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太好看了,汤姆·汉克斯和梅姨的新电影

好莱坞的新片《华盛顿邮报》(The Post)看得我直起鸡皮疙瘩,激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电影拍的好,更是因为电影里所展现的那段真实历史所蕴含的沉甸甸的力量。

斯皮尔伯格导演,梅丽尔·斯特里普和汤姆·汉克斯主演,这样的阵容一看就是奔着奥斯卡去的。虽然最后只拿了两个提名,但一个是最佳影片,一个是梅姨的最佳女主角,都是分量很重的奖项。

电影讲的是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

这是美国新闻史上媒体为了捍卫真相、不惜冒着自身关门倒闭以及编辑记者被捕入狱的风险而与政府周旋对抗、最终在法律的保护下取得胜利的经典案例。

这段历史很多人都知道,网上也有不少详细的描述。

但电影好看的地方,在于展示了其中如同谍战一样惊心动魄的曲折过程和不少戏剧性的细节,更在于抽丝剥茧地提炼出媒体这个行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1971年,《纽约时报》拿到五角大楼一份长达7500页的越战研究报告,这份绝密文件清晰地展现了美国政府参与越战的决定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二战后四任总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全都在越南的问题上撒了谎,采取蒙蔽欺骗的行径来获取大众对越战的支持。

文件一旦公布,将会重创美国政府的公信力,同时影响公众对越战的看法,点燃当时已经开始蔓延的反越战思潮,乃至改变整个越战的进程。

如果发布这份文件,毫无疑问要把自己置身于和政府对着干的危险境地。

但是《纽约时报》没有犹豫,组织精英记者成立专门的报道组,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细细研读后写出了十篇重磅的长篇系列报道,计划连续十天发布出来。

既然拿到文件的是《纽约时报》,为什么电影讲的却是《华盛顿邮报》呢?

这是因为:

《纽约时报》的十篇报道并没有能够顺利刊登,第一篇报道就让国防部炸了锅,尼克松暴跳如雷,国防部长说服司法部长以私人名义给报社发紧急电报,要求停止刊登余下内容;

《纽时》一开始未做理会,发了态度强硬的拒绝声明,但后来尼克松成功申请到了法庭的出版禁令,以损害国家安全为由要求暂停发表这批报道——请注意是暂停,暂停的时间是三天——这是美国历史上法庭第一次禁止报纸刊登特定内容;

《纽时》可以不听总统和司法部长的话,但不能不听法官的话,于是这组报道只发到第三篇就暂停了下来;

正是在这个时刻,《华盛顿邮报》挺身而出,千方百计搞到了那份报告,继续争分夺秒地发出报道,接过了历史传来的一棒,打了漂亮的一仗。

打这场仗的两个主角,一个是总编,一个是女出版人。

汤姆·汉克斯扮演的总编布莱德利(Benjamin Bradlee),是美国新闻史上的传奇人物。

梅姨演的出版人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原本只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富家女,没有任何职业经验,只是在丈夫意外去世后才仓促接管。

因此虽然身为老板,她却在董事会里备受欺负。

在电影的开头,主要的故事展开之前,斯皮尔伯格先安排讲述了一段小插曲:

《华盛顿邮报》派驻白宫的女记者因为写的报道得罪过尼克松,而被白宫禁止参加尼克松女儿的婚礼。

女老板建议换一个尼克松喜欢的记者去,但布莱德利总编拒绝了,他说,‌‌“我们不能因为总统不喜欢我们的报道,就听命于他对我们的报道指手画脚。‌‌”

这句话,奠定了整部片子的基调。

电影的主体部分,讲述的正是在《纽时》收到法庭禁令后,《华邮》如何像间谍一样从线人那里搞到这批绝密报告,以及面对巨大的风险,如何坚持做出报道的艰难决策过程。

相比《纽约时报》,《华邮》面临的风险和困难都要大得多:

第一,拿到报告的当天就要把文章发出来,因为一旦白宫知道华邮也有了这份报道,一定也会去申请法庭禁令;

《纽时》有三个月的时间细细研读7500页的报告,但留给《华邮》的只有短短十几个小时;

于是整个编辑部都动员了起来,像蚂蚁搬家一样齐心协力啃这块巨大的骨头。

第二,《华邮》的法律团队强烈反对刊登报道;

因为既然总统已经声明公开文件会损害国家利益,法院也颁布了禁令,那《华邮》还接着干,等于是明知故犯,很可能犯下刑事重罪,编辑记者都要被送进监狱;

第三,《华邮》当时是刚上市的第二天,如果真的触犯法律,按照和券商的约定,就必须要退市,甚至可能因此被迫关门,百年历史的报纸将毁于一旦;

