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什么思维能让你在上下班途中更快乐

杰西卡·帕奇(Jessica Patch)有很多理由接受旧金山的高薪广告职位。当然,这份工作的确很有挑战。但她也知道,有了这份工作,她就能多赚点钱来支付昂贵的不孕不育治疗费了。

但她却要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由于她的家距离公司55英里,所以每天开车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多达4个小时。帕奇在路上听播客消磨时间,还收听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卫星广播电台的治疗节目来缓解紧张情绪,但长时间的工作后还要经历漫长的通勤,‌‌“彻底毁掉了我的身体‌‌”。

35岁的她已经患上了与紧张情绪有关的胃病,她不仅情绪低落,甚至因为长时间坐在驾驶座上导致后腰出现神经痛。怀孕的事情更是遥遥无期。

9个月后,她辞掉了那份工作,专心担任自由设计师和摄影师——尽管收入略低,但她却可以在家里工作。今年10月,她就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通勤过程充满紧张情绪,而紧张情绪会对健康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伊恩·盖特利(Iain Gately)解释道,他曾经写过一本名为《拥挤时刻:5亿通勤者的日常生活》(Rush Hour:How 500 Million Commuters Survive the Daily Journey to Work)的书,‌‌“我认为很多人都在通勤过程中感到极度无力,因为我们被困在地铁或拥堵的车流中,但却无能为力。‌‌”

但通勤一定会给我们的健康造成那么大的破坏吗?

从加纳到德国,许多研究都表明,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距离延长会导致人们产生倦怠情绪,睡眠习惯也会变坏,社交活动同样会越来越少,甚至连我们的孩子也会产生情绪问题。《美国人时间利用状况调查报告》(American Time Use Survey)中的一段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量化长时间通勤对美国人造成的负面影响,该报告指出:‌‌“通勤过程每增加1分钟,就会减少0.0257分钟锻炼时间、0.0387烹饪时间和0.2205分钟睡觉时间。‌‌”所以,从全年来看,如果一个人每年工作50个星期,每个星期花在通勤上的时间是15小时,那么此人每天会因此而损失0.5小时的睡眠时间。

不过,最新的研究却给出了一种大胆的观点:通勤过程可以成为分隔家庭生活和工作生活的重要缓冲区。当然,还有一些深层问题使得我们无法充分享受通勤带来的好处: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自己。会不会是因为我们没有合理地利用通勤时间,才产生了这些负面影响?

有计划地通勤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今年初对伦敦一家大型媒体公司的225名员工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的通勤时间越长,就越不快乐,对自己的工作就越不满意。然而,通勤时间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这种负相关性,却不会体现在自控力较强的人身上。

纽约哥伦比亚商学院博士生乔·雅希莫维奇(Jon Jachimowicz)曾经参与撰写了一篇名为《有计划地通勤》(Commuting With A Plan)的论文,他解释道,对大西洋两岸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自控力较强的人更有可能以结果导向的方式来看待通勤过程。‌‌”

事实上,他们只是做了一件简单的事情:上下班途中在脑海里展开预先规划。但这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自控力较强的人通常会在早晨通勤过程中问自己一系列问题,例如:我今天应该干什么?今天的计划如何融入本周的计划?这是否符合我的整体职业目标?

研究显示,只要每天早晨在通勤过程中花几分钟进行这样的规划,便可从心理上暂时脱离家庭角色(父亲、母亲或同居者),进入工作角色(老板、下属或同事),从而降低紧张感和疲劳感。

雅希莫维奇表示,虽然自控力强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做到这一点,但‌‌“所有人都可以将此作为一项应对策略‌‌”。

错误地独处

如果不开车上班,或许可以在路上看看书、写邮件或者打个盹,但实际上,这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故意疏远他人的做法可能有害身心健康。

为什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通勤时间通常更长。例如,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该国公交通勤时间比私家车通勤时间长出81%(每天平均41分钟)。另外,在拥挤的环境下与一群人一起乘坐交通工具也会加剧紧张情绪。

在多数社交环境下,我们与他人都会至少保持一个胳膊的距离,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却几乎会破坏所有的社交互动原则。盖特利在他的《拥挤时刻》中表示,我们上下班途中经常乘坐的交通工具堪比牲畜所处的非人道环境,尤其是在东京、北京或莫斯科这样的城市,那里拥有全世界最繁忙的公交系统。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通勤者都允许陌生人入侵自己的‌‌“私人领地‌‌”呢?

‌‌“我们并没有把人当做人来看待。‌‌”盖特利解释道,‌‌“在我们眼中,他们只是环境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接受这种情况,而不会像在正常环境里一样与他们互动。‌‌”

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过度拥挤的环境,但研究显示,这也是导致我们的通勤过程如此紧张的原因之一。美国芝加哥大学行为学教授尼古拉斯·艾普利(Nicholas Epley)表示,每天早晨,世界各地的地铁和公交车都会出现一种社交悖论,导致通勤者错误地寻求独处。

‌‌“人们往往认为,别人都不喜欢社交,主动沟通是自找没趣,但他们其实都错了。‌‌”艾普利说,‌‌“所有的调查都显示,心情苦闷是通勤过程中最大的成本。而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只要跟陌生人说话,就能让这种苦闷心情烟消云散。‌‌”

艾普利表示,人类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他们渴望与人交流,但我们极度低估了陌生人与自己沟通的意愿。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搭乘芝加哥公共交通工具的受访者认为,只有40%的通勤者愿意与陌生人交流。但实际数字却是100%。

艾普利认为,打破沉默时最好先恭维对方,或阐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他还表示,实验表明,‌‌“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的人,只要比现在的社交意愿稍强一些,幸福感就会大幅提升。‌‌”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