消耗战,这样的消耗战,如果旷日持久,几个月半年这么耗着,那么对于攻城的一方,是一个致致命伤,用孙子的话来说,就是“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也”。一个农耕之国,剩余原本就不多,如果几百万成年男子长年离开土地,耽误了农时,那么对于来年的生计,将是致命的。到了遍地饥荒的时候,想不乱也不可能了。

不幸的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前两次,都打成了这样的消耗战,最后不得不狼狈撤退,百万大军加上百万民夫,大半不是成了炮灰,就填了沟壑。即便惨到这个地步,隋炀帝还要坚持第三次出征,士兵逃亡过半,才草草收场,收场时,已经天下糜烂,大隋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征伐高句丽,很明显就是一个低级的大错误,这样的消耗战,朝廷耗不起,本是一个常识,但是,满朝聪明人,却没有人站出来纠正这个常识性的错误。眼睁睁看着隋炀帝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直至把江山给毁了。聪明的人们,当然知道这里有问题,但皇帝出于面子,就是要干,却没人肯出面拦着。个别提意见的,脑袋都搬了家。尽管,在制度设计上,有提意见的谏官,有拦阻决策的门下省,可一旦考虑到拦阻的成本,就没人乐意冒这个险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皇帝自我感觉最聪明。拦着他,就意味着说皇帝犯错了,这可怎么了得?朝廷的官僚机构,还可以通过向上递不利的情报,间接加以拦阻,然而,面对一个聪明而且自负的皇帝,谁敢把不利的情报递上去呢?尽管皇帝每次都御驾亲征,但真实的情况,都是他最后一个知道,等知道的时候,什么都晚了。本质上,王朝时代的制度设计,主要的目标,还是保证服从和秩序,有这样的制度目标,没人出来踩刹车,也就不奇怪了。

就这样,大家眼睁睁看着皇帝往火坑里跳,跳了一次还有二次,三次。不仅没有人拦着,还有人在一旁擂鼓助威,阿谀叫好。所以,一征高句丽导致天下狼烟四起,二征高句丽则官二代杨玄感都反了,三征则沿途士兵逃亡殆尽。哪怕在二征之际能被拦住,隋朝的天下都还有救,然而,就是没这样的人。

大家都是聪明人,聪明人的选择,是明哲保身,哪怕是暂时的,也要先保了再说。天下糜烂,人死大半,谁死谁倒霉呗。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