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美专家: 中国以“一带一路”为掩护,输出专制破坏民主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圆桌峰会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017年5月15日)

2000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在为批准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并让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游说。

“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他说,“并不能保证它会选择政治改革。”不过,他指出,“经济变革的过程会迫使中国尽早面对这个选择,也将让做出正确选择的必要因素更强。”

开放贸易,开放投资,势必带来自由思想,也将让专制大国迎来民主的曙光——这是当时围绕中国的一个颇为盛行的观点。

“但这只是一个幻想,”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主席方舟(Richard Fontaine)和资深研究员克利曼(Daniel Kliman)指出。

近来,在西方政界、学界,持这样观点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仿佛大梦方觉般地说,他们认识到,推动经济增长不仅没能帮助中国走向自由民主,反倒助长了一个专制政权的兴起。

共和党参议员马克·鲁比奥就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并没有按照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走上经济和政治自由之路。他说,人们应当放弃幻想。

星期三(5月16日),方丹和克利曼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的文章中说,“ 一个更富有、与全球联系更紧密的中国没有变得更民主,相反,北京的经济实力如今允许它向其它国家传播自己偏执狭隘的价值观。”

传播的手段之一,他们指出,正是中国耗资万亿美元的 “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这项建立横跨亚洲、中东、非洲和欧洲的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计划近来不断受到外界诟病。 普遍的批评声音包括让沿线国家债务过快增长,加剧当地腐败加剧,掠夺自然资源,招致环境恶化等。

不过,新美国安全中心的两位专家关注的焦点是:“一带一路”如何让这些国家付出民主的代价。

他们指出,大量有政府背景的贷款都附带了政治条件。受援国无力偿还这些贷款的后果是在政治上长期依附北京,即便日后他们想要退出围绕北京旋转的轨道,也难以改变其在外交政策选择受限的困境。

言论自由遭扼杀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两位专家说,至少那些受惠于中国的国家不会那么情愿批评中国国内的侵害人权行为。

去年,欧盟史无前例地没能通过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联合谴责,原因是接受了中国大量投资的希腊否决了该声明,称其为“对中国毫无建设意义的批评”。

专家们还指出,相比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计划发展的“新数字丝绸之路”获得的关注较少,但是这个项目同样令人不安。

“新数字丝绸之路”指的是中国寻求通过新型光纤线路、海底电缆、云计算能力乃至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促进整个印度洋沿岸和欧亚大陆间的技术连接。专家们说,如果这个数字蓝图得以实现,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让北京得以向海外输出自己的监控模式。

事实上,早在2014年,非政府组织“人权观察”的报告就指出, 中国电信巨头中兴通讯向埃塞俄比亚出售并培训监控手机和网络活动的技术。中国生产的摄像头和监控系统,包括配备人脸识别和移动侦测功能的器材也已远销世界各地,包括巴西、厄瓜多尔、肯尼亚和英国等。

“新美国安全中心”的两位专家们说,让基础设施匮乏的国家向中国的资金“说不”并不容易,但是美国仍然有自己的选项。

“在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近20年后,现在要靠美国总统川普采取行动,确保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掩护,向海外输出的偏狭价值观不会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他们写道。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