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吃本身往往又可能是最不重要的

那些都是发生在2014年的遥远往事了,在这四年间,我继续写着我的美食介绍,我的厨房心得,甚至自己制作和售卖油浸鸡枞。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在无形之间还是受到了《舌尖上的中国》头两季的许多影响。

当我经历过两季的火爆之后,我在问自己:人们究竟为什么喜欢看这档节目?或者说,人们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吃?进一步我要问:为什么相对而言人们更喜欢第一季?为什么第二季的争议突然多了起来?

我找到了一个可能答案:节目的名字起错了,不应该是《舌尖上的中国》,而应该是《舌尖上的中国人》。当节目越是想要通过美食去表达中国是个何其伟大广袤的存在时,表现力也就越是乏力。饮食男女和江山家国之间,你永远只能选一头。对其中一头着力越多,距离另外一头也就越是遥远。

《舌尖上的中国人》才是观众真正想要看的东西,无论是西北做拉面的老爷爷,还是东南沿海钓弹涂鱼的父亲,又或者是攀上远古巨树取蜂蜜的藏族少年,这样的一个人,以这样的方式生活,在这种生活里能如此制作一种美食,它们共同构成了观众关注的重心。吃是重要的,但是吃本身往往又可能是最不重要的。

设想一下,一本《红楼梦食谱》放在你面前,你有多大的兴趣去阅读?无非是翻翻看看罢了。但是,如果你读过原著小说或者看过电视剧,你很可能对鸽子蛋很有兴趣。有兴趣的不是鸽子蛋的本身,而是鸽子蛋用银箸去吃这件事情,以及刘姥姥这么个人,面对王熙凤的促狭安排,怎么吃鸽子蛋的场景。事过多年,你都会记得这一小段场景。鸽子蛋的味道,你真的关心么?

去年(2017年)网上最流行的三个美食视频,分别是野食小哥、办公室小野以及李子柒的仙女流烹饪术。它们看起来都是在做菜,但是远比教如何做菜的节目火爆得多。野食小哥表现的是一个人在野外和农村用各种技能,手工做出一顿充满野趣的饭菜来。人们不是看野食小哥的烹饪技巧,而是他如何自己劈柴点火团泥做叫花鸡,这件事情本身有趣,而不是叫花鸡有多好吃。

办公室小野和美食彻底没有任何关系,她的视频节目想要表达的是在办公室格子间和工位里,各种埋头苦干的现代都市农奴,内心世界里有多么狂野的幻想。无论是用热水机做火锅,还是用放大镜烤鸡,节目的本质都是在讲述某种反抗。人们看这种节目觉得减压,未必是真的想去真的品尝一下小野那些可怕的办公室料理。

李子柒整日穿着古风装,在她的四川农家小院里摘菜、做菜,表演一刀N用,砍柴、劈骨、炒菜、切丝尽在一刀。人们喜欢看她的节目,原理和偷窥田螺姑娘完全一样。李子柒代表着某种都市人触摸不到的传统田园生活,在镜头下这种生活又远远高于满地鸡屎的真实农家生活。人们不是去看她做什么菜,而是去看仙女姐姐做菜这件事。

所有他们三个人,表达的都是某种生活,和他们如何过这种生活。只不过用吃来表达,可能是最为直接和方便的方式。所以,他们要比什么大胃王直播要生命力持久,而且传播更为广泛。

我自己在这些年里写过许多关于美食的文章,自己也做过一些视频。迄今为止,美食文章里最受欢迎的是《一碗镜面鸡蛋羹》,视频节目里最受欢迎的是《谢逊盲测:美味午餐肉》。它们受欢迎是因为菜肴味道好么?是因为介绍详实生动么?和这些都没有关系。

因为它们两个都是某种现代都市生活里的饮食解决方案,满足了耗时少、易掌握、可炫耀的三条标准。尽管当初我想要表达的是如何做一道简单的菜,但对于读者而言,他们感受到的点是:如何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不用花多少气力,能够极大的提升一道自己熟悉的菜的味道和卖相。让一碗鸡蛋羹平滑如镜,吹弹可破,发到朋友圈里接受赞誉,全程只需要10分钟,这才是重点。而有太多整天忙到只能吃方便面、火腿肠的人,是在我的节目里第一次知道,原来午餐肉还可以煎着吃,而且自己吃过一次之后,以后午餐肉就剩下这种做法了。

说到底,美食节目的最后,都是落到人的身上来,而不是在菜上,也不在烹饪技巧上。一个地方有什么菜式,和这个地方有什么人,这些人如何生活有关系。和滋味相比,更让人羡慕和喜爱的可能是这些人本身,他们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像臭豆腐、臭冬瓜、臭苋菜、臭鳜鱼、臭鸭蛋,它们隶属于不同的地区,背后对应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生活。许多人对这些食品可能闻一下都会晕倒,但是,他们会对为什么会有这种食品,是什么人在吃有兴趣。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他们理解他人,了解生活的一种方式。

《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季之所以受欢迎,最大的理由可能就在这里。作为纪录片,它知道自己究竟应该记录些什么。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