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没有一亿资产,你凭什么敢结婚?

这两天,一段视频新闻在网上走红。新闻说的是在某地一场高档相亲会上,参加相亲的女士在被问到择偶标准时,给出了“资产一亿”的标准,并且表示如果现在男方资产不到1亿就没有安全感……

观众们被这番言论吓得不轻。显然,这位女嘉宾极端的表达方式凸显出了当下婚姻的物质性。

没有物质财富作为基础的婚姻,必然缺乏安全感,但纯粹以财富作为标准的婚姻,则又完全成为了一桩唯利是图的生意。如今,越来越扭曲纠结的婚姻观,对于社会经济会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的生活又因此发生了什么改变?

一、追求“一亿资产男”的背后:性别比例与经济持续失调

也许有人会说,这段所谓的“高档相亲会”视频只是一个奇葩特例,不代表普遍现象。如果用该女嘉宾“一亿资产”的标准来择偶,那么绝大部分中国男性都不够格成为结婚的对象。

的确,亿元资产对普通人而言是过高的标准,但是不要忘了“一个亿”在某些商人的口中却只是一个“小目标”而已。在中国大陆地区,资产总值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人,虽不是绝大多数,但也颇具数量。

根据《2017胡润财富报告》统计,拥有亿万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2.1万,比上一年增加1.2万,增长率达10.5%,其中拥有亿万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7.1万。这个数据,其实笔者认为是严重的低估了,但在更可靠的数据出来以前,我们姑且使用它。

这总数十几万的“过亿高净值”人群,主要分布的地区就是以三大一线城市群为核心的城市带,以及部分省会级的二线城市,以东部和南部发达地区最集中。

这些地方,也是十年来“地产金融”既得利益最集中的地区,所谓“亿万资产”人士的财产构成,主要是房地产的产权和企业股权。

换言之,过去依靠房地产和企业经营积累财富的阶层,成为了拜金女眼中“有安全感”的财富阶层。同时,这些人又多分布在房价增幅最高的东部地区,那么可以推想,那些追求“物质婚姻”的年轻女性,应该是纷纷从西部和北方欠发达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因为在这里,“一亿资产”人群数量最集中。

现实情况也基本符合这样的猜测。中国的人口性别分布,这些年也越来越明显的呈现出女性流向东南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的趋势,于是产生了东部剩女、西部剩男的尴尬现实。加上大城市的基建大致完成,男性民工回流,新兴服务业出现岗位缺口。因此进城打工求职者当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看到女性的身影。

京、沪等地,已逐渐改变了外来人口以男性为主的局面。据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常住人口中女性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据另一份研究统计,在上海的两地通婚人群中,有32%是城乡之间通婚,外来一方以女性为主,且农村户口的外地通婚人群中也是女性居多。

与之相对,男性的婚配压力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渐增,这就造成了收入低、竞争力低的地区,男性婚配愈加困难,越穷的地方单身男越多。据官方数据,中国内地男性比女性多3376万,这三千多万人集中分布的地区,也主要是在欠发达的中西部而不是东部沿海。

于是,这就形成了东西部地区性别与产业“同构”的奇特趋势,虽然它目前还不甚明显,但如果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出端倪:

欠发达地区男性人口过剩,与之匹配的是这些地区低附加值、高能耗的落后产业过剩,不信可以去看看某些欠发达地区待业的男性低端工人;发达地区则是低端服务业过剩,与之匹配的是这些地方女性劳动者过剩。不信就看看大城市街头的小卖部、餐厅、发廊、按摩店、美甲店,在里边坐着无所事事的很多是女员工。

人口性别大分流的趋势下,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变得愈加屌丝化,发达地区则是愈加的纸醉金迷。这种地域分化,已不可逆转。

“东西部男女分流”的人口趋势,其实也暗中迎合了女性追求“高富帅”的择偶标准,两者互为表里。城里的高富帅肯定比村里多,大城市的高富帅肯定比小城市多。但与此同时,大城市里的高颜值女性竞争者也多,因此,有一部分女性就势必需要对“颜值”这项资本进行投资,以便在残酷的婚恋和职场竞争中挤掉对手。

二、中国式婚姻越来越庸俗,根源在文化落后

根据国内的一份美容调查报告,在地域分布上,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比内地美容消费高出不少。大城市里收入及学历越高的女性,更舍得在“颜值上”下本钱。在美容消费原因上,报告表明:50.8%的被调查者进行美容消费是为了增强自信,49.8%是增强魅力,48.1%为了看上去更年轻。

