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难撼美国超强地位

中美贸易战双方的语气、姿态越升越高。这边厢,特朗普宣布就500亿美元中国货征税25%后又再推出另一张关税清单,建议向价值1,000亿美元的货品征税。要是成功落实,意味中国出口美国货品中有近四分一受打击。

另一边厢,中国政府也不客气的推出打击清单,来个针锋相对。商务部罕有的在晚上开记者会表明打即还手,不会逆来顺受。更有趣的是,多位中国官员包括外长王毅及商务部官员把今次中美贸易战说成是中美争霸新一章,是美国政府压制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经济超级强国的毒招,中国对此不会屈服。

把中美贸易战视为中美经济对决表面看有点想象力太丰富,毕竟出入口占两国尤其美国的GDP比重有限,即使全面向对方产品收关税,大部份美国人都不会有太大感觉,对总值十八万亿美元的美国经济影响连1%也没有,实在看不到什么对决或你死我亡的势头。至于说用停买美债或沽售美债作武器,甚至说成是撒手锏更是无稽。要知道中国手持万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短中长期都有,一旦停买或沽售令美债跌价,中国的损失随时比美国大,这样的招数就像拿石头砸自己的脚。

然而,内地官员提到中国挑战美国超强地位的说法让我想起前几天看的一篇分析,作者是IMF前首席经济师Kenneth Rogoff,题目是〈中国会否真的取代美国经济霸权〉(Will China Really Supplant US Economic Hegemony)。

人口老化成经济包袱

Rogoff提到,不少中国以至其他国家学者都相信中国长远而言一定会超越美国,取得经济龙头地位。他们的凭据是中国人口比美国多四倍(十三亿对三亿),加上双方的技术差距大幅收窄,中国又锐意在科技包括AI、机械人发展上超越美国。习大大近期强调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就是朝这个目标迈进,在工业技术上超日德赶美,成为制造强国、创新强国。

不过,Rogoff认为,中国可超德日赶美的想法看似理所当然实际上极可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首先,中国要在AI、机械人等尖端工业技术上超越美国以至西方国家并不容易。经过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透过抄袭、仿制、搞中外合资企业取得西方技术之路已走到尽头,西方工业大国从德国到日本到美国已非常警觉,着力保护本身的技术优势,不肯轻言分享及转让,令中国必须自主研发。但自主研发经常是个事倍功半的过程,是否能真的在几年内逼近以至超越美国的科技水平是个疑问。事实上特朗普政府搞贸易战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保护美国知识产权,防止被中国轻易取得或仿冒。

人口多寡跟经济体积大小或增长速度的关系更不必然是正比关系,随时可能成为包袱。中国人口无疑四倍于美国,但人多未必好办事,教育水平、制度效率都影响人口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口老化速度越来越快,劳动力增长则已到极限,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入受供养退休人口增长比劳动力增长快的阶段,差距更将不断拉大。再加上AI、机械人等引入工业以至服务业只会取代更多非技术、低技术工人,令中国工资低、劳动力多的优势不再存在,甚至要面对就业难、失业率上升的困局。相比之下,美国的体制比较灵活有效,较容易适应AI、机械人带来的经济冲击。

从这样的条件看,Rogoff认为新的工业革命对美国更有利,而中国则更难超越美国的超级强国地位。不知中方官员有没有看Rogoff的分析,有的话只怕更觉得贸易战是中美争霸揭幕战。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