第四,尼克松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他早就私下表示,要让所有敢于和他对着干的人粉身碎骨。

在那惊心动魄的十几个小时里,记者们在争分夺秒地写稿——他们都做好了进监狱的准备,有两个记者甚至威胁如果不刊登报道就立即辞职。

而总编、出版人、董事会和法律团队则在进行激烈的辩论。

董事会的一个成员警告说,‌‌“如果政府赢了这个案子,那我们就会被定罪,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华盛顿邮报》就将不复存在。‌‌”

布莱德利总编则针锋相对地回答,‌‌“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政府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发,什么不可以发的世界,那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华盛顿邮报》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董事会成员说:‌‌“我们不发这篇报道,也没有什么损失的。‌‌”

总编说:‌‌“不,如果不发,我们就失去了一切。如果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了报告却不发出来,那《华盛顿邮报》的声誉就荡然无存……

我们就输了,整个国家都输了,尼克松赢了。尼克松赢了这一次,他还会赢下一次,以及以后的每一次,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害怕了。‌‌”

是啊,恐惧会蔓延,而权力一旦越界,就再也回不了头。

整部片子里,有很多这样的金句。

正是总编的这一番慷慨陈词,让原本没有太大主见的女老板下定决心硬了一把。

在离往日报纸上街只有两个小时的最后关头,她拍板定稿,印厂的机器马上开始了转动。

1971年6月18日,刊登着五角大楼绝密文件报道的《华盛顿邮报》出街,立即被疯抢。

这场白宫对新闻界、事关新闻自由存亡的战争,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美国人关注的焦点。

《华盛顿邮报》的做法对正在面临绝境的《纽约时报》是一个巨大的声援,两家报纸原本是为了抢新闻而明争暗斗的对手,但为了捍卫新闻自由,他们又成了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

第二天,有更多的报纸加入了这场战争。

从波士顿到费城,从底特律到芝加哥,全美几十个城市的主要地方报纸,都追随《华盛顿邮报》,同样冒着法律风险,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关于五角大楼文件的报道。

美国司法部和国防部迅速行动,把《华邮》也告上了法庭。此后两个星期的法庭交锋,在电影里着墨不多,其实这个过程同样可以拍成另一部电影。

官司最后打到美国最高法院。6月30日,最高法院以6:3裁定两家报纸可以继续发布相关报道。

这场新闻界对总统的战争,到此以新闻界的大获全胜告终,而《华盛顿邮报》这部电影的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但其实真正的好戏,到这里才刚刚展开。

是的,那之后,就是更为著名的水门事件:

《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从一起原本不为人注意的窃案着手,穷追不舍,发现了尼克松政府从事间谍活动和非法窃听的惊天丑闻,并且最终让曾经不可一世的尼克松声名扫地,黯然下台。

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有意模仿了另一部讲水门事件的电影《总统班底》——1972年6月17日的晚上,位于水门的民主党全国总部大楼里,一个警卫发现了入门行窃的窃贼。

五角大楼文件泄密事件和水门事件这两场仗,《华盛顿邮报》打得漂亮,他们也从此从一份地方性的报纸跃升为全国性的大报,时至今日仍然和《纽约时报》并驾齐驱。

总编布莱德利功不可没,他就任期间《华邮》一共拿了18个普利策奖,而在他上任之前《华邮》近百年总共只拿过一个报道类的奖项。他在2014年以93岁高龄去世。

水门事件和五角大楼泄密事件,重塑了美国的新闻行业,从此美国的媒体形成了比之前更明显的质疑风气,美国的新闻学院里也挤满了想当记者的年轻人。

其实在现在这样一个时候,好莱坞选择拍摄这样一部回望媒体黄金年代经典往事的电影,借古讽今的用意非常明显。

说的是尼克松,但枪头指向的却是特朗普。

尼克松是美国人最讨厌的总统之一,特朗普上台后很多人都把特朗普与尼克松相提并论:

他们专横怪异的作风,以及他们和新闻界的紧张关系,他们试图对媒体的控制,都如出一辙。

特朗普幸运的是他生活在一个社交媒体的时代,自己在推特上就有几千万粉丝,随时可以指挥他的粉丝们去诬陷《纽约时报》和其他报纸是假新闻媒体,指责他们发布不利于自己的新闻。

纸媒式微之下,媒体对于权力的监督作用,反而削弱了不少,这是时代进步带来的不幸。

当年的五角大楼文件泄密事件,最高法院一名大法官的判词,多年来被频繁引用,大意是:

媒体是为被统治者服务的,而不是为统治者服务;只有一个自由不受限制的新闻界,才能确保权力受到监督,确保人民的知情权。

斯皮尔伯格在电影里安排这段话,是说给特朗普听的,也是说给所有人听的。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