说穿了,这些都属于“取悦他者”的一种投资选择。

正如“高端相亲会”的某位女嘉宾所言,“我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值这么多。”并且,她还自曝为此专门去做了全套整容手术,能动的地方都动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靠整容脸脱颖而出、攀上亿万资产的男性。而与之相应,内地有钱的土豪,通常对女性的要求也很单一:好看是首选,其他的都可以再商量。

说实话,这样的事看着挺可悲的。一个女人自甘“物化”,只为取悦男人与金钱,这种行为,实在看不出与特殊行业的从业者有什么区别。

但我们还是想追问:即使这种追求物质的婚姻成功了,它能长期稳定吗?在普通人的观念中,门当户对是婚姻稳定的重要前提,有些女孩一心追求亿万资产的男性,但她们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能与男方匹配吗?

如果两人财富差距过大,女性难免沦为从属品,男方在日后搞外遇、出轨、甚至离婚再娶的可能性也很大。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比自己年轻漂亮的女人。如此,与财富过亿的有钱男结婚,岂不是把自己的家庭稳定置于危险境地?

然而,统计数据却直接打脸这种普遍的看法。根据国内一份的超过四千个家庭样本的问卷调查研究,其结果显示:

对中国男性而言,具有比女方更高的收入和社会阶层,往往夫妻间的婚姻关系也越好。对女性而言,收入与社会阶层比丈夫更低层的女性,具有较好的婚姻关系。相反,越是具有比男方更高阶层和收入的女性,夫妻间的婚姻关系越不好。

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在当代中国社会,依然存在严重的性别不平等。就社会阶层与收入角度来看,“男低女高”模式的家庭,夫妻间的婚姻关系更差,而“男高女低”模式的家庭,夫妻的婚姻关系更好。这个残酷的现实与中国人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十分吻合。

所以,真的不要轻易去唱衰拜金女的婚姻,搞不好她们才是目前中国婚姻最稳定的人。她们从一开始就主动把自己放在了从属地位。就像一只美丽的花瓶,放在房间平稳的角落。花瓶永远是平稳的,但它却不能抱怨一件事:主人可以同时拥有其他许多花瓶。这,就是所谓“稳定”的真相。

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说来也很简单。

别看中国现在成为了世界经济“两大引擎”之一,政经全面崛起,貌似很厉害,但在骨子里,相当一部分中国人依旧保存着古代农业社会的“小农基因”,思想观念陈旧的很,算不上拥有现代观念的人类。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当年所说的“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这种观念远远落后于现实的情况,在婚姻家庭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

追根溯源,古代典籍《礼记》就将婚姻定义为,“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可见,中国的农业文明从一开始就把婚姻的功能定义为传宗接代、祭祀祖宗。这里边没有“爱情”什么事,反而是处处呈现出残酷的“实用性”。

笔者并不是故意要打击对感情抱有期待的人,但“爱情”这个词严格说来确实是基督教文明的舶来品,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缺乏这玩意。我们这个用非常现实的眼光看待婚姻、盛行三妻四妾的传统文化,事实上也缺乏约束婚姻忠贞的道德基础。

今天的国人,某种程度上依然在农业文明残留的文化和观念中生活,并且,这种根深蒂固的“小农基因”因为资本时代的来临而变得极度的庸俗化和商业化,从而带来了普遍的道德堕落。男的看钱,女的看脸,感情与婚姻成为买卖。

我们知道,文化决定观念,集体观念导致集体行为,集体行为导致普遍性结果,最后的结果就形成了中国目前比较扭曲的人口格局、产业结构、社会观念。不同地域和阶层之间因此不断撕裂。

归根到底,很多事情的源头还是在我们的脑子里,改变也应从这里开始。但如果人心不变,观念不变,只盲目追求一些表面的变化,结果还是白搭。

说到最后,作为没有一亿资产的未婚男性,你凭什么结婚呢?已经结婚的,你又凭什么维系成本越来越高的婚姻呢?

其实,读到这里,你大概也能猜得到答案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自我知识的更新,彻底消灭掉你体内的“小农基因”,做一个拥有现代观念的人类,然后再寻找一个同样抛弃了“小农基因”的伴侣,大家为了目标一路共同奋斗,平等相待,结成深厚的革命感情。这才是硬道理。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