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清代的师生关系

大清科举很盛,学生拜师求学,只要有点出息的,都是冲着科举去的。但是,真正教学生读书识字做文章的老师,学生并不重视。有良心的,出息之后,还能有点回馈,没良心的,干脆一拍两散,以后见面都未必相认。在求学期间,由于老师要打学生,越是调皮的学生,挨打越多。所以,一般来说,学生对老师,还有点恨意。没事弄个恶作剧,在老师桌子里放个癞蛤蟆,饭里搁只苍蝇,甚至把把老师厕所的板子锯断大半,让老师跌进粪坑。

考上秀才之后,按道理就是官学的生员(学生)了,各个府州县的教官,都是他们的老师。但是,秀才们对这些老师,基本上不买账,老师薪水低,又没有外快,逢年过节,学生都不知道孝敬一点东西。因为,这些老师只是名义上的,并不真的上课。每年的考试,他们也说了不算。

真正的师生关系,是得从考上举人之后,才得以建立的。只要考上了,无论进士还是举人,主考副主考,以及各个阅卷的老师,就都是及第者的老师,被尊为座师和房师。这点,多少是两汉的遗风。西汉后期,皇帝喜欢用儒生当官,而做了大官的儒生,自然会有人投奔来做学生,看着顺眼的,老师就用他们做自己的属官,由此,这些人就可以入仕了。所以,师生之间,依附性很强。在东汉,做门生的,有时宁可背叛朝廷,也要忠于自己的老师。

当然,两汉时的师生,固然有利益关系,但毕竟真的是师生,学生跟老师多少会学点什么。但是,清代的这种由科考结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老师什么都没有教过,只是阅了你的卷子,把你录取了而已。顶多,可以说人家赏识了你一回。其实,主持考试和阅卷者,很可能不过是例行公事。皇帝派他们干这个,总得录取些人。

但是,在清代,这样的关系,是有伦理和法律意义的。如果一个学生不管今后官做得多大,如果明确背叛师门,不仅会被官场同人唾弃,而且可能遭遇朝廷的惩罚。反过来,如果老师把你逐出门墙,也是一件丢人的事儿。只是,那个时代,所谓的师生,都是一种互相攀援和利用的关系,几乎没有人会走极端。老师就是再混蛋,学生也得忍着。晚清的时候,著名的顽固派徐桐,是严修的座师,师生意见根本对立,但严修到了北京,依旧得去拜访徐桐。徐桐经常托故不见,但也不会公然闹翻。

这样的师生关系,从根上就不正常。这种不正常,还得到了体制的背书。真正授业的老师,不当回事。而叫在嘴上的老师,实际上不过是官场上的一种特别的关系户。反正中举中进士之后,差不多都可以做官,学生可以抬老师,老师也可以罩着学生。有点像今人读EMBA,学什么是次要的,建立关系,才是重要的。

事实上,只要师生关系被做成利益关系,怎么的都不会正常。但在现实中,又有过多少纯真的师生关系呢?如果有的话,也是在真正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而且,师生还得特别的投缘。这样的好事,可遇不可求。可以说,中国人的师生关系,从古代开始,就不大正常。

从本质上,现在大学带研究生(无论硕士还是博士)的老师,其实只是一种职业。这样的职业,实际上跟别的职业并无太大的不同。把自己的学生当奴工来用,而将之归罪与教育体制,其实没有多大意思。体制再恶,也没有明确让你使唤学生如家奴。做导师的,能不能好好做,无论环境怎么坏,制度如何不好,自己都是有裁量权的。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