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攀比才是魔鬼

当老师当久了,教过的学生,有越来越多的都做爹当娘了。每逢聚会,学生们最通常的苦经,就是感慨育儿成本太高,简直到了应付不下来的地步。育儿成本高,自然有制度和社会的因素,这个暂且不谈,但也有好大一块,是因为攀比。

孩子所在的幼儿园里不教什么,他们感觉不对,因为别的幼儿园都教,同样岁数的孩子,人家会拼音,我的不会,人家会算数,我的不会,感觉被拉下了。至于兴趣班,人家孩子能飚英语,我的孩子不行,人家孩子会画画,我的孩子不会,跟人家站一块儿,自己脸上挂不住。于是乎,拼了,转学,找兴趣班,搭钱,费工夫,每个月都紧巴巴的,甚至负债。结果跟人家孩子一比,还是不行。

我说,把小学该学的内容,早早挪到幼儿园去学,少慢差费,其实效果一点都不好,到了该学的年龄,一学就会,其实用不着费尽心力早学。语言、文字、算数,绘画、音乐,其实都一样。除了个别有特别禀赋之辈,到该学的时候学就是。早早让孩子多学点,倒也没有错,但前提是不能因为攀比而强逼,强扭的瓜儿不甜,是苦的。

一般来说,孩子的接受能力,是随着成长逐步增强的。一个孩子六岁可以轻易接受的知识,在三岁时当然也能灌下去,但要费力得多,而且效果未必比到时候再学更好。这个基本道理,所有做家长的,都该明白。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这个马拉松,不是一个体育赛事,没有什么起跑线,也没有什么阶段赛。到终点时,在你身边的,几乎不会有你童年时的伴侣,即使有心要比,也早就没有了兴趣,也没了可能。所以,成功不成功,只是相对于自己而言的。感觉活得还行,不是一个废物,也就可以了。

即使你的孩子是个天才,接受知识的能力比别的孩子早,能力又强,也不是攀比的理由。活了这一把年纪,看了太多早岁优秀,而且受‌‌“额外教育‌‌”多,被家长当资本到处炫耀的孩子,长大以后,不过少时了了,大未必佳,不到三十岁,就失去了当年的荣光,变得相当的平庸。但是,为了当年的攀比优胜,却让孩子早早失去了童年,让大人损失了精力和财物。到头来,竟然还是一场空。天才的夭折,罪魁祸首,大多是老师和家长。

育儿跟其他事情一样,也需要有平常心。要克服自己的心魔,自己养孩子,干别人什么事儿?厚着脸皮,挺过去就好。不攀比的人多了,攀比之风也就消了。孩子该学什么的时候,让他学就好了。种地不失农时,庄稼就会自然生长,孩子也是一样,拔苗助长,结果肯定不妙。但是,所有的拔苗助长,几乎都是因为攀比。不是孩子有这样的需求,而是家长面子上过不去,咽不下这口气。其实,看似为孩子好,不过是大人们在争闲气,导致了非理性竞争。

这样的竞争激烈了,商家很高兴,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能也高兴,但却害了家长,也害了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了,有些家长们才会明白,原先的那些因为攀比而形成的付出,是多么的荒唐。到那时候,后悔,也已经晚了,因为孩子已经长大,没法再活一遍,失掉的,永远失掉了,再也找不回来。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