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延安日记(83)

1945年4月27日

毛泽东的讲话中追溯了1935年那些骇人听闻的事件。他谈到军队和地方党的干部时,说:“江西中央苏区的红军完成了长征。当他们到达特区时,所有的党和军队干部都残酷地、不公正地对待了当地党和军队的干部”。

毛泽东假意地对党的缺点进行了批评(“我们虽然是布尔什维克,但是也免不了有缺点”),企图以此掩盖特区原来的党政工作人员所遭受的苦难。当初,毛泽东曾把大批军队派到那儿去“维护法律和秩序”,也就是取缔当地党政机构,在老根据地建立起他的新班子。毛希望成为新基地颐指气使的头子,在那里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

在这个地区,高岗,特别是刘志丹深孚众望,被看作是人民英雄。在长期的游击战争过程中,他们在国民党封锁和长期国内战争的情况下,在延安附近的蟠龙镇创建了巩固的苏区。

1935年10月,毛泽东的先遣部队在陕西大肆杀戮。当地所有的党政工作人员都被逮捕了。挺身保卫他们领袖的指战员惨遭杀害。

毛泽东率主力红军于1936年11月到达陕北时,屠杀还在进行。

红军及其先遣队大开杀戒,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引起了强烈的义愤。大家都认为毛泽东应对这种镇压行为负责,因为人人心里都明白命令是他下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主席便把责任推到率领讨伐队的指挥员身上。高岗、刘志丹和其他所有幸存者都恢复了名誉。

那年冬天,执行惩罚任务的那批人逮捕了高岗、刘志丹和他们的一些战友。作为刑罚,那批人让被捕者在冰天雪地里挨冻。当高岗、刘志丹和其他同志累得半死倒下时,那些人拳打脚踢,强迫他们站起来,在一路鞭打下走回去。

早在富田时期,毛泽东的亲信就广泛使用火刑。

这次他们重施故技。对被捕者用火刑。

这些年来,高岗对他的这段经历,对他在那种酷刑之下右大腿上的肉被烧得见到骨头的情况,绝口不谈。

毛惯用的手段是:冷酷无情地对待党内独立见解过多和威信过高乃至使他不舒服的领导人,然后把暴力行为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一古脑儿推到具体执行者身上。

富田镇压以及“高岗和刘志丹事件”之后,他就是这样干的。

整风之后也是这样,把整个责任都推到了康生和他的一些同事身上。

1945年4月30日(1)

周恩来做了个报告(更确切地说,是个补充报告):

1、论国共统一战线。

2、建党和外交政策方面的经验教训。

报告的主要结论是:我们在战争开始时提出的“建立联合攻府”的口号,至今不变。

然后,周恩来进一步论证了毛泽东关于“进行两条路线斗争的政策”的主要观点的正确性(报告的前一部份详细地论述了这个问题)。

周恩来详细论述了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国共关系:

1、西安事变之前,是动员群众进行抗战和反对国民党的时期。

2、西安协定,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1937年9月22日,中共就同国民党达成协议发表声明。1937年9月24日,蒋介石发表声明,正式承认有这个协定。当时的口号是:“国家的法律和秩序第一!”

3、汉口沦陷之前(汉口于1938年10月底被日军占领)。

4、19391944年期间(即本届国民参政会召开以前的时期)。

5、现阶段(形势已在我们所提出的要求中充分反映出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周着重论述了国共关系的第四阶段(1939-1944年)。这个阶段,尽管打了个“百团大战”,中共部队奉毛泽东之命开始减少对日作战活动。

这一时期同国民党的关系日趋恶化,这不能光怪蒋介石。早在这一时期之初,毛泽东的政策就逐渐转向分裂抗日统一战线了。

1939年,日军进攻长沙失败后,国民党军队与中共部队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这与毛泽东的计划是一致的。虽然那时他在口头上继续高喊尊重西安协定,但是一直在执行破坏同国民党合作的计划,并宣称,中共是受了中国自由主义者和共产国际的逼迫,才进行这种合作的。

这一时期于1944年结束,这并非巧合。事情是这样:那年4月,日军从开封地区发动进攻,到年底就使中国在军事上濒于崩溃的边缘。

因此,根据毛泽东的主要学说制定的,即以游击战术为幌子的观望策略,于1944年结束了。

这时,中央政府的力量已被日军的凌厉攻势大大削弱。毛泽东一看机会来了。为了这个机会,他曾拒绝参加积极的抗日活动,因而使民族统一战线不能实现。现在,中共中央主席认为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权力斗争取得胜利的前景,清晰而现实地在他面前展现出来。蒋介石的军队拖垮了,政府机构松散了。统一战线中这个政治盟友已筋疲力尽。一旦发生内战,成功的机会现在双方已大致相等。

1945年4月30日(2)

周恩来有了明显的转变。

1943年7月之前,周恩来一直都是中共驻重庆办事处的负责人。

毛泽东说他是反对派中的“经验主义者”。这样,他就把周归入“莫斯科反对派”,实际上周也确实是莫斯科反对派的,因为他曾经赞同王明的观点和支持共产国际的决定。

在整风斗争过程中,毛泽东企图诽谤“莫斯科派”的某些人,同时争取另一些人。从事实来看,毛泽东想争取周恩来做盟友,因为毛给他一切机会,让他悔改,以后又让他与“现实的马克思主义”一致起来。

在毛泽东和康生的压力下,周恩来不仅脱离了王明派,而且谴责了共产国际的活动。

于是,他就从毛的对手变成了毛最积极的支持者。到1943年底,他已开始执行毛的最微妙的任务。诸如调解毛与王明的冲突等等了。

毛泽东所有的重要计划都出自周的手笔。周是促使共产党领袖与美国人进行接触的主要人物。总之,周可说是对西方抱有好感的中国人之一。

周非常积极地同美国人进行会谈。他是中共外交政策方面的一切重要行动的幕后操纵者。毛主张在解决远东问题时最大限度地孤立苏联,周支持这一立场。众所周知,他们对美国的依靠为时甚短,不过,这倒也不是他们的过错。

周恩来恨康生(周吃过整风的苦头)。

周恩来的女儿与马海德的妻子苏菲很要好。

周处理各种问题都相当冷静。他很谨慎;相当健谈,但又守口如瓶;他善于适应各种形势;在党、政、军各机构中都有他的人。这些人似乎自成体系而忠于他。

他见识广,政治上灵活得到了机会主义的程度。在我看来,机会主义是他的主要的政治气质。

周是与闻中共中央主席私事的少数人之一。事实上,有时毛在解决家庭小纠纷时还要求助于周。

周能够把自己的决策付诸实施,而且一贯如此,但总要把这些决策说成是“毛主席的思想”。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